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盛国荣教授治痹10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读任应秋教授“疼痛的病机和证治”一文(见贵刊1980年第10期),受益非浅。文中提到:“临证时往往有一种慢性头痛,悠悠戚戚,牵延不愈……,辄用加昧乌星散,每能应手取效”。笔者自1980年11月开始,应用此方治疗头痛50例(包括外伤后头痛、偏头痛、经期头痛、神经性头痛等),一般服6剂左右头痛可止,其中15例随访3个月至半年,头痛均未复发。如李××,男,42岁,1980年11月12日来  相似文献   
23.
吴瑞甫(1872—1952),名锡璜,号堂,祖藉福建省同安县人,其家世代业医,锡璜髫发时,从学于胞兄吴瑟甫。1934年创办厦门国医专门学校,亲任校长并编辑出版<国医旬刊>,为培养国医人材,在校期间,先生亲自编篡十余科讲义,现仅就《伤寒纲要》一书,试作评述。  相似文献   
24.
细辛“用不过钱”吗?——盛国荣教授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细辛的用量,古有”用不过钱”之说。始发此论者是宋人陈承,他说:“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嗣后,医家大都承袭其说。但也有反对者,如张隐庵、陈修园等独持异议。陈氏将其斥为“邪说”,然而对于这种用量习惯终“亦难以力挽之”。至今临床,对细辛多不敢用过一钱。  相似文献   
25.
泽泻术麋衔方是《内经》十二方之一,适用于治疗周身发热,四肢倦怠,汗出如浴的酒风病。《素问·病能论》云:“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后世家对该方在临床上的应用亦有所记载。试如苏颂曰:“素问治酒风身热汗出,用泽泻术,深师方治支饮亦用泽泻术,但煮法小别耳,。张仲景治杂  相似文献   
26.
盛国荣利水降压法用药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吾师盛国荣教授提倡中西医理汇通,取长补短。在治疗高血压病,常于中医辨证处方中选用不同利水降压中药,而收事半功倍之效。盛师认为利水降压的中药,具有清除患者体内的水湿瘀积,通畅血脉,调节气血之能,其中有些药物尚有降血脂、血糖之效,所以没有西药利尿剂所引起的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等副作用。本文试就盛师应用利水降压法的用药经验,整理  相似文献   
27.
腭粘膜征(以下简称腭征)与淤血关系的研究,最早见于日人伊原信夫的报道,也引起国内学者之重视。陈泽霖等报道肝癌、冠心病、肝硬变、糖尿病及月经不调等五种疾病,辨证属于血淤证者与同年龄组的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提示腭征异常和青紫舌、舌脉粗张一样都是血淤证的外部表现。我们于1983年曾观察40例肺心病患者辨证属于血淤者之腭征,并与甲皱微循环对照,提示腭征的变化随着甲皱微循环流速的变慢而加重。近年  相似文献   
28.
柯联才  洪英杰 《新中医》1991,23(1):17-18
腭粘膜征(下称腭征)阳性在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中已正式提出作为血瘀证的其它依据之一。我们曾就血液流变学方面探讨腭征与血瘀的关系,初步提示中医辨证属于“血瘀”的患者,其腭征均有异常表现,而其血  相似文献   
29.
笔者自拟清癸汤(金银花6~12克,大青叶6~9克,玉米须13~30克,车前子6~12克,泽泻6~9克,茯苓6~9克)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三例,疗效尚佳,兹介绍如下:〔例一〕王××,女,7岁,1981年5月11日初诊。患孩三天前淋雨后,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继则面目浮肿,小便短少,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脉浮数。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  相似文献   
30.
你刊1979年第1期发表的沈自尹医师的一张治疗百日咳处方,重复20多例,均获良效笔者曾采用你刊1979年第1期发表的沈自尹医师的一张治百日咳处方(组成:黄精、百部、射干、天冬、麦冬、枳实、紫菀、百合、甘草),治疗久咳患者20多例,均收到截断的疗效。如:何××,男,46岁,1981年5月3日就诊。患者咳嗽一、二个月,干咳少痰,夜间尤剧,曾服西药及多种止咳糖浆,效差。给予上方三剂。5月11日来告,服2剂,咳即止。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