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肱骨头缺损对肩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程度。 方法 8例16侧肩关节的肱骨头后方缺损程度分别设成全部肱骨头的1/8、2/8、3/8、4/8,各4侧标本。检测指标分别为45°和90°外展、40°内旋、中立位、40°外旋等5个指标。检测个缺损的肱骨头由小到大各个角度的外展、内外旋同时作用的结果。肱骨头在各个合力作用下缓慢向前外侧推动,直到脱位。记录肱骨头所移动的距离(distance of  dislocation,DD),并作为基本分析数据。 结果 外展角度比较,DD无显著性差异。但外旋40°与中立为和40°内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3/8缺损组,外旋40°外展90°时,DD明显减小。4/8组,外展90°与中立位时,DD均明显减小。而内旋40°者,各组DD未见明显减小。 结论 肱骨头缺损3/8时,当肩关节外展外旋时,肩关节稳定性下降;而当肱骨头缺损4/8时,肩关节中立位和外旋位均会发生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McLaughlin手术与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间,随访到的采用上述两种修补方法治疗的32例肩袖撕裂患者(33肩)的疗效,其中骨道组17例(17肩),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改良McLaughlin手术;锚钉组15例(16肩),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至少随访13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随访包括并发症、关节活动度、肌力、术后恢复日常生活的时间、恢复运动的时间、达到满意评分的时间、MRI评价术后肩袖愈合情况等,并进行两组手术前后UCLA、VA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恢复运动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UCLA、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现锚钉组再撕裂1例,骨道组无再撕裂,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最终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关节镜下McLaughlin手术与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肩袖损伤效果均优良,无统计学差异。前者在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恢复运动时间方面较后者更快,但两组患者的最后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同时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移植肌腱固定时膝关节屈曲最佳角度。方法清洁级6~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5±0.2)kg,根据重建韧带固定时膝关节屈曲角度不同,随机分为3组(n=8)。取双侧后肢半腱肌肌腱,同时重建右后肢PCL及ACL,并分别于膝关节屈曲90°(A组)、60°(B组)、30°(C组)位固定。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术后3个月时,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动物,取膝关节远、近端各10 cm长肢体,行伸屈等长实验、前后位移实验、膝关节内外旋转实验。结果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3组间ACL及PCL最大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前、后方位移均<1 mm,提示前、后稳定性均良好;A组屈曲30°时前方位移及屈曲90°时后方位移均较C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外旋转角度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重建兔ACL...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3种不同康复方案对术后骨隧道增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保守康复组(A组)、激进康复组(B组)和自制康复计划组(C组),每组20例.术后12个月比较Lysholm评分、三维重建CT检查移植物骨隧道直径.[结果]C组Lysholm评分优于A 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隧道明显大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但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将影响术后骨隧道的愈合,应以适度康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26.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下病理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肩关节镜检查研究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病理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31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行关节镜检查.根据术前全身麻醉下行平移试验及Sulcus试验分为松弛组17例,创伤组14例.记录镜下病理改变并对比两组镜下病理改变的差异.结果 31例患者有孟唇损伤,25例有Hill-Sachs损伤,27例有前下盂骨、软骨的损伤,16例有SLAP损伤,5例有肩袖损伤.创伤组Bankart损伤较多,松弛组ALPSA损伤、GLAD损伤较多.创伤组前下孟软骨及骨损伤较多.结论 单纯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与伴发关节松驰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病例病理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单纯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镜下病理表现更严重.  相似文献   
27.
三花散对去卵巢大鼠血清内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花散投给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可见到较明显的防治骨质疏松作用,此作用是否通过改变大鼠血清内与骨代谢相关激素及代谢因子来完成的,为此,作者应用三月龄Wistar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分组投给三花散,分别与正常对照组(Sham组)、OVX组对照,饲养15周后,观察血清雌二醇(E2)、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骨钙素(Osteocalcin)及降钙素(CT)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三花散提高去卵巢大鼠骨量的作用不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达到的,三花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中1,25-(OH)2D3含量,说明三花散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可能与提高大鼠对维生素D的摄取与合成利用有关系,此作用逊于CEE3,中剂量组(M组)有明显增加血清内骨钙素含量的趋势,三花散可以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内CT值,但其作用逊于尼尔雌醇  相似文献   
28.
目的线袢法固定Latarjet手术效果好,但无中长期疗效的报道。该研究首次报道线袢法Latarjet术后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改良线袢法Latarjet手术患者152例,术后随访观察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Rowe评分、Walch-Duplay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通过X片和CT扫描评估骨块位置、愈合情况及肩关节退变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5.3±5.8)个月,所有患者肩关节恢复良好、骨块完全愈合,无复发。术后VAS、Rowe、ASES和Walch-Duplay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三维CT扫描En-face位显示,骨块中心平均位于约4点钟位置。146例骨块正常,2例过高,4例骨块过低。术后即刻CT横断面观察,移位骨块与关节盂相平134例,偏外16例,偏内2例。喙突移位骨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吸收现象,术后平均1年内达到稳定,呈"圆外吸收"现象。全部移植骨块的骨质存在向上、下延伸爬行塑形现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全部病例未出现肩关节退变情况。结论线袢固定Latarjet中期疗效好,可有效避免关节盂退变的并发症,移植骨块随访过程中呈"圆外吸收"特点,塑形呈延伸爬行现象,最终关节盂与骨块融合塑形成正梨形关节盂。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组对比观察单纯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与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66例206膝,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单纯透明质酸钠组,单纯透明质酸钠+中药熏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评分进行分析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单纯透明质酸钠+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与单纯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在改善疼痛、压痛、畏寒肢冷等方面,两组比较P〈0.01;在改善肿胀、功能活动等表现方面两组比较(P〉0.05,疗效相当。结论单纯透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防止病情复发上有明显优势,是非手术中西医联合治疗膝关节骨眭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缝合锚钉加骨隧道缝合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2月,对32例不同类型的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合锚钉加肱骨大结节骨隧道缝合的方法修复肩袖.其中25例全层撕裂,5例滑囊侧部分撕裂,2例关节侧部分撕裂.16例发生于优势侧.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肩袖出口位X线片,其中11例行MRI检查,21例行MRA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肩峰成形与肩峰下滑囊切除,肩袖修复采用单排锚钉固定加经骨隧道穿线缝合18例、双排锚钉加经骨隧道穿线固定14例.按照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 32例患者获得3~23个月的随访,平均13.4个月.按照UCLA肩关节评分:术前平均为13.3分,术后为33.1分;其中优23例,良9例.术后21例疼痛完全消失,5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6例剧烈运动或特殊动作疼痛.24例肩关节活动完全正常.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150°26例,90°~120°6例.术后前屈及外展肌力M_5 25例,M_47例.所有患者最终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缝合锚钉加骨隧道穿线缝合是修复肩袖撕裂较好的方法,该技术固定牢靠、保证了肩袖-骨的正常愈合,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或翻修的病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