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机制 ,采用硫代巴比妥 (TBA )比色法和邻苯三酚法检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的红细胞 SOD活性和血浆 L PO含量 ,结果显示实验性动物红细胞 SOD活性明显下降 ,血浆 L PO含量明显升高 ,P<0 .0 1。认为氧自由基代谢紊乱是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血清中HCV NS3和核心蛋白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血液传播, 目前尚无预防疫苗,阻断其传播的主要手段为用抗-HCV试剂检测筛查献血者血及血液制品.然而,抗-HCV-IgG阳性并不能判断献血者或病人是否携带HCV,抗-HCV 抗体阴性者体内仍有可能带有HCV,所以输血后丙型肝炎仍有一定的发生率.笔者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CV NS3蛋白及核心蛋白免疫小鼠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HCVNS3和核心蛋白的ELISA法,旨在更好地判断献血者和病人的HCV携带情况,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NS3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基因工程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 ( HCV) NS3蛋白 ,制备兔抗 - HCV NS3抗体 ,建立检测 HCVNS3抗原的 EL ISA法。该法特异性好 ,批内和批间 CV分别为 5.4%~ 8.9%和 7.8%~ 9.8% ,临床检测结果表明 :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30例抗 - HCV- Ig G合并 Ig M阳性病人 ;2 50例抗 - HCV- Ig G病人 ;2 0 0例透析病人 ;2 0例白血病病人 ;1 50例普通病人 ;30 0例供血员中 HCV NS3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 3.3% ,2 3.3% ,1 0 .4% ,3.0 % ,5.0 % ,2 .6% ,1 .0 %。结果显示 NS3抗原的检测 ,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 ,能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 HCV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4.
骨复生胶囊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骨复生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2 8~ 6 5岁 ,平均年龄 4 2岁 ;病程 1个月~ 2年 ,左髋 8例 ,右髋10例 ,  相似文献   
15.
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研究邵海枫李珍大宗永兰杨毓华陈飞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微生物室(邵海枫、李珍大、宗永兰、杨毓华),烧伤科(陈一飞)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烧伤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仅治疗棘手,...  相似文献   
16.
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与嗜肺性军团病杆菌(LDB)第Ⅰ血清型(Philadelphial株)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为50%。共获得14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选择其中培养上清抗体滴度高的二株细胞(LP-1-32,LP-1-87)进一步试验,与LDBⅠ型可溶性抗原致敏的醛化羊红细胞作间接血凝试验,滴度为2~(-6)~2~(-8)。经过5次有限稀释,  相似文献   
17.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发病率占儿童肘部骨折首位,治疗中和治愈后常留有肘内翻畸形。多年来,各地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肘内翻发生率仍不低于14.3%,甚至高达60%以上。我院骨科组自79年10月至今,保有完整资料的肱骨髁上骨折163例,其中损伤严重的41例,我们采用“矫枉过正”手法,有意将尺偏型推至桡偏,并作桡侧嵌插给予合理的局部固定,防止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A组RV McAb的特性鉴定及临床初步应用。用从河南省腹泻犊牛粪便中分离的HN-7毒株(RV)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分泌A组RV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所获2个McAb(2C_7、3C_9)与A组RV第1血清型Wa株、第3血清型SA-11株、第6血清型NCDV株,以及从国内猪、牛粪便中分离的4株未分型毒株的间接ELISA效价达1:10~5~1:10~6,但与这7个毒株的血凝抑制滴度≤1:8,中和效价≤1:100,表明这2个McAb是针对A组RV共同抗原的。用此McAb建立的单夹心ELISA技术,测定162人、牛腹泻粪样,与常规ELISA总符合率为98.8%。  相似文献   
19.
<正> α_2-巨球蛋白(α_2-M)是人血清中α球蛋白的一种重要成分,含量约为血清总蛋白含量的3%,分子量82万左右。α_2-M有抑制多种蛋白分解酶和活化生长激素与胰岛素的作用,参予免疫调控,并可能具有抗放射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K细胞活性,30例正常人特异释放率为51.68±9.55(X~-±SD)(范围42.78~63.83%),临床检测结果发现某些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细胞活性与血清中自身抗体滴度呈反比关系。对国产~(51)Cr(Na~(51)CrO_4)标记剂量,认为靶细胞2×10~8/ml用~(51)Cr100μci较好;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例2.5~3:1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