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12.
分离家兔胃粘膜细胞,培养48h细胞融合成片后,造成约2mm2的无细胞区,作为损伤修复模型进行实验。结果:空白对照组约48h完全修复,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50μg/L)组24h就修复完毕。其中对照组损伤周边的胃粘膜细胞游走速度为(16.62±0.38)μm/h,而HGF组达(23.90±0.68)μm/L(P<0.01);模型制作后12~24h五溴脱氧尿核苷标识率,HGF组(7.6%)约是对照组(0.5%)的15倍。表明HGF有显著促进胃粘膜细胞游走与增殖的功能。提示HGF在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修复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并肺癌的多原发癌6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肺癌的多原发癌6例报道及文献复习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350008)内科林敏芳林宝英中医科郑玲近年来,由于恶性肿瘤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手术、药物与放射治疗的方法不断改进,在取得显著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不断增长情况下,使多原发癌(MultiplePrima...  相似文献   
14.
按照实验设计,用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恒河猴,待原虫血症出现,然后用咯萘啶 6mg/kg、蒿甲醚 10 mg/kg 和氯喹 20 mg/kg 联合治疗 3 d,清除红内期原虫,观察 100 d内的近期复发情况。如复发则再给予联合治疗。接种子孢子50个的猴M192和55×10~2个的猴 M193无近期复发,而接种子孢子 11×10~3 个的猴 M194 于治疗后 47 d复发 1次,接种子孢子 55×10~4 个的猴M 195分别于治疗后 30 d、37 d和 51 d 出现复发。结果显示,接种子孢子数量宜在 11×10~3 个以上。本研究实际上已对前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的验证,并且实现了总体设计的预定目的,用引自越南的食蟹猴疟原虫建立了近期复发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复燃和复发都是间日疟治疗中常遇到的问题,复发机理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尽管复燃是间日疟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很少有关复燃问题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6.
通过Elisa检测内毒素DIC家兔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观察中药热毒清注射液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其升高水平和组织、器官的损害程度相一致。运用热毒清作为防治处理后,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组织、器官的损害也相应较轻。以上结果提示TNF-α、IL-6参与DIC发病机制,中药热毒清通过降低TNF-α、IL-6水平可能对DIC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咯萘啶6 mg base/kg、蒿甲醚100 mg/kg、氯喹10 mg base/kg联合给药,1次/d×31个疗程,对恒河猴的血传感染,可完全清除血内原虫的无性体;对恒河猴的子孢子感染,与单用氯喹比较,可见原虫再现(包括复燃和复发,下同)次数明显减少。食蟹猴疟原虫没有出现远期复发。三种药物联合3 d治疗对猴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伯氏疟原虫ANKA株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伯氏疟原虫 ANKA株染色体分子核型 ,确定染色体的数目与大小。 方法 用脉冲凝胶电泳 (PFGE)方法对伯氏疟原虫 ANKA株进行核型分析。 结果与结论 伯氏疟原虫 ANKA株染色体共 14条 ,其大小为 0 .6~ 3 Mb。第 5~ 7和第 9~ 12条染色体在电泳中表现为共迁移。为利用多种特异性基因制作探针进行杂交 ,并对特异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悸患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心悸为主诉在我院就诊的2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年龄随机分为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比较各组心悸发生情况,对各组动态心电图检查及HRV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老年组心悸发生率高于青年组(P0.05),中老年女性心悸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中老年心悸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青年患者(P0.05)。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平均心率、24 h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隔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差50 ms的次数占总心搏的比率(p NN50)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 MM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存在SDNN减小的表现。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心悸发生率及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升高,HRV呈逐渐减小趋势;部分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但心率变异性分析提示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山东省临沂市高、中级科技人员心理需要特点,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实际需要。方法:纳入2004—01/2005—01临沂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职工625名,男400名,女225名,年龄26&;#177;65岁,平均(46.25&;#177;19.36)岁。正高级科技人员175名,副高级科技人员220名,中级科技人员230名。采用抽样调查的直接采访法,由调查者对科技人员发放自编心理需要调查问卷(开放式,包括物质、精神、环境和自我实现等需要,主要是被调查者对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福利措施、维护健康、提供条件、自我实现、科研经费缺乏、制定优惠政策和改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行无记名填写,当场回收答卷。根据调查对象对物质、精神、环境和自我实现等需要回答进行计数,然后进行比较。了解参与调查的625名高、中级科技人员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认为影响科技人员潜力发挥的因素和稳定人才的主要措施。结果:①高、中级科技人员在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副高级与中级科技人员在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福利措施维护健康,提供条件、自我实现3项问题上差异显著(55,52,46;36,23,17;10,23,39;X^2=7.152,17.088,12.701.P〈0.05~0.01);②高、中级科技人员认为影响科技人员潜力的发挥因素:正、副高级与中级科技人员在科研经费缺乏和没有多大困难两项上差异显著(51,15,52;60,85,50;X^2=35.022,16.035,P〈0.01);③高、中级科技人员认为稳定人才的主要措施:正、副高级与中级科技人员在制定优惠政策和改善用人机制,提高工资待遇和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3项上差异非常显著(48,79,132;79,90,58;35,7,11;X^2=41.046,20.151,41.933,P〈0.01)。结论:副高级以上科技人员总体上心理状况良好,职称越高心理需要要求越高,他们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