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尿IL-6检测在IgA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uIL-6)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111例IgAN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者uIL-6水平,同时测定相关肾功能实验室指标,并对肾病理损伤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和Memphis评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IgAN患者u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与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尿胱抑素C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一项反映肾小球硬化的半定量指标)、球性硬化、纤维或细胞纤维新月体均相关(P<0.05),而与肾小球活动性指标如球内细胞个数、细胞新月体无关(P>0.05);uIL-6还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相关(P<0.05).结论:uIL-6检测可以作为IgAN肾小球损伤向慢性化进展的一项指标;同时uIL-6水平可以反映小管间质损伤,并与近端小管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抗风湿药青藤碱对UUO小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炎症介质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采用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不同剂量青藤碱进行干预,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蒙诺作为对照。肾脏病理用HE和Masson染色;肾组织α-SM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ICAM-1蛋白质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MCP-1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UUO模型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肾组织α-SM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肾小管间质中炎细胞浸润亦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青藤碱各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α-SMA和ICAM-1蛋白、MCP-1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蒙诺治疗亦可显著降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肾组织α-SMA的表达,但对于炎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抑制作用显著较青藤碱弱。而且未见其具有抑制ICAM-1表达的作用。结论:抗风湿药青藤碱可显著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和肌成纤维细胞的积聚,可能与其显著抑制肾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炎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63.
摘要: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和SIRT1激活剂SRT1720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以及足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SIRT1活化改善肾损害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单侧肾切除和链脲佐菌素诱导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白藜芦醇和SRT1720等进行干预治疗。留取血清和肾脏,分析肾重及肾重/体重,检测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等,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皮质中足细胞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和Podocin等蛋白原位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单侧肾重及肾重/体重比显著增高,空腹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显著增高,肾皮质中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丰度显著降低。白藜芦醇和SRT1720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白藜芦醇组肾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Nephrin和Podocin表达等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SRT1720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Nephrin和Podocin表达等与模型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白藜芦醇、SRT1720 等SIRT1激活剂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和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前途。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白藜芦醇;SRT1720;Nephrin;Podocin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药耐药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慢性肾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改变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用含1.0%,2.5%,5.0%的5/6肾切除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和正常对照大鼠血清的培养液培养,72h后收集细胞,提取膜蛋白。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多药耐药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和内参5′-nucleotidase的蛋白表达。用Bio-Rad Quantity One凝胶分析系统对条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血清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刺激可较对照血清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P-gp的表达,在血清为1.0%时,有统计学意义;而各个浓度的肾衰竭血清刺激细胞MRP2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血清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无论对照血清还是慢性肾衰竭血清,随着血清浓度的降低,两种耐药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高。P-gp表达在1.0%血清干预的细胞和5.0%、2.5%血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而MRP2的表达在各个浓度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成分或浓度可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P-gp和MRP2的表达,其机制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马兜铃酸AⅠ(AAⅠ)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Bax表达及细胞内钙离子影响。方法: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汉防己甲素高、中、低浓度组和泼尼松龙组共6组。除正常组外,余5组用AAⅠ(10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HK-2;Tet高、中、低浓度组和泼尼松龙组分别加入500ng/ml、100ng/ml、20ng/ml的Tet及500ng/ml的泼尼松龙。细胞培养36h后,观察其形态;用RT-PCR法检测各组Bcl-2、Bax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经AAⅠ刺激后,模型组的细胞形态、排列、数目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变化,表现为HK-2明显拉长梭形变,细胞间排列明显松散,细胞数目明显减少,Tet及泼尼松龙干预组细胞的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尤其是Tet各组;与模型组相比,Tet高、中浓度组及泼尼松龙组均能显著升高Bcl-2mRNA表达(1.20±0.18、1.03±0.14和1.01±0.13比0.59±0.04,均P〈0.05),Bcl-2蛋白表达(1.00±0.01、0.86±0.07和0.93±0.07比0.28±0.19,均P〈0.05);降低BaxmRNA表达(0.74±0.19、0.88±0.11和0.82±0.03比1.15±0.10,均P〈0.05)和Bax蛋白表达(0.80±0.07、0.81±0.03和0.82±0.03比0.97±0.05,均P〈0.05);Tet各组呈现浓度相关性,即高浓度Tet组疗效好于中、低浓度Tet组,且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细胞内平均钙离子荧光强度与模型组对照,Tet高、中浓度组及泼尼松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01±0.858、20.159±0.725和11.983±0.460比33.082±1.006,均P〈0.05)。