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81.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57岁,主因"乏力,低热及咳嗽1年余,胸闷、气短伴咳嗽、咳痰1月余"于2010年3月24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发热及咳嗽,初期体温为38.0℃左右,偶咳,于院外给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反复发作.患者诉有长期于阴暗潮湿环境居住史.血免疫全项检查均阴性,BALF查抗酸杆菌阴性,肺功能检查为限制性通气障碍.  相似文献   
82.
83.
胸穿后发生气胸并不罕见 ,文献报道胸穿后发生气胸占胸穿的 3%~ 19% [1~ 3 ] ,而由无穿刺经验的医生穿刺时伤及肺脏是其原因之一。为了避免此悲剧发生 ,我们研制了胸穿防损伤装置 ,现报道如下。1 构造采用不锈钢或铜等金属材料 (也可以应用部分高分子材料 )制成直径约 5~ 10mm、厚约 5~ 7mm的圆形或多角形金属块 ,中央开一稍大于胸穿针直径的圆孔 ,采用侧螺纹孔安装顶丝的方法固定 ,或采用斜面紧固定方法固定。2 应用方法及原理患者经X线检查确定胸腔积液后 ,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胸腔穿刺前 ,应首先进行超声波定位 ;并依据超声…  相似文献   
84.
85.
患者 ,男 ,74岁 ,因反复咳嗽、咯痰 2 0余年 ,咳喘加重 2周于 2 0 0 2年 2月 2 8日入院。其多于冬季发作 ,每次发作 1~ 2周 ,1 997年曾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查体 :BP 1 6/ 1 0 .7kPa( 1 2 0 / 80mmHg) ,神清 ,半卧位 ,口唇微绀 ,双侧颈静脉怒张。呼吸 3 2次 /min ,桶状胸 ,双肺呼吸音低 ,可闻及干湿性音 ,心率 86次 /min ,律不齐 ,双下肢水肿 ( +)。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血氧饱和度 92 %。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  相似文献   
86.
夜间哮喘与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夜间哮喘发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本文通过5例对照组,6例慢支单纯组为对照,对9例哮喘组病人血浆24小时皮质醇水平变化,24小时尿皮质醇含量分别测定,部分患者检测了最大呼气流量。发现血中皮质醇正常昼夜变化节律的改变,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慢支单纯组(P<0.05);并且发现了夜间血中皮质醇水平降低先于最高呼气流量降低约4小时的规律,依据哮喘的发病机理为炎性改变的学说及皮质醇延时的作用认识认为夜间血中皮质醇的降低是产生夜间哮喘发作可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血中皮质醇水平正常节律的紊乱也是引发夜间哮喘的另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应用电子计算机对175例次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日期和人体以23、28、33天为周期的生理节律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测算,结果发现哮喘急性发作发生于临界期者明显多于高潮期(P<0.01)和低潮期(P<0.01)。说明临界期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对高潮期及低潮期不发生反应的致病因子都可以在临界期导致哮喘的发作。加强临界期患者的护理,依据生理节律的理论,在临界期预防性投药,可能会减少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9例哮喘患者及两组11例时照病人昼夜血浆皮质醇(PTF)水平变化的观察,发现哮喘组PTF曲线的正常图形消失,治疗好转后PTF测值虽然仍较低,但近日型生理节律却恢复近似于正常PTF曲线,认为患者昼夜血浆皮质醇水平的紊乱是引起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依据如上认识对治疗组18例伴有夜间或清晨哮喘发作的重度哮喘病人采用夜间10时开始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于4~8小时内滴完,模拟正常人PTF节律,人为地造成清晨血浆皮质醇的峰值,与输入前PTF的水平形成一明显的反差。发现此法不但能使病人喘息在3~4小时内明显减轻,经过1~7次治疗(平均1.9次),哮喘缓解,且未在近期内复发。  相似文献   
89.
患者女,38岁。因低热,盗汗,咳嗽,咯白痰,乏力2月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右肺背部叩浊,局部呼吸音减低,双肺散在干鸣音,双肺底可闻湿罗音。既往有哮喘史20年。化验:血常规血色素119克/L,白细胞8.6×10~9/L,淋巴细胞24%,中性粒细胞76%,血沉58mm/h,查结核菌5次均阴性。胸片示右肺下叶背段可见较致密团块状阴影,边缘光滑其内可见气一液平面阴影(图1)。诊断为右肺下叶背段空洞型肺结核。B超探查右胸腋后线第八肋间处可见4.8cm×4.5cm×4.3cm不规则,包裹性液…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肺温阳活血汤加减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6例,并设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肺温阳活血汤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