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高粘度骨水泥靶向封填、低粘度骨水泥二次推注技术在骨折线累及椎体边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筛选对象,通过相关标准及进一步CT检查筛选出56例存在骨折线累及椎体前壁或上下终板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67~89(76.58±9.68)岁;56例患者术中均进行了骨水泥二次推注。首次推注仅用少量高粘度骨水泥对椎体边缘裂口进行靶向封填,二次推注时应用低粘度骨水泥均匀注满椎体。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41±10.30)min,骨水泥注入量(3.64±1.29)ml;56例病例获得了3个月以上随访。术前VAS为(7.21±2.41)分,术后3 d降低为(2.81±0.97)分(P<0.05)。56例患者中2例(3.57%)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例向椎旁静脉渗漏,1例在封堵椎体裂口时通过裂口向椎旁轻度渗漏,2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在椎体成形术中对于存在椎体前壁或终板破裂者,可采用高粘度骨水泥靶向封填、低粘度骨水泥二次推注技术以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地膜覆盖药物灭螺试验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浓度和方法的灭螺效果。方法在不同环境(旱地、荒坡)、不同季节用药物喷洒后再用聚乙烯薄膜覆盖进行灭螺,同时在相同环境用喷洒法进行灭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取回钉螺用水浸泡后鉴别死活。结果春季模拟实险,地膜法0~2g/m2药物浓度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地膜法与喷洒法第3天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P<0·01);夏季实险,地膜法第7天钉螺死亡率为100·0%,显著高于喷洒法(x2=22·5,P<0·01)。结论地膜法灭螺在旱地、荒坡效果好,在春末夏初高温少雨的天气效果更佳,且用工和产生的费用不多,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三维立体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 ,治疗方法颇多 ,各有特点 ,我们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采用“济南华飞产业公司”生产的“长弓”牌三维多功能“C型”牵引床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0 6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6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6 2例 ,女 44例 ;年龄2 2~ 6 2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1年 ,所有病例均经CT、MRI、椎管内造影并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以确诊。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L3,4 突出 5例 ,L4…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激光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采用He—Ne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1例临床资料。其中L3~417例,L4~587例,L5~S147例。所有病例经2个月以上随访,治愈62例,显效7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8.9%。提示激光针刀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痛苦小、复发率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马红炜  李文银  李玉林  马晓东 《河北中医》2005,27(10):734-734,748
腰三横突综合征以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003-09~2004-08,我们采用注射针刀治疗治腰三横突综合征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正> 我科自1985年始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8例,经硼砂单味药外用,收效迅速,收到颇为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