结论:Tet对AAⅠ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的mRNA和蛋白,阻滞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不同低蛋白饮食(LPD)疗法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大鼠以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双次静脉注射的方法诱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并分为5组:模型组、低大豆蛋白(LVPD)组、低动物蛋白(LAPD)组、低混合蛋白(LAVPD)组、LAPD+异黄酮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肾脏病理表现和血。肾功能、尿蛋白、血脂及营养指标。结果造模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LPD饮食干预各组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均P〈0.05),尤以LAPD+异黄酮组效果更为显著。造模后各组大鼠的血清白蛋白均有显著降低,其中以LAPD+异黄酮组下降程度最轻,但与模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各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磷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LPD干预各组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磷均较模型组下降(均P〈0.05),LAPD+异黄酮组的血总胆固醇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LPD干预各组的大鼠肾病理改变均表现为: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尤以LAPD+异黄酮组更为显著。结论LVPD和LAPD均可作为CRF患者饮食疗法的选择,但LAPD与异黄酮联合应用对延缓CRF的进程可能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epatocyte,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1)刺激的小鼠足细胞表型、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HGF对足细胞损害的不同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分化条件下培养小鼠足细胞10d,TGF-β1诱导作为研究模型,分别用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和HGF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及Vimentin、Nestin、E-cadherin等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p-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可诱导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E-cadherin、p-cadherin、Vimentin等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Nestin表达显著增高。白藜芦醇干预可增高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显著上调E-cadherin、Vimentin等蛋白表达,但对Nestin则无显著影响;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TGF-β1对E-cadherin、P-cadherin表达的下调作用,但对线粒体膜电位、骨架蛋白分子Vimentin、Nestin的表达无显著影响。HGF可显著降低Nestin表达,但对线粒体膜电位、Vimentin、E-cadherin、P-cadherin等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白藜芦醇、雷公藤甲素、HGF均可显著改善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害,但作用位点不尽相同,并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化条件下培养小鼠足细胞10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分别用5、2 μmol/L白藜芦醇干预30 min后,模型组和干预组各用5 ng/mL TGF-β1继续诱导72 h,正常组常规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技术等检测足细胞表型蛋白分子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胎盘钙黏蛋白(P-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 (zonula occludens-1,ZO-1)、肾小球足细胞相关蛋白1(NEPH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用蛋白滤过试验检测单层足细胞的蛋白滤过功能。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cadherin +细胞百分率、P-cadherin、ZO-1、NEPH1蛋白表达及蛋白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5),透过单层足细胞的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E-cadherin+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透过单层足细胞的蛋白浓度均降低(P〈0.05);白藜芦醇低剂量组P-cadherin及 NEPH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白藜芦醇高剂量组P-cadherin、ZO-1及NEPH1蛋白表达均升高,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白藜芦醇浓度与E-cadherin+、P-cadherin及NEPH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E-cadherin+=0.772,rP-cadherin=0.756,r NEPH1=0.809,P〈0.05)。结论 白藜芦醇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足细胞表型异常可能是其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降低蛋白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9.
足细胞即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附着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的外侧,其足突之间的裂孔膜与肾小球基底膜(GBM)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组成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位于肾小球基底膜的最外层,是阻止蛋白丢失的最后屏障.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表达于足细胞的蛋白分子的发现,显示足细胞是一种具有特殊动力学的上皮细胞,在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对炎症因子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活性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用IL-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用不同剂量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福辛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拮抗剂)含药血清作为对照。TGF-β1、ActivinA和ActivinA受体ActR Ⅰ等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IL-1β诱导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和ActivinA的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细胞显著增高。各浓度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干预均可下调ActivinA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但仅高浓度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对TGF-β1的基因表达有显著下调作用。结论:复方积雪草对肾小管上皮细胞ActivinA及其受体ActRⅠ的基因表达有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抑制炎症因子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细胞活性改变,降低肾小管间质进一步炎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福辛普利亦有相似作用.但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