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Zhenjiu Zisheng/ing (针灸资生经 Classic of Experienc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Treatment) written by WANG Zhi-zhong (王执中)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specially to inheriting moxibustion, and exerts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scendants. This book contains four parts. It collects acupuncture literatures in previous dynasties, has textual study on the points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rigorous scientific approach; advocates accessory treatment of formulary drugs; stresses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moxibustion; and records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complicated cases with a lot of therapeutic experiences. Quote copiously to support one's thesis, be well documented quote copiously from many sources  相似文献   
52.
杨俊生  衣蕾 《中国医药》2006,1(3):191-192
偏瘫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由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脑瘤术后等疾病引起,以面、肢体偏瘫为主要特征。由于肢体偏瘫恢复较慢,加之有些患者颅内病情较重以及早期康复训练不及时,造成很多患者肩关节障碍(肩痛),肘部屈曲,手指挛缩,足内翻等,在偏瘫肢体恢复中,大多数患者上肢较重。由于患者肩关节障碍较重,严重影响偏瘫肢体的恢复,最终出现不可逆变,留下肢体残疾。现代医学的发展,CT、MRI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介入治疗等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导致偏瘫的多种疾病的急性期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相对应偏瘫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更上一个台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偏瘫恢复期患者肩关节障碍(肩痛)又是我们临床经常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以往采取的治疗有非甾体止痛药、类固醇激素、活血止痛药、外用止痛药,以及按摩、针灸、理疗(超短波,干扰电,磁疗,红外线,微波,蜡疗等)以及康复功能训练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患者肩痛的症状,但遇到较重的肩关节障碍患者,近来我们根据偏瘫患者的发病特点,在以往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肩关节腔注射,使临床严重偏瘫患者肩关节障碍的症状较以往的治疗方法有了很大改善。对此,我们就偏瘫导致肩关节障碍的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韧带及关节囊组织的浸润机制,为临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周围软组织保护的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27例关节置换术中切取的关节囊和部分韧带组织,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RA)6例,骨性关节炎(OA)9例,关节创伤(AT)12例,观察关节囊和韧带组织大体病变,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风湿Ⅱ号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4、IL-10 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除空白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右后足跖皮内制作AA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多甙片)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风湿Ⅱ号胶囊药液0.648、0.324、0.162 g/kg 灌胃,阳性药组用雷公藤多甙片6.0 mg/kg 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每日1 次.用药28 d 后,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关节炎指数,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10 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血清中TNF-α显著升高,而IL-4 及IL-10 则明显下降(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及阳性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快,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且均可降低TNF-α含量,升高IL-4、IL-10 水平(P <0.05 或P <0.01);与阳性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AA 大鼠的体质量(P <0.05),降低关节炎指数(P <0.01),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P <0.01),中药高、中剂量组则能显著升高IL-4、IL-10 水平(P <0.01).结论 风湿Ⅱ号胶囊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升高IL-4、IL-10 水平,恢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细胞因子间的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经酒精处理的新鲜人体长管骨个性化材料属性定义的方法,以及骨骼材料数目对有限元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断层扫描CT图片,在Mimics中建立股骨干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导入Hypermesh中分割成皮质骨、松质骨以及骨髓;根据相关经验公式分别赋于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材料参数,设置5组材料数目的不同仿真组;在Abaqus中进行线弹性阶段的压缩实验仿真,并进行体外验证实验。结果端部位移在0~1 mm时,松质骨材料数目为1种,皮质骨材料数目大于10种的整体力-位移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平均相对误差在10%左右;骨干的测量点变形量的有限元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对误差为14.6%。在小位移下0~0.5 mm时1,种皮质骨材料的整体力-位移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为2.83%。结论 (1)利用CT图片灰度值,可以精确定义骨骼各成份的材料属性;(2)皮质骨材料数目设定对有限元仿真结果影响较大,将皮质骨设定10种即可满足有限元分析需要;(3)小变形时,1种材料的皮质骨就能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6.
杨俊生  衣蕾  李巧如 《陕西中医》2007,28(12):1665-1666
王执中撰著的《针灸资生经》对祖国医学贡献很大,颇具影响,尤其是他对祖国医学灸法的继承,以及对灸法的应用都有很深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为后入学习灸法和应用灸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分4部分:首先分析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考证腧穴、典籍;另外作者分析了针灸“须药”的观点;其次作者结合临床阐述了灸法的意义及理论;最后作者结合临床阐述了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心得。作者为后人学习针灸开辟广阔天地,对后人学习针灸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7.
电针配合TDP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生  衣蕾  蒋宏伟 《陕西中医》2007,28(7):885-886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TDP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电针夹脊穴,膈俞、肝俞、脾俞等,配合TDP照射。对照组30例,电针夹脊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66%(P<0.05)。提示:电针夹脊等穴,具有疏肝理气、升清降浊,补脾和胃、调和脾胃,利膈镇逆功效,TDP照射可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两者结合,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组。  相似文献   
58.
腓肠肌拉伤属运动伤,主要为急性间接暴力所致,与肌肉主动收缩的强大应力和外力的对抗有关[1],常发生于球类、跳跃或跨越等运动中,是部队中常见的训练伤和非战斗减员的原因之一[2-3],轻微的腓肠肌拉伤保守治疗数日即可痊愈,而严重拉伤时,则治疗休养时间较长,应引起重视。1995年1  相似文献   
59.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近年来,西医药在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很多药物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均显示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但由于这些药物或疗效不够稳定,或毒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者尚少。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发掘抗纤维化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应用  相似文献   
60.
冠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红霞  蒋宏伟  雷鹏  杨俊生  曹晓菊 《陕西中医》2003,24(12):1098-1099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 ,化痰祛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劳累性心绞痛 (痰浊血瘀证 ) 70例 ,以冠脉通胶囊 (丹参、赤芍、桃仁、红花、郁金、沉香、昆布、海藻、川芎 )开放治疗 5周 ,自身对照。结果 :心绞痛总有效率 88.5 7% ,心电图有效率 5 0 % ,硝酸甘油停减率 86.67% ,中医症候总有效率90 %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 ,化痰祛瘀 ,缓解心绞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