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518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3篇
  3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德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相关法规、机构、救济程序、救济内容及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德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为保障当地公众用药安全、平衡社会各方权益提供了有效措施。结论德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对建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小剂量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APA)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危早产儿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固尔苏联合nCAPA,对照组采用nCAPA。观察2组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改善情况,NRDS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固尔苏联合nCAPA预防高危早产儿NRDS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NRDS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了解亚洲无钩绦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环节,掌握流行特征,探索综合防治方法。 方法 选择带绦虫病流行区兰坪县河西乡箐花村和三界村为防治试点,开展亚洲无钩绦虫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药物驱虫及健康教育(箐花村)等措施控制亚洲无钩绦虫病。 结果 病史访问 2 214 人, 查到近期排亚洲无钩绦虫节片者 886 人,感染率分别为箐花村42.12%(489/1161),三界 37. 70% ( 397/1053 )。未发现有癫痫病史者和皮下结节者。人群感染率,男性38.55%,女性 41. 44%,差异无显著性;最小感染年龄为 9 个月,最大 90 岁; 30 ~ 50 岁组感染率最高,在 55. 99% ~60.66%之间;普米族居民感染率为46.69%,高于其他民族;农民感染率为 51.77%,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饮食习惯调查,生食猪肝者占调查人数的95.12%,感染率为41.55%,显著高于不生食猪肝者(6.48%)。不同牲畜饲养户亚洲无钩绦虫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99.266,P<0.01)。3年累计复查7 771人次,驱虫3 285人次,药物驱虫治愈率分别为驱绦胶囊82.50%(509/617),吡喹酮75.00%(150/200)。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箐花村居民生食猪肝者所占比例从防治前的95.95%下降至36.32%,厕所普及率从 1.48%上升至 39.41%,亚洲无钩绦虫人群感染率从 42.12%下降至17.67%。三界村防治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低剂量口服避孕药、高血压及其联合作用对女性脑卒中发病危险l生的影响。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了453例脑卒中病例,按照年龄与地区等分布特征1:2匹配919例对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并采集了静脉血用于脂代谢测定。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脑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不同,出血型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有高血压、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oralcontraceptives,COC)使用和脑卒中家族史;而梗塞型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则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脑卒中家族史。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COC使用与高血压的联合作用使女性出血型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8.51倍(OR=19.51,95%C/:9.70~39.23),梗塞型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4.49倍(OR=15.49,95%C/:8.87~27.67)。结论COC使用与高血压的联合作用可以显著升高女性出血型及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农牧团场社区糖尿病的干预效果,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新疆兵团某师农牧团场3个社区中的21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年,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15项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者在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6项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为50.9%,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针对农牧团场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86.
87.
背景: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止吐及镇痛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有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的鸡尾酒镇痛疗法可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减少相关并发症,但也有研究认为类固醇可增加术后感染、髌腱断裂等风险。因此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膝关节置换后运用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数据库2019年4月前的文献,收集所有膝关节置换后局部运用类固醇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单独使用Cochrane 5.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方法学偏倚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820例患者;②Meta分析显示:类固醇组术后第1天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MD=-1.52,95%CI(-2.94,-0.10),P=0.04],术后第1,2,3,4,5天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MD=11.57,95%CI(9.85,13.30),P<0.000 01;MD=9.03,95%CI(6.67,11.38),P<0.000 01:MD=5.73,95%CI(0.85,10.60),P=0.02:MD=5.53,95%CI(0.68.10.38),P=0.03;MD=5.90.95%CI(0.87.10.93),P=0.02],吗啡使用量少于对照组[MD=-7.94,95%CI(-14.35,-1.53),P=0.02],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MD=-0.98,95%CI(-1.25,-0.71),P<0.000 01],直腿抬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MD=0.65,95%CI(-0.86,0.44),P<0.000 01],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WMD=-4.82,95%CI(7.41,2.23),P=0.000 3];两组膝关节K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③结果表明,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周围运用含类固醇的鸡尾酒疗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完善血液净化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医疗护理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标准作业程序,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方法自2007年开始,我科修正医护系统的组织架构、岗位责任,制定各个环节的SOP程序和执行标准,加强感染控制过程监督、正规库房管理、病案管理、医疗护理记录等。结果经过SOP实践,形成了一条职能衔接紧密、流程高效的任务链,符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能,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SOP在血液净化医护管理系统中不断实践和完善,为提高血液净化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剂量的控制了解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与药物用量的关联程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2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首次剂量控制,分析两组疗效效果。结果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时间、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至60%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重症患者,可参照阿托品的传统用量,首次给与盐酸戊乙奎醚4~6mg为安全用药量。首剂足量给与盐酸戊乙奎醚进行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救治的方案,有效降低了药物中毒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