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例35只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即采用双切口下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眶隔筋膜复合瓣和额肌瓣,经眶隔后隧道重叠吻合)进行矫治,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者共21例27只眼,术后效果分级参考林茂昌的方法,良好者88.9%(24/27),好转者11.1%(3/27),无无效病例。部分病例早期出现轻度眼睑闭合不全,3个月后均恢复好,无暴露性角膜炎,睑外翻和术后回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改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具有悬吊更牢固,不易回退,重睑和睑缘弧度满意,美容效果明显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为制定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8~12月,对崂山区部分20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719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2.87%,标化率为23.68%。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4.19%,女性为31.94%(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上升趋势(P〈0.01);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P〈(0.01)。[结论]崂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33.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疾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为良性疾病,但具有周围浸润、远处转移和种植的恶性行为,其中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康复功能锻炼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7月,我院采用关节镜对167例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镜视下手术检查、治疗.在围术期,我们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资料等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在其锻炼过程中,护士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早期锻炼、自理,早期离床活动,以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达到手术的最终目的 . 结果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膝关节镜手术后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结论关节镜手术围术期康复功能锻炼是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5.
急性心肌梗死“墓碑样”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琰  张望云 《天津医药》1997,25(7):396-398
回顾性分析了1984~1995年急性心肌梗死146例,其中包括“幕碑样”ST段改变者19例(13.01%),1周内病死率63.15%。ST段“墓碑样”改变者预后差的临床因素是:梗死部位89.47%为前壁范围;nST、∑ST、nQ、∑Q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心肌损伤、坏死的范围和程度都较重,临床严重合并症多。“墓碑样”ST段改变者QTcd为(79.33±28.58)ms,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猝死者占死亡人数的66.67%。认为QTcd延长是ST段“墓碑样”改变组临床预后差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XP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上皮性卵巢癌铂类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Haploview软件筛选出XPG基因9个标签SNPs(tag SNPs)。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39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NA XPG基因9个tag SNPs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生存分析评估XPG基因SNPs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患者临床预后的判定指标包括患者对铂类化疗反应(TR)、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XPG基因rs1047768C/T和rs2296147C/T多态可能与确诊时年龄≥50岁的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即与rs1047768 T/T基因型相比,rs1047768C等位基因降低了患者铂类抵抗、疾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TR:OR=0.49,95%CI 0.24~0.98;PFS:HR=0.57,95%CI 0.38~0.87;OS:HR=0.56,95%CI 0.34~0.94);与rs2296147 T/T基因型相比,rs2296147C等位基因降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疾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PFS:HR=0.63,95%CI 0.41~0.98;OS:HR=0.50,95%CI 0.28~0.87)。结论 XPG rs1047768C/T和rs2296147C/T多态可能是确诊时年龄≥50岁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个性化体检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2名体检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个性化体检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体检流程和方法,个性化体检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体检服务模式并在体检后随访干预。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满意率、复检率及对健康生活方式、自身健康状况、自身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体检后,个性化体检组在满意率、复检率和对健康生活方式、自身健康状况、自身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体检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和复检率,促进其掌握健康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MCM7、CDK2及Ki-67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标本各30例,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所选甲状腺组织标本中MCM7、CDK2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MCM7、CDK2及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30/30)、80.00%(24/30)及83.33%(25/30),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甲状腺癌中MCM7、CDK2及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CM7、CDK2及Ki-67蛋白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一定的关联,三者表达的检测可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及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背景:目前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以临床观察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经验总结为主,在研究设计、病例选择、评价指标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及差异性;其综述类文章作者对参考文献选择的随意性及倾向性很强,且对文献质量未做分析及评估,导致文章的观点存在偏倚及缺乏客观性。
  目的:通过检索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探讨近10年文献中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规律。
  方法: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推拿”、“手法”、“按摩”、“康复”、“弹拨”、“点压”、“按压”、“指压”为关键词,通过万方、CNKI、维普3个中文数据库对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10年文献进行检索,并采用分层聚类统计方法统计分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20种手法。
  结果与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20种推拿手法频次及分层聚类的结果表明: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第一类为作用于人体的软组织类手法:法、拿法、推法、压法;第二类为点压穴位类手法:以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秩边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足少阳胆经(环跳穴、阳陵泉穴)、督脉(腰阳关穴)、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腧穴及压痛点(阿是穴)为主;第三类为作用于人体骨与关节的手法:腰部斜扳法、腰部背伸法、骨盆牵引法、直腿抬高法。可见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应用规律是以点压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足阳明胃经腧穴及阿是穴)为主,并配合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法、拿法、推压脊柱法)及骨与关节类手法(腰部斜扳法、腰部背伸法、骨盆牵引法、直腿抬高法)为辅。  相似文献   
40.
吕鸿雁  李琰  方洁  王金铠  张金巧 《临床荟萃》2013,(12):1419-1421,F0003
1病例摘要 第1次住院情况:患者女,43岁,主因间断上腹痛半年余,食欲不振40天,伴血肌酐升高11天于2005年12月2日入我院肾内科。患者缘于2005年5月起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当地县医院诊为“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