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1.
血症研究是近年中医药科研的热点之一,既往已有大量资料对单纯活血化瘀及止血方药进行了实验观察。我们经过多年临床总结,拟出止血消瘀胶囊方,具有止血与消瘀兼并的作用,适用于早期眼内出血的治疗,初步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本文报道了在治疗实验性家兔眼底出血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1例恶性青光眼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体会。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及意外事件,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体会到中医护理在恶性青光眼的护理中也有一定的优势,对该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4.
梁凤鸣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擅长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视神经萎缩、干眼症等。现将梁凤鸣运用针刺及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目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于经络上滋于目,视而精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密切,五脏六腑的精气依靠经络为之贯通,并通过经络的运行上注于目。  相似文献   
15.
张昭  董洋  王莉  梁凤鸣 《中医学报》2024,(3):453-457
肝主疏泄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均为维持机体代谢关键环节。自噬又为肝主疏泄功能在微观层面的体现。肝体阴而用阳主动,肾主阴水而主静,肝阴肾水即为一体。肝主疏泄,气血上注于目,因而明目必先养血柔肝。肝疏泄条达依赖于肾水的滋养,木得水养,则疏泄有度,气机畅达,目中玄府通利,气血津液上承目窍,神光方可发越无阻,实现肝气和则目能辨五色。  相似文献   
16.
FD -Nd :YAG 53 2激光属固体激光 ,主要用于眼底疾病的光凝治疗 ,包括氩激光的所有适应证和黄斑病变。我们采用此激光器造成眼内出血模型 ,为探讨治疗眼内出血的药效研究 ,增添了一种动物模型。本文仅就激光造模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 :日本大耳白兔 3 8只 ,颗粒饲料喂养 ,体重 2~ 2 5kg,雌雄各半 ,双眼正常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仪器 :VIRIDISFD -Nd :YAG激光器波长53 2nm ,法国BVI国际公司。Haeg_Strert90 0型裂隙灯 ,瑞士产 ,配BVI激光适配器。Ocula…  相似文献   
17.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n.AMD),是威胁中老年人视功能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病变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黄斑区色素脱失、增殖,玻璃膜疣,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黄斑区反复出血等眼底改变从而导致视力下降或丧失,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7例,分别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病理性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硅油眼视网膜脱离复发。结果:一次手术复位24例,复位率89%。主要并发症有高眼压。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力及视功能的进行性眼底疾病。该病的患病人群多在50岁以上,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据研究预测,到2040年,将有2.88亿人受到AMD的影响,其中亚洲可达1.13亿人[1]。AMD根据病理变化分为干性(萎缩型)AMD和湿性(新生血管型)AMD两型,其中干性AM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所有AMD患者的85%~90%[2]。  相似文献   
20.
CT冠状位扫描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附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鼻窦炎病例。全部58例病例术前经冠状位CT平描。结果:单纯性鼻窦炎27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21例,全组鼻窦炎伴复发。多发性息肉10例,其中16例伴有筛窦骨质增生;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病例常合并中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Haller气房、钩突异常等解剖变异。结论:CT冠状位扫描能直观的显示鼻道、鼻窦整体解剖影像,显示病变范围、大小、比邻关系及继发改变,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