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 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诊疗的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儿, 5例为女童,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患儿4例,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患儿2例。4例MPA患儿以肾脏损害为首要表现, 均出现肾功能损伤, 1例需长期透析治疗, 1例失访;2例GPA患儿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 表现为咳嗽、咯血, 其中1例患儿约在病程1个月时出现肾功能损伤;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关节痛、紫癜等。6例患儿ANCA均阳性, 4例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yeloperoxidase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MPO-ANCA)阳性, 2例蛋白酶3(proteinase 3, PR3)-ANCA阳性。2例患儿抗核抗体(ANA)阳性, 1例患儿C3减低。5例患儿做肾穿刺检查, 肾脏病理均有新月体形成。全部病例诱导期均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3例患儿因蛋白尿无减少、肾功能恶化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 病情得到部分控制。结论儿童ANCA相关性血管炎多见于女性患儿, 肾脏和肺部受累为主, MPO-ANCA阳性患者肾脏受累率高于PR3-ANCA阳性患者。早期肾功能下降、C3下降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此病临床症状隐匿, 对于同时合并多系统受损患儿, 应尽早做ANCA检查, 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脑囊尾蚴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例确诊的脑囊尾蚴病病例按影像学表现进行分型,通过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多疗程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脑囊尾蚴病疗效不同。结论活的囊尾蚴病原学治疗后可完全被吸收,不留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73.
金标免疫渗滤法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简便可和的脑囊虫病诊断方法。将2株抗猪囊尾蚴囊液抗原McAb, 一个滴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另一与胶体金结合,建立了检测脑囊虫病患脑脊液(CSF)中循环抗原(CA)的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本法中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进行反应,10分钟内即可用肉眼观察结果,以该法检测48例脑囊虫病患CSF、26份健康人CSF及23例非囊虫病患CSF,对检测样本作了沸浴处理,处理前后的48例脑囊虫病患CSF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7.08%和93.75%,处理前后的对照CSF阴性符合率均未改变,26例健康人CSF,阴性符合率为96.15%;23例非囊虫病患CSF,1例出现阳性反应,交叉反应率为4.35%,该方法可检出最小抗原量为0.5ug/L沸浴处理可提高脑囊虫病人CSFR的CA阳性检出率,DIGFA敏感、特异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4.
脑囊虫病由于猪囊尾蚴寄生在脑部而引起,由于其寄生部位、感染时间、感染程度不同,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影像学表现各异.多发小囊型脑囊虫病是一种感染猪囊尾蚴较严重的早期脑囊虫病,为研究该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笔者对84例该型脑囊虫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基于含雄黄儿科制剂及方剂探讨矿物药雄黄在儿科制剂中的应用规律及开发价值。方法 通过Excel 2019统计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等国家标准中含雄黄的儿科制剂的应用特点。利用Spss modeler及R语言对《中医方剂大辞典》(1~11册)中含雄黄儿科方剂的药物配伍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利用LC-ICP-MS测定7种含雄黄儿科制剂的总砷及可溶性无机砷含量。结果 与市场常见的儿科中药制剂相比,含雄黄儿科制剂的功能主治在神经系统上具有优势,但存在剂型不合适、服用剂量不合理及质量控制欠缺等问题,含雄黄儿科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可为治疗儿童惊痫、疳症、痘、疮、痧痢等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常见市售含雄黄儿科制剂中总砷的含量远高于可溶性无机砷含量,且二者之间并无关联。结论雄黄在儿科制剂的开发中具有疗效广的优势,但现有含雄黄儿童制剂需进一步提升剂型、剂量、质量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四种免疫学检查在脑囊虫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免疫学检查在脑囊虫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脑囊虫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清及脑脊液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囊虫循环抗原(CAg)以及短程抗体(IgG4)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脑囊虫病人血清IHA、ELISA、CAg、IgG4阳性率分别是68.28%、65.19%、51.54%和63.84%。脑脊液IHA、ELISA、CAg、IgG4阳性率分别是30.68%、39.98%、46.03%和41.94%。治疗后血清IHA、ELISA、CAg、IgG4阳性率分别是67.40%、65.63%、12.33%和11.89%。结论血清及脑脊液IHA、ELISA检测囊虫循环抗原(CAg)以及短程抗体(IgG4),对囊虫病诊断方面均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因抗体可持续数年,因此IHA、ELISA不能作为疗效考核的指标。囊虫循环抗原(CAg)检测以及短程抗体(IgG4)检测可作为疗效考核的指标。  相似文献   
77.
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出现过敏性皮疹75例分析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徐红秀,葛凌云,杨艳君,邵国林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岩吡喹酮(PQT)及阿苯达唑(ALB)作为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QT治疗慢性血吸虫...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1982~1991年门诊乳糜尿3 700例与防治前1957~1958年资料对比。防治后乳糜尿比重明显增高,占门诊晚期丝虫病患者的86.85%,其中新发病者3041例,占82.18%。提出当前丝虫性乳糜尿发病的特点为短期内发病集中增多,新发病人多,壮、老年发病率高,排出乳糜的程度轻。发作类型、主要临床症状等作为乳糜尿本身所具有的临床表现与防治前基本相同。对乳糜尿在基本控制微丝蚴血症后短期内逐渐集中发病的原因和乳糜尿发病的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9.
该文采用UPLC-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Xiaoer Chiqiao Qingre Granules, XECQ)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预测,并探讨其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UPLC-Q-TOF-MS结合UNIFI全自动分析平台对XECQ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和参考文献进行比对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XECQ的化学成分进行靶点分析、功能富集,筛选XECQ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的结合度进行验证。结果从XECQ中共鉴定出202个成分,其中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包括obovatol、dihydroartemisinin、longikaurin A等在内的22个化合物。关键靶标通路富集分析显示XECQ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其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功效。采用Western blot进行实验验证,发现XECQ可以显著抑制PI3K、Akt的表达,这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一致。综上,XECQ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是obovatol、dihydroartemisinin、longikaurin A等22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PI3K/Akt等通路发挥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Schuell语言训练,每次30 min;治疗组予头针联合电针(翳风、百会、后溪、通里),每次20 min。2组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1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价2组患者失语程度、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及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分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失语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FCP、WAB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FCP、W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电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