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肝脏B超检测与病理学及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15).模型组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硬化后给以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打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B超监测大鼠肝脏及腹部,生化仪器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B超阳性结果13例,血清中ALT、AST、TBIL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损伤为100%,其中达到肝衰竭的有12例,B超检测阳性且病理损伤达到肝衰竭有11例.B超检测结果与病理学(r=0.786,P=0.000 1)、血清学(r=1,P=0.000 1)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B超检测的结果与病理学、血清学的结果有很高相关性,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B超检测可以作为活体筛选肝硬化、肝衰竭模型大鼠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3.
【补与通】慢性肾炎由于病程较长,久病伤正,正虚比较突出,所以在其治疗中,补法占有重要地位。但应看到,慢性肾炎由于气化失司,三焦失调,水湿潴留,瘀血阻络,实际存在一个虚实夹杂的病理过程。目前的治疗主要有二难:一是水肿难消,二是蛋白尿难  相似文献   
44.
杨运高 《新中医》1989,21(8):1-2
慢性肾炎向以阳虚论治者多,而实践证明,肾阴虚也是慢性肾炎病变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性肾炎随着病程迁延或病变加重,有一个由阳虚向阴虚的转变过程。慢性肾炎肾阴虚型之水肿发生与肾阴虚,阴阳不能互根,或肾阴虚影响肾间动气,三焦气化失常等有关。在治疗上以滋补肾阴法治之。  相似文献   
45.
作者观察了滋阴益肾活血利水法对家兔实验性系膜增殖型肾炎的治疗作用。实验还同时设有肾炎四味片组,病理对照组作为比较。说明滋阴益肾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炎阴虚水停血淤型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三黄茵赤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LO2 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三黄茵赤方含药血清,以
LO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通过H2O2 诱导LO2细胞DNA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H2O2模型组、三黄茵赤方含药血清
5%、10%、15%浓度组、维生素E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生化法检测细胞内SOD、CAT和
GSH-PX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ELISA检测细胞内8-OHdG含量,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
与H2O2模型组比较,三黄茵赤方含药血清10%、15%浓度组、维生素E组均能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增强细胞内SOD、CAT、
GSH-PX活性(P<0.05),改善细胞对ROS清除能力(P<0.01),降低细胞内8-OHdG含量(P<0.01),减低细胞拖尾率、尾长、尾矩及
Olive尾矩(P<0.05)。结论三黄茵赤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LO2细胞DNA氧化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15%浓度含药血清组
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47.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资料[1]表明,恶性肿瘤有60%~62.5%发生转移。因此研究肿瘤转移是肿瘤防治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红细胞免疫角度对肿瘤转移与红细胞免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肿瘤转移的发生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现象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到远隔器官的病理过程。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是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双方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肿瘤细胞自身的特性决定它是否有能力完成转移的各个步骤,即细胞膜表面的粘附能力、转移能力、细胞所释放的某些酶及抗…  相似文献   
48.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属,是一种以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RNA病毒,可以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以及登革休克综合征.近年来,登革热流行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登革热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主要是由于感染登革病毒后,只有人类才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急需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来探讨登革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本质.本文为登革病毒感染模型研究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49.
中医养生四大主要流派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运高 《国医论坛》1991,5(2):22-25
在中医养生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经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学术流派.要继承发扬这些宝贵的经验,就必须先开展流派的研究,掌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使中医养生学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以适应国内外不断高涨的养生热需要.鉴于目前国内对养生流派的研究尚不多见,故笔者首先选择其中的四大主要流派进行研究.限于篇幅和水平,难免挂一漏万,祈请指教.一、道家养生派道家泛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道家养生流  相似文献   
50.
运用细胞分光技术对洞庭湖疫区内106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F)患者的细胞化学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提示气虚血瘀证单核细胞醋酸萘酯酶(ANAE)、酸性磷酸酶(ACP)、红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KP)明显降低;气滞血瘀证ANAE、LDH、AKP较正常组偏低,但却较气虚血瘀组为高;不辨证组ACP高于气虚血瘀组,却低于气滞血癣组。表明细胞化学含量的变化与SF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证的产生有密切关系。经中药制剂抗纤灵治疗后,治疗组ANAE、ACP、AKP含量显著增加,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差值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和西医常规对照组LDH增加有显著性意义。抗纤灵对细胞化学的调节与其具有调理肝脾、益气活血化瘵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