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78~1981年10~12月,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150例秋季腹泻,取得较好效果.150例中,男86例,女64例;1岁以内112例,1~2岁35例,2~3岁3例.临床表现150例患儿均有典型症状,大便多为黄色稀水样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中发热74例,呕吐117例,白色稀水样便21例.治疗方法入院后采用穴位注射,轻度脱水者不给输液,中,重度脱水者适当配合液体疗法.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天枢,呕吐者加双侧内关。选准穴位后,将药物注入穴位,每日一  相似文献   
12.
轻度、中度脱水无呕吐者,可采用口服补液;中度、重度脱水,呕吐不能口服者,一般应用静脉输液。一、口服补液: 可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简称ORS)。电解质浓度相当于2/3张,可以补充腹泻脱水的累积损失。实验证明,葡萄糖与钠同时存在时,能够互相促进吸收,同时也促进了水的吸收。葡萄糖的浓度以56~140毫克分子/升(即1~2.5  相似文献   
13.
430例小儿败血症诊断和治疗(摘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细菌变异耐药菌株增多,对败血症必需采用新的诊断治疗方法。自1986年6月至1990年10月我们采用改良细菌L型培养法,合并应用普通培养法进行血培养,检出细菌504株,结合临床诊断败血症430例(其中54例2~4次培养阳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同时应用免疫制剂,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方便日常诊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制订了儿科常用协定处方,经过25年来的使用和不断改进,感到这些处方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兹介绍作为参考。 1.小儿退热散Ⅰ号成份:阿司匹林0.08克,苯巴比妥0.01克,乳  相似文献   
15.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因素,使细菌的细胞壁缺失,发生变异,形成L型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所致的败血症表现不典型。病程迁延,耐药.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89年6月,采用改良L型培养法诊断小儿L型细菌败血症120例,分离出L型细菌147株,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兹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与漏诊,进行血细菌培养一般需7~10  相似文献   
17.
细菌 L 型败血症的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均采用患者血进行 L 型培养同,需时7~14天。1985年我们采取患者末梢血涂片,直接用光学显微镜在红细胞上查菌,并用血培养进行对照,经临床211例对照结果证实快速诊断准确度为95.7%,可在两小时内报告结果。为了提高分辨率和准确性,改进了革兰氏染色法,建立了快速诊断的检验程序。1988年6月至1991年10月为486例患者及时明确诊断,使败血症治疗的有效率由80%提高到97.5%。为了进一步提高快速诊断的特异性,我们应用酶联免疫 PAP 法快速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 L 型败血症,用葡萄球菌兔免疫血清,与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反应,同时作光镜观察及细菌培养共30例,结果光镜、酶免及细菌培养均为26例阳性,三者符合率100%。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治小儿贫血,我们给血红蛋白较低的3~6岁儿童119人用补血酥糖治疗,取得较好效果。观察对象新乡市育才幼儿园和新乡地直幼儿园血红蛋白低于12克%的3~6岁儿童119人为治疗组.另以血红蛋白低于12克%的20人做对照. 检验方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法,经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是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1973-1976年,我们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254例,痊愈187例,好转56例,有效率达95.7%。其中,单纯性腹泻一般3-5日即可治愈,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疒情较重者,配合适当液体疗法,疗效也很好。【治疗方法】取穴:腹泻取足三里(双)、天枢、曲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制订了儿科常用协定处方,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和不断改进,疗效较为满意。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小儿退热散Ⅰ号:成份:阿司匹林0.08克、苯巴比妥0.01克,乳糖加到0.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