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84年对郑州市须水乡偏头痛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16305人中有59名偏头痛患者,患病率361.85/10万,年发病率12.27 10万,以女性多见。本文并讨论了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可能与民族、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有关,精神因素、天气变化、劳累是偏头痛三大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62.
李庆  李建章 《黑龙江医学》2007,31(9):655-656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4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34例中手法复位11例,手术复位18例,手术切除5例。其中29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患侧睾丸无血流迹象。结论 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睾丸扭转应早期诊断,应首先进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不成功,及时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I-1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癌及配对的正常乳腺组织中BI-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BI-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和46.9%,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率(3.1%和4.7%,χ2分别为72.002, 29.765, P均<0.05).不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BI-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乳癌组织中BI-1和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在乳癌组织中BI-1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5).结论:乳癌组织中BI-1与P53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揭示乳癌的发病原因、判断预后及乳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bel-xl基因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中bel-xl、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bel-xl、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43%、62.86%和55.71%。bel-xl的表达在ER阴性组高于ER阳性组(P〈0.05),其阳性率分别为76.92%和52.27%;在PR阴性组高于PR阳性组(P〈0.05),其阳性率分别为77.42%和48.7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其阳性率分别为64.58%和36.36%。结论bel-xl与ER、PR的联合检测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个性化放化疗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第一节与内分泌有关的乳房良性肿块一、乳腺结构不良症:也称乳腺小叶增殖症或慢性囊性乳腺病,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以腺小叶增生、囊性变为主的病变.病因及发病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黄体素的不足和雌激素过多的长期刺激有关,以致月经周期中乳腺的增生和复旧过程发生紊乱,长期积累而成本病。  相似文献   
66.
急性坏死性结肠炎这一疾病,由Killingfock首先记述(1962),继之国内外先后陆续有多篇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为题的报导。但所报导的病例均以小肠病变为主,虽提及该类疾病不只限于小肠,亦可波及结肠或直肠,然均未作结肠部分的叙述。我院1959至1975十六年  相似文献   
67.
第三章乳房肿块的中西医治疗一、加强卫生宣传,产前产后保持乳房清洁。二、乳汁瘀积是乳房引起炎症的重要因素,要积极防止。哺乳要定时,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使用吸奶器或手按摩,使乳汁排出。为了避免乳汁过稠,要鼓励产妇多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溶解红细胞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A组:生理盐水组,利用立体定向仪向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生理盐水50μl;B组:自体全血组,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自体全血50μl;C组:溶解红细胞组,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自体溶解红细胞50μl。用干湿重法、比色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脑损伤程度及脑水肿程度。结果溶解红细胞组脑含水量:(82·3±1·84)%高于生理盐水组(77·5±1·55)%(P<0·05);溶解红细胞组脑伊文斯兰含量:(13·86±1·38)μg/g、HO-l染色阳性细胞数(17·88±5·30)个,均高于生理盐水组(4·43±0·86)μg/g、(0·38±0·52)个和自体全血组(11·76±1·15)μg/g、(9·75±2·82)个(P<0·05)。结论溶解红细胞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同时间内溶解红细胞造成的脑水肿大于自体全血。  相似文献   
69.
第二节单纯(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形成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两种类型:(1)伴发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时,血栓逆行进展波及皮层静脉,多见。(2)单纯(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没有静脉窦的参与,少见。因前者临床讨论较多,且本文主要讨论小静脉病变,故以下主要讨论单纯皮层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 TA 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中M TA 1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结果56例乳腺癌组织中39例M TA 1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9.6%(39/56)。M TA 1高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ER状况无关(P〉0.05)。结论M TA 1蛋白可作为诊断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并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