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三花接骨散对骨折鼠垂体生长激光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三花接骨散对垂体促进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是将Wisar鼠分成不同的组,于手术胫骨骨折后,每日喂服2%三花接骨散悬液(0.5ml/100g体重),对照组服5%阿拉伯胶。分别手服药3、7、14及28天取出垂体观察其重量,用图象分析仪观察经免疫组化染色的垂体生长激素细胞面积和灰度。结果表明鼠体重及垂体重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生长激素细胞的面积和灰度与组有明显差异。除了三大组外,服三花接骨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300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重建ACL,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利用RigidFix /Endobutton和Intrafix/可吸收挤压钉+门形钉系统对移植物进行固定.按照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主观评估;按照Lachman试验、PST试验和KNEELAX3检查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10~48个月,平均24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平均(50.2±6.4)分,术后最终评分平均(93.3±3.5)分,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为90.00%;KNEELAX3测量结果:术前差别为5~15 mm,平均(9.85±1.4)mm,术后最终测量为0~5 mm,平均(1.46±1.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手术治疗癫痫患者伴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有9例伴发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前脱位癫痫患者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26.3±3.1)岁,术前均进行超过半年的抗癫痫治疗,术后继续进行抗癫痫治疗1年。术后立刻行CT检查观察骨块位置,分别于术后3、6、12、24个月随访行CT检查观察骨块吸收、愈合情况;并记录患者的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form,ASES)评分、Rowe评分以及Walch-Duplay评分并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 结果共8例患者得到全程随访,平均随访(20.1±4.2)个月,3例患者术后再发癫痫(未按时服药),分别为术后2、6、8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癫痫复发)失访,其余2例复发者CT显示骨块明显移位,随后经保守治疗后再次愈合。全部随访患者骨块愈合良好,6例恢复对抗运动,2例恢复正常生活,无肩关节不稳感,CT检查显示移植骨块最终塑形差异较大,其中4例吸收5%~75%,3例较原始状态面积扩大,1例无变化。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76.75±7.41)分和(94.68±5.02)分(P<0.05),Rowe评分为(43.75±5.82)分和(93.13±5.30)分(P<0.05),Walch-Duplay评分为(76.13±6.98)分和(93.00±2.00)分(P<0.05)。 结论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技术对于癫痫患者合并肩关节前脱位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且复发后有再次愈合的可能。但更应注意癫痫患者的术后病情控制,尽可能防止癫痫再发作导致手术失败,肩关节复发脱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锁骨外端切除治疗严重肩关节退行性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本组收治的5例严重肩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肩峰分型Neer分度:Ⅱ度1例,Ⅲ度4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A检查。5例均行前肩峰成形术与锁骨远端部分切除术。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年,UCLA评分术前为(15.88±4.6)分,术后为(34.91±2.4)分,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4例,良1例。所有患者疼痛均有效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但1例较年轻患者(49岁)主述干重活时上举无力。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锁骨外端切除是治疗肩关节严重退变的有效方法,由于其切除了发生肩袖损伤的的肩峰骨刺与导致严重疼痛的肩锁关节,术后效果良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后外侧束(PLB)在股骨足迹的解剖变异范围、参考标记和关节镜下定位方法。方法:采用30侧人膝关节标本,解剖ACL的PLB在股骨髁间窝外侧壁(Lateral Intercondylar Wall,LIW)的足迹。观察髁间窝外侧壁的形态、住院医师脊(Resident Ridge)与ACL足迹关系、测量ACL长轴与股骨干夹角(AA)、PLB中心距离髁间窝外侧壁下缘软骨的垂直高度(PD)。采用数字影像学方法对足迹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住院医师脊为ACL足迹的上界(屈膝90°),紧靠住院医师脊下方为ACL纤维最集中的部位。(2)AA=18.7±15.25°,范围在-18°与56°之间;PD=7.02±1.47mm,范围在11 mm与3.75 mm之间,二者组数据离散程度均较大。(3)髁间窝外侧壁有2种类型,梯形8侧,三角形22侧,两种髁ACL的AA、PD均有明显差异(P=0.00)。结论:(1)AA、PD因人而异,数值差异较大,必须在术中测量进行个体化PLB定位。(2)虽然由于个体化的解剖变异,关节镜下难以采用通用的指引,但新鲜损伤,可根据明确的残端足迹术中定位;陈旧损伤住院医师脊可见时,PLB中心位置可参考在住院医师脊下方、前内束骨道前方予以定位;另外,3D-CT显示的髁间窝外侧壁形态也可以作为参考,梯形者PLB中心点较高、AA角较平,三角形者PLB中心点较低、AA角较倾斜。(3)如陈旧损伤住院医师脊无法辨认,难以明确PLB高度和AA角,建议进行双束个体化原位解剖重建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16.
