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3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干预静脉溶栓治疗组(17例)和单纯静脉溶栓对照组(16例)。分别在治疗后24 h、7 d、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显效率在24 h、7 d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30 d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安全可行,此法在溶栓后30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与溶栓药早期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症状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总结脑外伤后综合征(PTBS)的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探讨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的方法,利用自制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临床证候学调查表,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科、神经内外科门诊及病房200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中医四诊资料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脑外伤后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发病原因以坠落伤、跌伤和交通事故伤等多见,临床症状分布比较常见的依次有头痛,思维迟钝,头晕,失眠,健忘,精神抑郁等,比较常见的舌质依次是舌红,舌紫黯,舌绛;舌形(态)依次是舌下脉络曲张,舌有瘀点瘀斑,舌有裂纹,舌少津;脉象是脉弦,脉滑,脉细涩,脉数。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是常见病位类要素是脑神、清窍、肝、脾;常见病机、病性类要素是血瘀、风、精亏、痰和火等。年龄是影响病位类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之一(P〈0.001),病程也影响病位类要素和病性类要素的分布(均P〈0.05),但PTBS的常见症状轻重程度与年龄及病程无明显关系。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主要证候要素是脑窍+肝脾+风+血瘀等,年龄是影响PTBS的病位类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病程同时影响病位类要素和病性类要素的分布,而年龄和病程与PIBS的症状轻重程度均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于2017年6月7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本文从指南的编制原则、组织管理、检索策略、证据筛选及评价、指南技术内容确认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以期增进对该指南编纂过程的了解,促进指南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咽喉异物感、慢性咳嗽、声音嘶哑等为典型症状。杨道文教授从事肺系疾病治疗20余年,对于此疾病治疗有独到见解,认为气的升降运动是生命的根本,LPRD病位在肝肺胃,气机失调、升降无序是其主要病机、并提出肝—肺—胃一体观,以调畅气机,升降相因法治疗此疾病。杨教授对于LPRD的病因病机认识及采取的治疗方法,体现在临床典型医案也,反映杨道文教授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人体内最关键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之一,参与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p38 MAPK信号通路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互调节介导炎症相关反应;另一方面,p38 MAPK信号通路可影响GR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上下游因子及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6.
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克雷伯菌)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报道的一例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预后转归颇佳,可能与在西医积极抗感染的基础上,中医药全程干预,基于中医药辨证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有关,其能够降低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治疗失败率和病死率。但今后还需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纯氧雾化吸入中药治疗中风昏迷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纯氧雾化吸入中药治疗中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昏迷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机械通气及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雾化吸入;7d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ZH评分)、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G—Pcs评分)、NIHSS卒中量表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促醒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方面结果相近。结论中药外治法参与中风昏迷急危重症的抢救,使用方便快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瘀血痹胶囊相关严重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服用来氟米特20 mg,1次/d.5个月后加服瘀血痹胶囊4粒,3次/d.第2次服用瘀血痹胶囊后约5h,患者体温升高至38.8℃,手掌出现红疹并迅速遍及全身,伴咽痛、头晕、胸闷、乏力、视觉异常,血压86/47 mm Hg(1 mm Hg=0.133kPa).给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氯雷他定等抗过敏治疗,并服用中药煎剂.入院第2天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8.3×1012/L,中性粒细胞0.96;C反应蛋白148 mg/L;降钙素原2.16 ng/ml;丙氨酸转氨酶5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5 U/L,直接胆红素7.8μmol/L,尿素11.2 mmol/L,肌酐209 μmol/L.X线胸片示肺部感染,给予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入院第3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出现过敏性口炎.给予康复新液口服,并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入院第8天,患者过敏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161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慢性咳嗽的症状、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要证候因子,结合中医证候学给予解释。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93%,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风盛挛急证、类肺阴亏虚证、类肝火犯肺证、类风寒袭肺证、类痰湿蕴肺证、类燥邪伤肺证及类痰热壅肺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慢性咳嗽的主要证候因子的提取结果与专家共识意见基本相同,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体外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后发生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的作用。方法首先进行PNS MTT实验,然后再进行PNS干预EMT实验,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加入F-12培养基,模型组及低、中、高浓度中药组分别加入10 ng/mL TGF-β_1和62.5、125、250μg/mL PNS,继续培养72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波形蛋白(Vim)、E-钙黏素(E-Cad)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1.25~500μg/mL PNS对A549细胞无明显增殖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N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Vim蛋白表达升高(P0.05),E-Cad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中药组FN mRNA表达降低(P0.05),E-Cad及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1,P0.05);低浓度、高浓度中药组FN蛋白表达降低(P0.05),低、中浓度中药组Vim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PNS体外干预可提高EMT过程中上皮标志物E-Cad并抑制间质标志物FN、Vim的表达,高浓度时结果更为显著,对EMT过程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