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植骨融合、手术前后颈椎融合节段曲度高度变化情况等;JOA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9.1分,术后3个月平均14.4分,平均提高5.3分,术后改善率为83.8%,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及其他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症状加重、钛网脱出及钢板螺钉折断等.术后6个月,钛网植骨融合率达95.6%.结论 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时,合理应用外科技术可避免取骨区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22.
改革临床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着某些缺点。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我们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一个中心,两个辅助,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PCR方法获得带有U6启动子的NOGO基因RNA干涉小发夹.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人工合成U6启动子的上游引物和带有NOGO-66反相互补序列的下游引物.PCR扩增带有U6启动子的小发夹,PCR产物与载体连接.酶切产物以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析,释放出430bp基因片段的质粒初步确定为阳性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 成功地扩增了靶向NOGO基因RNAi的带有U6启动子的小发夹.结论 PCR方法可快速简单、廉价地获得shRNA.  相似文献   
24.
对多节段颈椎病是前路手术好还是后路手术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近万例颈椎病患者接受各式各样的手术治疗。目前,对1~2个节段的颈椎病选择经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普遍认可的标准术式。但对多节段(3个或3个以上)颈椎病采用前入路手术好还是后路手  相似文献   
25.
颈椎过伸性损伤(Hyperextension injury of the cervical spine,HEICS)是伸展外力作用于头面部,颈椎过度伸展所引起的颈椎损伤.过伸性颈椎损伤者根据暴力程度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轻者可无明显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甚至危及生命.但是HEICS,尤其是受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颈部X线筛选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常常被临床医生忽略或误诊.同时,HEICS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尚存在分歧[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7例老年性HEI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6.
颈椎病合并带状疱疹一例报告长春中医学院(130021)马晓春,李伟,董莉,杨有庚王某,女,50岁,教师。因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2月,左上肢灼热刺痛起疱疹7天,于1992年9月25日入院。病史2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颈部酸痛及左上肢麻木,在某医院诊为颈椎病...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只,行椎板切除及脊髓打击术(在大鼠硬膜表面垫一弯曲度与脊髓表面一致的塑料垫片,用直径24mm、质量10g的圆柱状金属棒在细玻璃管的引导下从25cm高处垂直落下,打击垫片致T8脊髓急性挫伤。损伤后3次/d人工膀胱排尿,直至形成反射性膀胱)。对照组8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脊髓细胞浆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的表达变化情况。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阳性细胞在Leicaquantitation570图像分析系统上自动计数。结果:纳入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脊髓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表达较弱,分别为(16±2.5,28.6±6.2),在毛细血管和室管膜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着色较弱,这些结果在后续的观察时间点保持不变。②脊髓损伤8h和2d后,实验组和正常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显色细胞均数及其受体阳性细胞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实验组在脊髓损伤后8d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达到高峰,分别为(290.7±7.3,370.8±9.2),随后逐渐减少,在损伤后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明显减少,但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仍有大量表达,分别为(43.8±5.4,200.6±8.1)。结论: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呈时间相关性,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大量表达的时侯,是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封闭与手术方法治疗腰骶部筋膜脂肪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2-10/2005—04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收治的腰骶部筋膜脂肪疝患者31例,男:女比例为1:9.3;病程平均4年零1个月。单侧23例,双侧8例。31例患者均有腰骶部痛性结节,单纯下腰部疼痛者9例,下腰痛伴患侧臀部及大转子部放散痛者18例,下腰痛放散至患侧臀部及大腿后外侧者4例;本组均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①封闭疗法:31例均采用封闭治疗。采用醋酸氢泼尼松混悬液25mg+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5~10mL+生理盐水稀释1倍后,注射于痛性结节的(扳机点)基底部及周围,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封闭1个疗程后即停药随访6个月。②手术方法:封闭后6个月内复发者行手术治疗,31例均复发并行手术将肿物和与蒂部相连的筋膜下脂肪组织广泛切除。③观察封闭1个疗程、术后1个月、封闭1个疗程随访6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可、差;封闭停止后6个月及术后6个月疗效评价达到优和良者为临床治愈。 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失访2例,其他各时间段疗效评估3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封闭与手术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与封闭1个疗程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6.7%(30/31),93.5%(29/31);x^2=0.35,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封闭1个疗程随访6个月时[93.1%(27/29),6.9%(2/31),x^2=45.05,P〈0.05]。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腰骶部皮肤痛觉减退4例,均为无蒂型脂肪疝,术后6个月随访时,3例恢复正常,1例明显改善。所有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局部瘢痕粘连。术后6个月随访时局部瘢痕粘连明显减轻。 结论:封闭同手术治疗近期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完整胚胎脊髓移植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A组(完全脊髓横断 完整胚胎脊髓移植);B组(完全脊髓横断 完整胚胎脊髓移植 BDNF)。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除大鼠脊髓3~4mm,镜下观察确保完全离断,取同种孕13~14dwistar大鼠完整胚胎脊髓同时移植。B组通过微型泵定时定量泵入BDNF溶液(2mg/ml)。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于术后1~6w计数各组脊髓损伤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结果术后3w手术组开始恢复后肢运动功能,术后6w出现协调踏步动作。B组3、4、5w时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多个完整胚胎脊髓组织移植解决了脊髓完全离断情况下所需移植物总量较大的问题,联合应用BDNF,对脊髓损伤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27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7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H=9):造模后立刻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腹腔内注射(5000U/kg)1次;生理盐水对照组(n=9):造模后立刻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1次。正常组(n=9):不作任何处置。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脊髓损伤后2,24,48h丙二醛含量变化,使用透射电镜技术评估脊髓损伤后各时相点的超微结构评分。 结果:纳入大鼠27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治疗组伤区丙二醛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增加呈不断升高的趋势,生理盐水对照组伤后2,24,48h伤区丙二醛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2.45&;#177;6.22),(65.62&;#177;2.22)nmol/g;(112.56&;#177;6.68),(68.20&;#177;1.84)nmol/g;(142,38&;#177;7.24),(66.40&;#177;2.04)nmol/g,P〈0.05]。治疗组伤后2,24,48h丙二醛含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68.54&;#177;5.88),(92.45&;#177;6.22)nmol/g;(75.24&;#177;6.28),(112.56&;#177;6.68)nmol/g.P〈0.05;(88.34&;#177;8.52).(142.38&;#177;7.24)nmol/g,P〈0.01]。②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超微结构评分随伤后时间的增加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而治疗组的超微结构评分随伤后时间的增加则变化不大,相对稳定。治疗组伤后2,24,48h的超微结构评分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8&;#177;0.45),(3.84&;#177;0.25)分;(1.38&;#177;0.28),(4.24&;#177;0,38)分;(1.42&;#177;0.36),(4.98&;#177;0.52)分,P〈0.05]。 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明显降低脊髓损伤后丙二醛含量,减轻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后的超微结构评分,明显减轻脊髓损伤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有效地保护脊髓组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