基于MRI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三维数字化模型初步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利用MRI二维图像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ACL)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并评估模型的真实可靠程度。 方法  选择 20 例临床诊断为ACL断裂患者的术前健侧MRI图像资料,导入自主开发的ACL快速分割技术软件(3D MIA )进行图像分割,再以面绘制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膝关节及ACL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模型的ACL长度、宽度、厚度及与人体三个解剖平面的角度,所得数据与前期解剖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对比,评估模型的可靠程度。 结果 造模包括膝关节各骨性结构及前后交叉韧带,平均造模时间18 min,测量得到ACL长(39.80±1.86)mm、宽(5.80±1.83)mm、厚(9.96±1.26)mm;ACL与冠状面夹角(27.58±3.64)°、与矢状面夹角(39.82±4.01)°、与水平面夹角(22.27±4.23)°。与前期研究获得的相应数据对比,经独立样本t 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自主开发的ACL分割技术及三维重建软件可以快速且较准确地建立健侧 ACL三维数字化模型,为计算机辅助ACL手术系统及实现ACL临床仿真个体化解剖重建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高强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全关节镜下高强度线捆绑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常规探查后,通过后内、后外人路将骨块修整、新鲜化后,采用PCL重建导向器引导并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备两个骨道,引入高强度线,环线PCL打结后,从骨道引到前方,于胫骨前方皮下打结固定。术后在支具保护4~6周后开始康复训练。结果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此方法治疗PCL下止点撕脱骨折18例,结果显示骨折解剖复位、愈合良好。术后2例失访,16例得到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6周内膝关节屈曲可达90°,术后8周伸屈恢复正常,术后12周行走正常。术后无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Lysholm评分从术前(38.9±4.9)分增加到(95.2±3.8)分(t:27.3,P〈0.001),IKDC评分从术前(57.1±10.3)分增加到(94.3±4.4)分(t=21.8,P〈0.001),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KT3000检测后向位移从术前(3.6±0.39)mm下降到(1.1±0.27)mm,手术前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17.5,P〈0.001)。15例患者均恢复术前运动水平。结论全关节镜下高强度线捆绑固定手术方法能直接对PCL下止点撕脱骨折复位、硬固定,不需另外切开操作,骨块固定稳固,达到了切开直视下骨折直接复位固定的效果,固定可靠,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不需二次手术切开取内固定,手术快捷,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移植物组织学表现特点,总结ACL移植物组织学转归规律。方法以2017年3月—12月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ACL术后4年以上、因移除胫骨端内固定物行二次关节镜探查,并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镜下对移植物滑膜及血管覆盖、移植物张力、移植物容量及纤维再撕裂情况评分,将患者分为塑形良好组(good remodeling group,GRG),总分为4~6分;塑形不良组(poor remodeling group,PRG),总分为1~3分。镜下取移植物体部中央标本,分别行光镜观察(细胞形态、血管分布)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合成代谢、胶原纤维分布)并评分。以同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且年龄<60岁患者的正常ACL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共18例二次关节镜探查患者纳入研究,关节镜下移植物评分为2~6分,平均4.7分;其中GRG组11例、PRG组7例。对照组9例。光镜下观察示,PRG组血管分布及细胞形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GRG组(P<0.05);GRG组与对照组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示,PRG组胶原纤维分布评分较对照组及GRG组明显降低,但细胞合成代谢评分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G组细胞合成代谢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胶原纤维分布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L重建术后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物塑形稳定期,关节镜下评估为塑形良好的移植物在光镜下其组织学结构更接近于正常ACL,但其超微结构特点与正常ACL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探讨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matrix-induced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MACI)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距骨软骨损伤并行MACI手术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32.6±1.4)岁(21~ 48岁),平均损伤面积(3.4±0.8)cm2(1.6~ 5.8 cm2),Hepple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3例。第一次手术行软骨取样,经2~ 4周组织工程软骨制备后,返院行软骨回植手术。对比术前与术后VAS评分、AOFAS足踝功能评分、软骨修复核磁共振影像评分(magnetic resonance observation of cartilage repair tissue,MOCART)。 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52.3±5.6)月(38~ 72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评分、MOCART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0.8±0.6)vs(7.8±1.4),(94.8±1.9)vs(69.2±2.7),(6.5±0.4)vs(3.6±0.8),(P<0.05)。末次随访时MRI显示:肥厚性软骨完全覆盖6例,正常厚度完全覆盖11例;与周边正常软骨信号强度一致4例,基本一致13例。 结论 MACI手术治疗软骨下骨全层距骨软骨损伤中期临床效果良好,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结合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2013年6月对保守治疗4个月以上无效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30例进行临床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在关节镜下行关节囊松解术,试验组术后2 d于盂肱关节及肩峰下滑囊注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局麻药,2组均系统指导其康复训练,随访6个月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1月、3月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月时,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术能有效治疗原发性冻结肩。2术后结合局部注射治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能更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