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方式的探讨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方法的选择、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治疗21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16~45岁,平均32岁。根据患者手指撕脱情况应用不同方法行断指再植术,术后观察患者成活情况及再植指术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21例再植指,成活19例,失败2例。成活的19例进行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差1例。结论:按照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再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应用神经安定镇痛术结合腋鞘内泵入局麻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自残性断指患者再植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三抗”治疗的同时,应用持续小剂量静脉泵入神经安定镇痛合剂结合腋鞘内泵入镇痛药物7d:对照组术后行“三抗”治疗。结果治疗组34例,术后一期成活32例,坏死2例,有效率94.1%;对照组26例,一期成活22例,坏死4例,有效率84.6%。两组再植成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残性再植术后应用神经安定镇痛术结合腋鞘内泵入镇痛药物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度冷丁溶液对臀肌挛缩症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溶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青霉素溶液,实验组注射度冷丁溶液。观察注射2h后大鼠步态变化。处死后取注射部位臀肌,大体观察肌肉色泽、弹性和肌张力。制作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肌纤维变化。结果: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8周后均出现步态异常,阴性对照组仅1只有步态异常。大体观察8周后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部分可见纤维挛缩束带,光镜下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纤维化区域可见大片致密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同肌腱结构相似。阴性对照组8周后未见挛缩带,肌肉弹性好。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整齐,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臀肌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溶液及度冷丁溶液可以导致大鼠臀肌挛缩症,频繁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青霉素溶液是臀肌挛缩症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自制的克氏针-橡皮筋牵引外固定架治疗陈旧性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3 月至2011 年8 月采用克氏针-橡皮筋牵引外固定架治疗8 例陈旧性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资料, 男6 例, 女2 例;年龄17~58 岁, 平均23.2 岁;中指5 例, 环指3 例;右侧6 例, 左侧2例。损伤机制: 运动伤6 例, 交通伤1例, 扭伤1 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指间关节骨折脱位的Schenck 分型: I型4 例, II型3 例, III型1 例。根据密歇根州手功能调查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 MHQ)进行主观手功能评分, 术前平均为56 分, 关节活动度为0°。术前患侧握力为健侧的60%~80%。外伤至手术时间为45~90 d, 平均58 d。结果 8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51 个月, 平均20.5 个月。指间关节骨折均完全骨性愈合及复位, 愈合时间2~5 个月, 平均3 个月。术后MHQ评分为84~92分, 平均88分。术后患侧握力为健侧的85%~100%。近侧指间关节伸直达到-10°~0°, 平均-5°;屈曲达到75°~100°, 平均89.4°。术后出现关节间隙轻度狭窄2 例, 关节面不平整( < 1 mm)2例, 关节梭形肿胀2 例;术后无一例发生钢针断裂、松动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克氏针-橡皮筋牵引外固定架治疗陈旧性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 具有微创、固定可靠、疗效肯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我院从 1998年至今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6 8例脑梗死患者均为观察对象 ,并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即降纤酶组 :共 36例 ,男 2 6例、女 10例 ,平均 6 5岁。对照组即低右、丹参组 :共 32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平均 6 7岁。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一侧大脑中动脉系统基底节区 4 5例、大脑前动脉尾状核区 12例、半球梗死 15例 ;发病 6h内来诊 35例、发病 6~ 12h来诊 14例、发病 12~ 2 4h来诊 12例、发病 2 4~ 4 8h来诊 6例。1 2 治疗方法采用中外合资大连司威特制药有…  相似文献   
26.
对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腹部组合皮瓣修复全手套脱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胸脐皮瓣和腹股沟皮瓣联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11例.术后4周联合皮瓣断蒂.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2个月~3年,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皮瓣感觉恢复S1级1例,S2级3例,S3级7例.手部功能综合评价:优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82%.结论:全手脱套伤采用腹部组合皮瓣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外观及功能,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8.
手部是身体暴露的部位,又是生活常见的直接操作部位,很容易受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尽可能地恢复手部的功能及外观是我们治疗的目的。2002-2003年,我们采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两处手部皮肤缺损1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8~35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报告应用下腹部单蒂三叶薄皮瓣修复三指套脱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对11例示、中、环指套脱伤患者,应用下腹部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的双叶薄皮瓣及阴部外浅动脉为轴心血管的单叶薄皮瓣,使其形成以股动脉主干为蒂的三叶薄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4周后行皮瓣断蒂术.结果 术后4周断蒂,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 12个月,平均8.7个月.皮瓣外形好,质地柔软,无瘢痕挛缩,患指活动正常,皮瓣恢复部分感觉功能;患者对皮瓣外形较满意.结论 单蒂三叶薄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套脱伤,不需二期分指植皮,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0.
杜志国 《黑龙江医学》2001,25(9):672-672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一旦确立后 ,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已成为共识。我院 1998- 10~ 2 0 0 0 - 10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2 0例 ,收到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溶栓的纳入标准及除外标准〔1〕。 2 0例中男 18例 ,女 2例。发病年龄为 45~ 73岁 ,平均 6 2岁。高血压病史 4例 ,其余 16例即往均无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史。 2 0例中 ,急性下壁 7例、急性前壁 6例、急性前间壁 4例、急性下壁合并广泛前壁 3例。发病 6h内 8例 ,6~ 12h 7例 ,12h以上 5例。2 治疗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