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股骨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髋关节离断或大腿高位截肢,使病人造成严重的残废和极大的精神创伤。1987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大腿肿瘤段切除.小腿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肉瘤及股骨上段滑膜肉瘤各1例,成功地保留了功能良好的小腿。重建新的髋、膝关节,术后装配小腿假肢,  相似文献   
52.
例1,男,28岁。左前臂被烘干机压伤20分钟,伤后8天于1985年1月18日入院。检查:左前臂肿胀,内侧创面20×10cm,呈灰白色,伤后11天行左前臂切痂,自体中厚皮片覆盖创面。植皮后4天皮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IL2RG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异性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例IL2RG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包括外周血流行细胞仪检测、X染色体IL2RG基因分析及家系突变分析。结果:患儿生后出现重症肺炎、肠炎、脓毒症、鹅口疮等反复感染。流式细胞仪数据显示T细胞和NK细胞数量下降,B细胞总数升高。X染色体IL2RG基因分析发现c.664C>T (胞嘧啶>胸腺嘧啶),导致氨基酸改变 p.R222C(精氨酸>半胱氨酸)。家族谱系分析患儿的突变c.664C>T来源于母亲,符合X连锁隐形遗传病。结论:对反复感染患儿筛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进行基因分析及指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4.
基于冠脉造影的冠心病冠脉病变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 将多中心收集的50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与血瘀证各亚型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平均冠脉病变支数(2.28±0.82)支,冠心病非血瘀证平均冠脉病变支数(2.07±0.86)支,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比较,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病变多表现为多支病变,重度狭窄(P<0.05);(2)冠心病血瘀证亚型中,阳虚血瘀证的平均冠脉病变支数为(2.58±0.65)支,明显多于其他血瘀证亚型(P<0.05);(3)与冠心病痰瘀互阻证比较,阳虚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病变多表现为重度、中度狭窄(P<005),而单支病变较少见(P<0.05)。(4)采用对应相关分析发现阳虚血瘀证与冠脉重度狭窄关系密切(相关距离0.1899)。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支数、狭窄程度与血瘀证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观察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病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降脂方。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病人血压、血脂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收缩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肝降脂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在辅助西药降血压、降血脂的同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比单纯服用西药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抗血栓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出血风险。方法:①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年1月至2009年8月,记录各丹参注射液文献的不良事件类型等。②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的ACS患者301例,丹参组(114例),对照组(187例),收集并记录病例不良事件等。③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于东方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ACS诊断且未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及其制剂的患者47例,采用分层分段随机对照试验,两组均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0.4g静脉点滴;对照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16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7d。结果:①检索到文献1 659篇,纳入统计86篇。报道不良反应病例7 900例,涉及丹参注射液395例(0.05%),出血16篇,占不良事件17.4%。出血事件与丹参注射液可能有关、肯定有关各1篇(2.13%)。②回顾性队列研究中丹参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为2例:1例,出血事件为1例:1例。③治疗组治疗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ADP和AA)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血瘀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有效率95.7%,对照组有效率87.5%。不良事件治疗组:对照组为7例:5例;出血事件治疗组:对照组为3例:2例。结论:本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与抗血栓药合用未增加ACS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黄芪组分(包括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对心肌细胞ATP 合成酶 F1 亚单位β肽(F1-ATPase β)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黄芪组分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为中药防治心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造成肥大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9.
60.
党参治疗心气虚型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党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多学科、多层次的探讨。结果证明党参具有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减少缺血总负荷的作用;党参可增强左心室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PGI_2的合成;党参能够明显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糖元、SDH、LDH含量;党参尚可明显提高外周血OKT_4的数量,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活动。由此提示党参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存在很大优势,尤宜于心气虚型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