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李龄  张宇 《广西医学》1999,21(5):1015-1016
为了对照研究单纯放疗(RT)、放-热二联治疗(RTH)、放-化-热三联治疗(RTCH)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治疗效果,我们回顾1992年以来,经我科治疗的鼻咽癌(NPC)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按治疗方案RT、RTH、RTCH各选择18例病人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听神经瘤的复发与再次手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复发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及其再次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例复发听神经瘤病例资料和手术要点.结果初次手术后到症状复发确诊的时间间隔平均3.5年(8个月到10年不等);复发症状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症及行走不稳;肿瘤的年生长速率平均为12.2mm/年(2.5mm/年到37.5mm/年不等).17例病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再次手术.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8例.术后病人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大部切除者有2例三年后再度复发第三次手术.结论对听神经瘤病人进行相对长期的观察和影像学随访对判定病人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复发听神经瘤再次手术可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3.
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生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研究人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临床生化特征及肿瘤Gsp癌基因表达、激素分泌、细胞增殖水平及侵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垂体GH腺瘤43例,对其中17例分别提取DNA,经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基因直接序列分析法检测Gsp癌基因的表达;以^125I-VolR DNA聚合酶活性测量法,检测43例患血清DNA聚合酶活性以间接评价肿瘤组织增生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血清GH分泌水平。结果 Gsp癌基因阴性和阳性患在肿瘤大小、GH水平及侵袭性上均无显性差异。侵袭性垂体腺瘤DNA聚合酶活性比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高,在统计学上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增殖活性和GH水平明显增高。DNA聚合酶活性和GH水平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用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道1985~1990年22例催乳素瘤采用手术治疗结果。男6例,女16例。女性有5例为微腺瘤,男性全部为大腺瘤,手术治疗后,14例垂体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无手术死亡。因而认为手术治疗为早期催乳素腺瘤提供了良好的有效机会。  相似文献   
35.
垂体肿瘤患者经蝶手术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于2002—01/2003-04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100例进行Karnofsky评分量表结合自评问卷调查。①采用Kamofsky表现评分量表评定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测定患者的执行能力和进行正常活动的能力,最高为100分,最低为0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分别评定1次。②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自我评定,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的症状、躯体健康、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信心、与家人及周围人的关系、胜任劳动及家务情况、从事社会活动情况等方面。由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于手术后1年进行评定。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t检验。结果: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100%。①89例患者术后的Karnofsky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②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术前视力视野、头痛头晕呕吐、女性月经、肿瘤大小及切除程度、肿瘤复发与否、泌乳素/生长激素是否正常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结论:经蝶手术作为功能保护性手术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术前状况。Karnofsky表现评分量表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凯  游超  韩林  郭东生  鲍文公  雷霆  李龄 《中国康复》2007,22(3):191-19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颅内胆脂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胆脂瘤25例,其中单纯桥脑小脑角区胆脂瘤17例,另8例生长累及幕上鞍区、斜坡、第三脑室或对侧桥脑小脑角区;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7例,翼点入路4例,颞下入路3例,对应的半球入路1例;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可见部分,再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留肿瘤,对于术后仍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则尽早配合康复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92%)。术后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21例(84%),部分改善4例(16%)。术后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经配合理疗和针刺后恢复较好。结论: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胆脂瘤,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7.
手术切除癫痫病灶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对术前病灶的定位,是确定手术范围关键所在。本文采用核素脑血流显像与CT、皮质脑电图(ECOG)、病理结果比较,表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检出癫痫病灶的灵敏度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初治鼻咽癌患者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部分病例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指导今后治疗。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125例鼻咽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局部控制率、无远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析患者治疗后出现死亡、复发、转移的原因。结果 3年、5年、10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8%、95%、94%。3年、5年、10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6%、94%、86%,总生存率分别为93%、86%、78%。全组死亡18例(其中10例死于远处转移,1例死于局部复发,2例死于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2例死于鼻咽大出血,2例死于放射性脑病后反复吸入性肺炎致肺衰竭,1例脑出血死亡)。鼻咽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区域复发6例,3DCRT野内复发4例,野边缘复发2例。结论初治鼻咽癌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肿瘤靶区范围不足、放疗计划设计不周全、出现远处转移,如综合多种影像技术,提高阅片能力,给予准确的射野设计,及放化疗结合有望减少治疗的失败。  相似文献   
39.
患者 男,33岁.因间断性头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MRI平扫及增强:左小脑幕上方可见巨大团块状异常信号灶,与小脑幕呈宽基底相接,边缘呈分叶状,大小约9 cm×9 cm×6 cm,病灶大部分呈等T1等T2改变,中央呈长T1长T2改变,病灶内侧可见团块状流空血管影,引流入大脑大静脉,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呈明显强化,病灶中央未见强化.术中见肿瘤组织凸出枕叶脑皮质表面,肿瘤色红、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硬,血供异常丰富,术中出血汹涌,肿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全切除肿瘤.术后恢复良好,无偏瘫、失语、视力及视野障碍.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HE染色: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状、车辐状.细胞分布疏密不均,细胞之间夹杂有胶原纤维.细胞分布密集区内,核有轻度异形,未见坏死及核分裂像.部分肿瘤细胞之间夹杂有较丰富的小至中等大小薄壁血管,有的呈狭长鹿角样分枝.免疫组化染色:CD34、bcl-2、CD99强阳性,EMA及S-100阴性.术后6个月复查CT无肿瘤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40.
侵袭性电极监测是一种将记录电极直接放入颅内的脑电监测技术.近年来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痫灶定位技术在我国逐步应用于癫痫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本文将从侵袭性电极监测的技术方法、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领域、记录数据分析、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将来应用前景等多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