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目的 建立红参-制何首乌药对不同提取工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其对Aβ1-42诱导HT22细胞模型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 制备红参-制何首乌药对30%乙醇回流提取物、30%乙醇渗漉提取物、70%乙醇回流提取物、70%乙醇渗漉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采用UHPLC法进行测定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不同工艺提取物的U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采用Aβ1-42诱导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利用MTT法评估不同工艺提取物对模型的保护,考察红参-制何首乌药对不同提取工艺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不同提取工艺U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峰与神经细胞保护的相关性。结果 红参-制何首乌药对不同提取工艺有19个共有峰,通过化学对照品指认13个成分。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14个共有峰与神经细胞保护的关联度均大于0.6,呈相关性。经PLS分析发现10个成分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较大。结论 建立红参-制何首乌药对不同提取工艺UHPLC指纹图谱并指认了19个共有峰成分;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  相似文献   
21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马卡列丙治疗骨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SymMap、中医百科全书(ETC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马卡列丙经皮吸收成分的靶点;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骨折靶点;构建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韦恩图,获取共有靶点;利用STRING和Cytoscape绘制共有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图,通过degree值筛选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运用DAVID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20个经皮吸收成分获得252个靶点,骨折靶点1403个,共有靶点56个,通过网络筛选出25个核心靶点,关键靶点涉及MMP9、SRC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14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2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马卡列丙中的Tryptophan;3,4-dicaffeoylquinic acid;5-p...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探索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展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药学会诊的模式。方法:制定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临床使用规范,临床医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交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处方申请以及患者诊断、检查、合并用药信息,临床药师对申请进行审核,给予会诊意见和个体化给药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共审核了101例用药申请,拒绝13例,累计给予处方调整建议161条。干预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处方不合理率降低具有显著性(32.01%vs. 12.87%,P<0.01)。结论:临床药师借助微信小程序对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开展药学会诊,提高了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的使用合理性,说明了此种模式具有可行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214.
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化合物1)和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化合物2)均从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中分离得到。在本研究中,首先评价了化合物1和2的混合样品(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A)诱导ICR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在1 mg·kg-1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P <0.05),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1 mg·kg-1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还能显著降低肝组织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 Bax) mRNA水平,同时升高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2, Bcl-2)mRNA表达水平(P <0.05)。进一步利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模型评价化合物1和2对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