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 探索渐进式膈肌锻炼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肺功能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2名/组。对照组遵循胸外科常规流程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膈肌锻炼。术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患者填写部分),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测量肺功能,对比术后并发症、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7天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14.610,P<0.00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F=10.411,P<0.05)、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F=8.506,P<0.05)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6.00(5.00,7.00)d]较对照组[6.50(5.00,9.00)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2.00(11.00,14.75)d...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新发石棉肺病例中家纺石棉接触人员发病特点,探讨家纺石棉作业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石棉暴露原因将石棉肺病例分为家纺石棉组和工矿企业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期别、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006年以后北京市家纺石棉病发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并在2015年超过工矿企业组;家纺石棉组女性所占比例、贰期及以上病例所占比例和潜伏期显著高于工矿企业组(P0.05);家纺石棉组开始接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显著低于工矿企业组(P0.05)。结论家纺石棉作业主要受害者为家庭女性及其未成年子女,伦理问题突出;并且由于石棉肺潜伏期长,危害几十年难以消除,应加强石棉作业工人的追踪、随访工作,及早发现病人并给于干预。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研究门诊儿童输液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17日~2017年3月2日输液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36例,对比两组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家属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观察组护理人员热情评分、耐心解答评分、形象评分、就诊秩序管理评分、健康宣教评分、环境管理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液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与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儿童输液患儿当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4.
孙搏  林英  王秋根  李晓宇  刘皋林 《中国药师》2014,(11):1932-193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骨髓炎患者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一例特殊骨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疾病特点、用药史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合理。通过临床药师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征的预测模型以预测肺腺癌患者间隙转移(STAS)风险。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腺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腺癌常规治疗,收集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特征,根据患者是否有STAS分为有转移组31例和无转移组51例;采用Cox回归方程分析肺腺癌患者STAS的风险因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 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有转移组肺腺癌亚型、术后临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特征CTR、pGGNs、SNs、囊性空域、玻璃结节、肺肿瘤边界模糊、胸膜粘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肺腺癌亚型(HR=4.304)、术后临床分期(HR=3.405)、肿瘤最大径(HR=2.178)、胸膜凹陷征(HR=4.883)、空气支气管征(HR=0.207)是肺腺癌患者STAS的风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肺腺癌患者STAS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 结论肺腺癌亚型、术后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是肺腺癌患者STAS的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为临床识别肺腺癌患者STAS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摘要 目的 探讨层流手术室器械柜门开闭次数对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两间面积相近的百级手术间,监测器械柜门不同开闭次数下手术间空气细菌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0 min内,柜门开闭5次、10次、15次对手术间手术区空气质量均无影响。柜门开闭5次对手术间外周区空气质量无影响,柜门开闭10次和15次对手术间外周区空气质量有影响。结论 层流手术室器械柜门开闭次数,对手术间外周区空气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37.
耳鼻咽喉及相关深部真菌感染程金妹,林英,易自翔,杨劲松,施秀明真菌感染,近几十年来由于诸多因素使发病率有所增多[1]。特别是肿瘤合并真菌感染及深部单纯或合并真菌感染,易漏诊,更易误诊。Horrarth等(1973年)指出:真菌感染以临床表现可与癌肿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床头护嘱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质量实时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12月,选择我院外科的六个病区神经外一科、骨外一科、妇产科、儿外科、五官科、眼科,实施床头护嘱管理,通过护理质控对六个病区的42名病人的专科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指标进行实施前后对比,评价实施床头护嘱进行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床头护嘱管理后六个病区专科护理合格率由实施前的80.55%上升为95.23%,健康教育知晓率实施前的77.77%上升为97.22%,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55%上升为97.22%,三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1),实施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健康教育覆盖率无明显差异(P〉0.01),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床头护嘱管理是科学、安全、动态的护理管理模式,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相适应,能够实现护理质量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验不规律使用阿奇霉素与MP耐药性是否相关.方法 以MP抗体滴度1∶320为诊断MP感染标准,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92例5~13岁合并发热或(和)咳嗽的MP感染患儿中,MP-IgM呈阳性的4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1年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和MP感染次数分别纳入实验组(n=217,半年内无MP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史);对照组(n=214,1年内反复MP感染且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次).患儿入院当天于不同时间进行2次MP培养,对培养结果MP呈阳性者提取DNA进行23S rRNA V PCR产物合成与23S 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进行MP呈阳性者的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对两组MP株的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和23S rRNA V区无突变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于治疗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养,对阳性者分析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对实验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判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对于对照组214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频次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两组患儿的肺外并发病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组患儿的MP感染率为54.4%(431/792).对本组药敏实验结果MP-IgM呈阳性患儿咽拭子进行快速MP培养的阳性率为26.6%(115/431).实验组与对照组MP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41).对照组214例患儿1年内不规律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与耐药率比较,不规律用药次数越多,耐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χ2趋势值=22.056,21.932;P〈0.05).实验组14例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对其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2周后,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MP呈阳性为4例,根治率为71.42%(10/14).对此4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阿奇霉素仍敏感,并对其进行23S rRNA V区测序发现无基因位点突变,继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至4周末时,实验组14例患儿的根治率为92.85%(13/14).实验组14例MP药物敏感株与对照组37例MP耐药株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感染安全有效,并不会诱导出耐药株,而不规律应用阿奇霉素可诱导耐药株,且耐药率与不规律应用的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报告1例全肩关节置换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指导康复锻炼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