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2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453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406篇
综合类   837篇
预防医学   388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347篇
  8篇
中国医学   257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前路非限制性钛板与限制性钛板固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采用6具成人新鲜颈椎标本(C2~T1),在MTS脊柱三维运动系统上先后测量C5/6完整、椎间盘摘除、椎间单纯植骨、限制性钛板及非限制性钛板固定状态下C5~C6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时的活动范围(ROM).结果:单节段椎间盘摘除可造成颈椎明显失稳,单纯椎间植骨可维持颈椎的稳定性.限制性与非限制钛板固定均可以显著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在屈伸及旋转运动中两种钛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侧弯运动时限制性钛板稳定性高于非限制性钛板.结论:在单节段颈椎减压植骨融合时前路限制性与非限制性钛板均可以显著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做小儿全耳廓再造Ⅱ期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耳廓再造Ⅱ期手术患儿30例,分为Ⅰ组(未降压组n=15)和Ⅱ组(降压组n=15)。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开始前静脉微泵输注瑞芬太尼0.15--0.25μg/(kg·min),硝普钠1μg/(kg·min)开始,不超过3μg/(kg·min),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5~65mmHg,并维持此水平至手术结束加压包扎过程中,逐渐减量停药。术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BP)、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前、降压30min、术毕分别做血气分析和血乳酸浓度(lac),记录输液量、出血量、尿量。结果Ⅱ组降压后MBP与术前,术后及I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组、Ⅱ组HR变化无差异,Ⅱ组ECG均为窦性心律,Ⅱ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I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降压30min,停止降压后血乳酸浓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小儿全耳廓再造Ⅱ期手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3.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治疗组24例采用白砂糖填塞撑开切口内,换药至肉芽组织新鲜后进行Ⅱ期缝合。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术后11~16天愈合,平均(13.56±2.53)天;对照组术后21~30天愈合,平均(23.62±2.68)天。两组平均愈合时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2.8315,P〈0.01)。结论:治疗组所用方法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tric dissection AD)的诊断问题。方法:对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1例,占73.7%;有典型疼痛的13例,疼痛不明显者2例;急性12倒,慢性3例;确诊10例,误诊5例,死亡3例,死亡率占20%。结论: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主动脉夹层症状多变、复杂、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及急腹症,确诊主要依赖胸片、超声心动图(TTE)、CT及MRI。  相似文献   
25.
陈建军  李超 《颈腰痛杂志》1996,17(2):122-123
多节段对称性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陈建军,李超,刘正品,陈雪亮,王增亚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常采用的全椎板切除的中线减压法疗效并不一分满意,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从1988年以来,对32例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施行多节段对称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一期闭合创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6例,其中结合有限螺丝钉内固定及同期自体髂骨植骨术6例,术后加石膏外固定4例。结果:56例均获随访6—12月,51例达临床愈合。另5例中3例伤口感染不愈合者行二期肌皮瓣转位加游离植皮覆盖创面 行植骨术治愈,2例合并骨缺损者二期植骨手术治愈。外固定器拆除时间平均183d,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有利于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并能减少伤口感染机会,对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也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7.
对于眼底图像 ,由于不在正视点取像造成的几何畸变和由于荧光素从血管壁渗漏等造成的灰度畸变 ,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信息的需要出发 ,进行多幅眼底图像的拼接是必要的。本文为此提出了几个新的处理方法 ,如基于大窗口的滤波灰度校正方法、基于透视投影原理的几何校正方法与基于小波子空间上的拼接算法 ,均具有效果好和耗时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8.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PBMCSFMC基因表达谱通过含1176基因的cDNA微阵列扫描得到,结果中比较AS与健康自愿者和RA病人有差异表达的基因C2、C3、C8、LMP2、LMP7和BiP(UPR的标志物)再以RTPCR验证。结果:AS患者的SFMC中的BiP表达显著高于RA患者SFMC组(RTPCR的均数和标准差为86.4±111.3和18.5±13.0,两者比较,P=0.044),AS和RA患者SFMC组的C2分别为91.6±36.7和18.5±3.6(两者比较,P<0.037),而且AS患者的SFMC中BiP和UPR相关的蛋白酶体C2的增高水平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另外,研究还发现,AS患者SFMC过度表达BiP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结论:内质网UPR确实发生在AS患者SFMC中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UPR应答在AS病人关节炎症的初期和延续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摘 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患者内皮素 –1(ET–1)、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前列腺素 E2(PGE2)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 78 例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9 例。对照组 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消失 时间、治疗前后血清 ET–1、HMGB1、MMP–9、ERK1/2、PGE2 水平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为 97.44 %, 高于对照组的 79.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ET–1、HMGB1、MMP–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 ERK1/2、PGE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可提高 溃疡愈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血清 ET–1、HMGB1、MMP–9、ERK1/2、PGE2 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0.
王楠楠  李超宇  薛沁冰  陈刚  綦峥  于淼 《中草药》2023,54(11):3725-3733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失调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并影响所有主要的癌症标志物。以ncRNA为切入点,根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抗肿瘤机制,探究中药调控ncRN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迁移等作用机制,对于研发以ncRNA为基础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ubMed等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对近5年有关中药调控ncRNA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药通过调节ncRNA,进而影响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凋亡信号通路及耐药相关蛋白等多种途径,抑制肿瘤侵袭与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逆转肿瘤药物耐药的调控机制,为中药抗肿瘤药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