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方法 参照四血管阻塞法建立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模型动物脑中。一个月后,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7例,成功率70%;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猫前脑后一个月仍有大量存活,部分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向脑组织中迁移。结论 小鼠神经干细胞在猫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苯乙烯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聚合反应的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单体及其聚合物在双螺杆中的停留时间分布于1min-4min范围内,平均停留时间在较大程度上受螺杆的转速,进料速度,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螺杆的600mm处,约于850mm处聚合反应完成,根据因次分析得到了平均停留时间的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3.
目的:改善晚期恶性肿瘤的恶液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从1999—10—2001—02,将同期入院的317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佳迪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并观察精神、食欲、体重变化情况及KPS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83.5%精神、饮食好转,80.0%体重增加,生活质量综合指数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佳迪可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液质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估分析成分血制备环节全血暴露的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成分血制备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和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在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中统计2014—2017年成分血制备部每年需制备的全血袋数和全血暴露袋数,通过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2014—2017年成分血制备的全血暴露率为0.081%,热合口漏、血袋漏和离心破袋引起的全血暴露率分别为0.038%,0.027%和0.016%。各年间全血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热合口漏引起的全血暴露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0.023%0.026%0.044%0.059%,P0.05)。结论热合口漏引起的成分血制备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有上升的趋势,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同时不断加强血站工作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严格遵守和执行中心制定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55.
1991年Yasuda报道了两个日本家系,其共同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四肢远端震颤和偶发的癫痫强直-阵挛发作,从而在全世界首次提出了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benign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BAFME)这一概念[1].  相似文献   
56.
林旭  周东 《华西医学》2004,19(2):331-331
谷氨酸(Glutamat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兴奋源性氨基酸。它是脑组织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应用细胞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其受体和转运体.目前将谷氨酸受体分为3种离子性受体(NMDA,AMPA和kainate);3组G蛋白偶联的.通过G蛋白亚单位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和第二信使,调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兴奋性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MGLUR)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应用带铰链外固定架在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4-06华西医院骨科收治肘部高能量创伤、同时接受内、外固定的患者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男43例,女35例,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13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Monteggia’s骨折2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9例,尺骨冠突骨折5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4例;合并环状韧带损伤17例,尺侧副韧带损伤25例,桡侧副韧带损伤8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61例。分为外固定架组35例,石膏、支具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3d开始在外固定架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石膏、支具组术后4~6周拆除石膏、支具后开始活动。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采用Gassebaum分级指标评价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肘关节无症状,伸肘15°,屈肘130°;良:肘关节有主观不适症状,伸肘30°,屈肘120°;可:肘关节有轻微不适症状,伸肘40°,屈肘90°~120°;差:关节功能受限,伸肘40°,屈肘<90°。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角度-伸直角度。结果:78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X射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外固定架组无钉道感染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②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术后3和6个月,外固定架组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上好于石膏、支具组[(96±18)°比(55±14)°,(105±16)°比(74±21)°,t=10.835~7.386,P<0.05],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6%,石膏、支具组为58.1%。结论:①肘部高能量创伤以后,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②应用铰链外固定架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对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比石膏、支具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跨腕关节支撑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57例闭合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AO C2、C3型)采用跨腕关节钢板和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桡骨茎突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面台阶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随访时,两组间旋前、旋后、掌屈、背伸活动范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Jakim评分标准,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钢板组(P<0.05)。结论①跨腕关节钢板和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骨折复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相当;②跨腕关节钢板固定手术创伤较大,但稳定性好,并发症较少;③跨腕关节钢板和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后,可减少术后碎骨块再移位的可能性;④跨腕关节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好,能保持骨折部的撑开以维持桡骨长度,防止短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构建NF-κB p65亚基特异的RNA干扰(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对p65亚基的基因沉默效应。方法设计合成三对针对p65 mRNA不同位点的短发夹RNA(shRNA)编码序列,克隆到穿梭载体中,通过体外同源重组将短干扰RNA(siRNA)表达盒转移到腺病毒骨架质粒,构建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在HEK293A细胞中包装并扩增病毒、空斑实验法进行病毒滴度测定;腺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验证构建的RNAi腺病毒对p65蛋白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成功构建了NF-κB p65亚基特异的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液;RNAi腺病毒感染ECV304细胞后可以高效抑制p65蛋白的表达,且对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可持续6d以上。结论应用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能有效阻断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经冠状动脉灌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染对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转基因组供心切取后经冠状动脉缓慢灌注含携带TGF-β1基因腺病毒载体(每克心肌组织5×1010PFU)的Stanford大学液,再植入受体颈部.空载体组灌注腺病毒空载体(每克心肌组织5 × 1010PFU)的Stanford大学液,对照组灌注无病毒的Stanford大学液.结果 转基因组的移植物内外源性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移植物内CD68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始发时间明显推迟,程度较轻.结论 经冠状动脉灌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TGF-β1基因转移可明显减轻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