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正> 骶髂关节半脱位应属于中医髋部伤筋的范畴,亦有学者将其归入骨错缝论述。198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该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有资料较完整的31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31例均系女性。年龄25~53岁,其中以40~53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共26例,占全组病例的83%)。病程1天~3个月不等,以急性发病者居多。右侧发病多于左侧,  相似文献   
82.
FX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液中的高分子糖蛋白.与细胞的许多生物活性有关。近年来发现血浆FN含量对多种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连续亲和层析法自人血浆中提取纯化FN,用以免疫BALB/C小鼠.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分泌抗人FN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出高效价的抗  相似文献   
83.
中药外治大鼠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消瘀止痛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理和效果。方法 采用岑泽波等报告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大白鼠急性软组织挫伤的动物模型 ,先用 6 0只健康大白鼠 ,造模后随机分为中药组 ,红花油组 ,模型对照组 ,以损伤症侯指数 ,血浆粘度 ,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分析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中药组在损伤症侯指数 ,血浆粘度 ,组织学方面均优于红花油组和对照组。结论 消瘀止痛膏具有抑制创伤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 ,降低血液粘度 ,改善微循环 ,促进伤区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一般是根据其表面标志设计的。最近Geczy等介绍了一种测定人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促凝血活性(leukocyteprocoagulant activity,LPCA)的方法原理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或致敏淋巴细胞在抗原(HBSAg、OT、腮腺炎病毒等)作用下被激活,并产生一种结合在细胞上的促凝血活性因子,可使正常人血浆凝  相似文献   
85.
<正>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近年来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其组抗原性不同,可把RV分为6个组(A、B、C、D、E、F)。其中A组RV常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胃肠炎。检测RV的主要方法有电镜或免疫电镜,SDS-PAGE、ELISA等。这些方法有的敏感性高,有的特异性好。但因受设备昂贵或操作繁琐的限制而难以在基层推广应用;还因这些方法耗时较多,难以满足临床要求。为此,我们参考有关文献,建立了  相似文献   
86.
用PCR检测MTBC特异的IS986DNA重复序列。IS986DNA重复序列全长1358bp,特异地存在于MTBC细菌染色体DNA中,并且多次重复出现。作者参照文献,在此序列内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188bp的MTBC特异的DNA片段。实验证明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其它的分枝杆菌和人血细胞DNA无交叉反应。最小检出极限为10fgDNA或10个菌体/ml。对PCR反应体系中有关实验条件如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循环程序等进行了优化选择。在临床标本细菌DNA抽提中首次采用了简便的TE-Triton煮沸法,节省了成本,使整个检测时间缩短至6~8h,适合于临床实验室对结核病病原学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中医院校相继开办骨伤专业或骨伤系,由于开办时间较短,加之各院校条件不等,很难借鉴一成熟模式来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任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我们对89级骨伤专业班于第7、第8学期安排了两次预实习,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具体实施方法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集中一段时间将学生带入医院,让其提前参与临床工作,把这种具有实习性质的见习方法称为预实习。 我院于1989年开办5年制本科骨伤专业以来,根据该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学制五年,第1、2学年开设医学基础课,第5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第6、7、8学期开  相似文献   
88.
用自制的 A 组轮状病毒(RV)共同组抗原 McAb.建立了检测 A 组 RV 的两种新方法(RIHA,OS),并与 RT 和 PAGE 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实用性强,特异性好,方法简便、快速,便于推广.54例疑为 RV 感染的婴幼儿粪样,用四种方法进行测定,阴、阳性总符合率为90.7%(49/54)。RIHA,OS 与 PAGE 法的符合率均为96.2%,经统计学处理 P 均>0.05.表明三种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RIHA,OS 可作为 A 组 RV 快速诊断之用。但 RV McAb(2C_7)为识别 A 组 RV 共同组抗原的 McAb,故不能区别 A 妇 RV 的亚组及血清型.  相似文献   
89.
α_2巨球蛋白(α_2M)大多由单核细胞产生,它是一种在血液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80万左右,除具有抗放射损伤作用外,尚可参与免疫调控作用。业已证实α_2M在体内外能抑制多种免疫反应,与慢性肝、肾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我们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分泌抗α_2M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免疫:有关α_2M提取,按文献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90.
自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组织集会上暴发军团病以来,已相继分离出8个血清型的嗜肺性军团病杆菌(LDB)。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报导了本病患者或流行此病。我国1981年康晓明等,发现首例该菌感染病人;1983年李珍大等从一肺炎患者胸水中分离出LDB。此后福建、天津、内蒙等地相继分离出LDB(资料待发表)。李宁,冯根宝等对南京地区健康成人LDB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发现,1-6型阳性率高达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