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乳腺导管内视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查方法.与既往手段不同的是,它不是从外面观察乳腺,而是进入乳腺的导管系统,从里面观察病灶的改变,获得直观的视觉资料,配合取材活检诊断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3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勘测性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对54例 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行勘测性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 tio n, SLND)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T1肿瘤直径< 2 cm,T2肿瘤直径2~5 c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勘测用活性蓝示踪法识别.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病理分析及连续多层切片检查.结果:54例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100%发现前哨淋巴结,共切除168个,1 5例29个前哨淋巴结见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均未转移38 例,SLN癌转移、ALN未见转移5例,SLN及ALN均见转移1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发现微小转移灶.结论:SLND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转移有高的敏感性,是一个有用的、准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酒窝"不美,"桔皮"不祥--乳腺癌的皮肤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皮肤表现是癌肿侵犯乳房皮肤、乳房内组织、乳房内淋巴管和血管的共同结果.由于其中有些皮肤表现可以在没有肿块的情况下出现,因此常常是发现乳腺癌的又一重要线索,并且不同类型的皮肤表现往往可以代表疾病的不同时期,因此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有些皮肤表现十分隐匿,外观改变也不十分明显,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和确定.  相似文献   
34.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51例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用三苯氧胺的治疗情况。6例完全缓解,16例呈部令缓解。全组有效22例,缓解率43.1%。平均有效持续时间22个月。本材料证明,三苯氧胺是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药物。其抗肿瘤作用与受体状况、主要病灶部位、月经情况有关。三苯氧胺副作用小。本文认为三苯氧胺具有毒性小,疗效确切,是治疗晚期乳腺癌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Fas-1377和Fas-670基因的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10例中位随访时间达10.5年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Fas-1377和Fas-670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Fas-1377和Fas-670基因的多态性与全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在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中,Fas-1377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AA纯合突变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GA和GG基因型者(66.7%:95.4%,P=0.03);而Fas-670基因多态性与腋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在腋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Fas-1377和Fas-670基因的多态性与患者的5年OS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 在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Fas-1377基因多态具有潜在的预后价值,携带Fas-1377 AA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Sipa1-545基因多态与中国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7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及541例对照组健康人群Sipa1-545基因多态,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570例乳腺癌患者中,Sipal-545(C/T)基因多态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为野生型C/C49.1%(280/570)、杂合型C/T 41.6%(237/570)、突变型T/T 9.3%(53/570);在541例健康对照人群中Sipa1-545基因多态分布频率为:C/C型47.1%(255/541)、C/T型42.1%(228/541)、T/T型10.7%(58/541).Sipa1-545基因多态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校正年龄后OR=0.82,95%CI:0.52~1.28,P=0.37).且Sipa1-545基因多态与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腋淋巴结转移状态、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状态等均无显著相关性.但Sipa1-545基因多态与C-erbB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Sipa1-545 T/T纯合突变型患者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T杂合型和C/C纯合野生型患者(50.0% vs 31.9% or28.6%,P=0.014).结论:Sipa1-545基因多态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但是携带Sipa1-545T/T者可能更具恶性行为.  相似文献   
38.
P—GLYCOPROTEIN EXPRESSION IN PRIMARY BREAST CANC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liquid nitrogen 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50 women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who underwent surgery at the 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between June,1986 and September,1988,were investigated.All patients under this study were staged in TNM Ⅱ or later,involved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nd treated with systemic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The median length of follow-up was 69 months.The expression of P-glycoprotei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using a monoclonal antibody C219 specifically against P-glycoprotein and avidin-biotin peroxidase method.Positive staining for P-glycoprorein was found in 23(46%) of the 50 patients.The P-glycoprotein expression negative group fared better than the group that was P-glycoprotein positive in overall survival curves (p=0.0008,by the generalized Wilcoxon test).The prognostic effect of P-glycoprotein expression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07) after adjustment by multivarlate analysis (Cox‘s model) for otber prognostic factor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P-glycoprotein expression is a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stoperative survival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P-glycoprotein expression might also influence the bioiogical behavior of hreast cancers.  相似文献   
39.
张工的儿子在一家医院的辅助科室工作.受儿子工作的影响,她对医学知识较为关注.这不,一个人在家的她正一边看着电视中徐光炜教授的科普讲解,一边同步进行着乳腺自检.她非常仔细,对讲解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进行到乳头视诊时,她发现自己左侧的乳头有轻度的内陷.按电视上所讲,这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于是她让儿子带她到肿瘤医院检查,最后发现了一个直径只有0.6cm、无法摸到的早期癌.  相似文献   
40.
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率仍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保乳手术 (Breast-conservingsurgery ,BCS)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占全部乳腺癌手术的一半以上 ,而我国开展甚少。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施行BCS的比例也将大幅度增加 ,如何规范这一术式并做好相应的辅助治疗是关系到BCS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一、BCS与传统乳房切除手术的疗效比较目前 ,共有 7项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BCS与乳房切除手术 (Mastectomy ,MT)对I期、II期和部分III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