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目的 对mt1SU-巢式PCR方法 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应用价值以及基因序列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大鼠感染肺孢子虫;实验组10只,对照组1只;诱导至第7周时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采用 mtLSU-巢式PCR方法 对人源与鼠源肺抱子虫共有的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对低氧-复氧损伤后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携带全长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vAd-HSP70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 检测靶细胞中外源性HSP70基因表达.实验分为vAd-HSP70感染组、vAd-...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净化科的防护措施和实践经验,包括积极组织院感培训,落实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及预检分诊,做好透析室环境消毒等,在保证科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到位的基础上确保治疗工作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系列和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按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期:早孕、中孕、晚孕,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集、分离和分析血液。比较不同孕期凝血系列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孕期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期组分别与早孕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孕期组分别与中孕期组、早孕期组及对照组比较,PT和APTT缩短明显,FBG和D-二聚体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女在妊娠期间进行凝血系列四项和D-二聚体的动态检测,有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及产后大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目的了解2012—2021年结构方程模型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结构方程模型在护理领域的相关文献, 使用CiteSpace和Excel对纳入742篇文献的时空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国内外的发文量随着年份的增长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加拿大的韦仕顿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quality of life, job satisfaction, health, social support, stress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关键词聚类效果显著(Q=0.72, S=0.87), 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照护和护理工作管理方面。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未来应开展更多关于护理结构关系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的相关研究, 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分级感染防控体系对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以在医院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9月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行基于分级感染防控体系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8.
气相色谱法测定理血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理血胶囊中丹皮酚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正十五烷为内标物,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皮酚在62.64~208.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2%(n=5),RSD为2.3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阴部神经阻滞(PNB)预防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效果。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男性患者104例,年龄18~64岁,BMI 20~27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阻滞组在麻醉诱导前予双侧PNB,对照组不做处理,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记录拔管后12 h内CRB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记录拔管即刻、拔管后30 min、4、8、12 h时VAS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拔管后12 h内曲马多追加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口干、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拔管后12 h内,阻滞组CRB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阻滞组CRBD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即刻、拔管后30 min、4 h时,阻滞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30 min、4、8、12 h时,阻滞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即刻、拔管后30 min、4、8 h时,阻滞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2 h内阻滞组曲马多追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内阻滞组口干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内两组寒战、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PNB预防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CRBD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降低CRBD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