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833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24篇
  4篇
中国医学   421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β沉积的形态特征。方法:以10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Aβ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海马部位Aβ的沉积情况及相关的病理特征。结果:在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存在致密性神经炎性斑块及营养障碍性突起,但脑微血管壁的Aβ沉积不甚明显;营养障碍性突起及神经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内存在大量的自噬泡及次级溶酶体,提示该模型存在自噬溶酶体途径功能紊乱。结论:该鼠模拟了AD的老年斑及相关退行性变等病理改变,其中可能伴有细胞多种代谢的变化及血脑屏障功能的变化。从老年斑角度而言,该动物是成功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可用于AD的生化、病理研究及新治疗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82.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大约有2/3的胃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东亚地区仍以非贲门部的胃癌为主,其中42%的胃癌病例数发生在中国,死亡率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8倍[1]。虽然邹小农等[2]对中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数字显示,2004~2005年全国胃癌从1973~1975年和1990~1992年均稳居恶性肿瘤首位后移至肺癌和肝癌之后的第3位,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郑朝旭等[3]对2012年收集的我国2009年登记地区的胃癌资料分析显示,2009年我国胃癌发病率为36.21/10万,占全部肿瘤的12.67%;全国胃癌死亡率为25.88/10万,占全部肿瘤的14.33%,标化率的变化趋于平稳,同期胃癌死亡率的变化与发病率相似,而农村地区胃癌发病率似有随时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羊耳菊水提物对重症肺炎(S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45只大鼠建立SP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另外10只大鼠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按照20 ml/kg灌胃,保证羊耳菊生药摄入量为6 g/kg、12 g/kg、24 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6 d。对比灌胃2 d、4 d、6 d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 D88)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共40只大鼠建模成功。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TLR2、My 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对照组最低、中剂量组次之、低、高剂量组稍高、模型组最高,除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TNF-α、IL-6、IL-1β、TLR2水平组内比较,3剂量组均随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羊耳菊水提物可改善SP大鼠炎症反应,其中12 g/kg的羊耳菊水提物改善作用最佳,可能与抑制TLR2/My 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4.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目的  对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用统计软件(Minitab 17和SPSSAU)对211批卡介苗的菌种代次、半成品沉降率、半成品活菌数、成品活菌数、成品效力和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等关键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规律。结果  第6、9和12代卡介菌生产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5.07×106、5.49×106和6.02×106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200(P<0.05),成品活菌数随卡介苗生产用菌种代次的升高而略有增加。半成品沉降率处于0.00%~7.99%、8.00%~12.00%和12.00%~20.00%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5.57×106、5.52×106和5.06×106 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2(P<0.05),成品活菌数随半成品沉降率提高而略有降低。半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7~1.99×107、2.00×107~2.99×107和3.00×107~4.00×107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活菌数均值分别为4.61×106、5.69×106和6.53×106 CFU/mg,Pearson相关系数为0.537(P<0.05),成品活菌数随半成品活菌数增加而显著增加。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6~3.99×106、4.00×106~5.99×106和6.00×106~8.00×106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效力均值分别为17.61、16.51和16.55 mm,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7(P<0.05),成品效力随成品活菌数增加而先略有降低再趋于平稳。成品活菌数处于1.00×106~3.99×106、4.00×106~5.99×106和6.00×106~8.00×106  CFU/mg的卡介苗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均值分别为363.61、363.21和368.68 mOsmol/kg,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0(P<0.05),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随着成品活菌数增加而略有升高。结论  在企业标准范围内,成品活菌数受半成品活菌数的影响较大,受菌种代次、半成品沉降率的影响较小。成品活菌数对成品效力和成品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血液净化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试验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氨基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观察患者再住院及生存状况。结果2组治疗48h后:试验组BUN、Scr下降(P<0.01),对照组 BUN、Scr 升高(P<0.05),且试验组 BUN、Scr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LVEF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试验组LVEF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NT-proBN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 P<0.001),试验组下降率超过对照组(P<0.001)。随访90天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再入院率降低(P=0.027)、再住院次数减少(P<0.05)、出院后首次再入院间隔天数延长(P<0.05)。至随访终止日期2015年5月1日,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1.5天,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5天,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显示试验组具有生存优势(P=0.03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HR=0.396,95%CI(0.166~0.946),P=0.031]。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相关指标及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SpyGlass治疗难治性胆管结石(DB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SpyGlass、液电碎石与激光碎石治疗DBDS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2月的研究。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和JADAD量表评估不同类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重要结局包括结石完全清除率、结石单次清除率、取石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最终3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含3 728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为0.947(95%CI:0.920~0.970),结石单次清除率为0.747(95%CI:0.682~0.807),取石次数为1.10次(95%CI:1.080~1.12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65(95%CI:0.046~0.087);二代SpyGlass在结石完全清除率、结石单次清除率、取石次数上优于一代SpyGlass(97.3%和92.2%、80.3%和67.8%、1.03和1.27次);激光碎石在结石完全清除率、结石单次清除率、取石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优于液电碎石(97.8%和91.0%、80.4%和70.1%、1.06和1.19次、6.5%和7.8%)。结论 常规取石方法失败时,SpyGlass是治疗DBD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二代SpyGlass结合激光碎石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