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1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高压氧改善脑外伤后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4月~2001年4月采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5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5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系神经内科收治门诊和住院病人。入选条件符合脑外伤后综合征诊断条件,脑电图检查大多正常。部分病人表现为弥漫性轻度异常,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将符合条件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HBO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56.3岁;受伤方式:车祸29例,摔伤13例,拳击伤6例,钝器伤8例;脑电图轻度异常7…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隙入路治疗单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对腰椎中央管狭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皮全脊柱内镜椎板间隙入路椎管扩大减压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损伤撕裂硬膜囊,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单侧下肢一过性肌力下降,1例术后出现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症状。住院时间(6.4±2.1)d。腰痛术前VAS评分(7.5±0.8)分,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3.4±0.6)分和术后12个月(1.7±0.7)分(P均=0.000)。腿痛VAS评分术前(7.3±0.8)分,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4.0±0.7)分和术后12个月(1.7±0.7)分(P均=0.000)。术前ODI(77.8±4.6)%,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45.4±4.6)%和术后12个月(8.8±2.9)%(P均=0.000)。术后12个月采用MacNab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2.3%(24/26)。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隙入路治疗单节段腰椎中央管狭窄症,手术风险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3.
目的以茯苓为研究对象,进行其饮片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化学成分上的对比研究,为茯苓配方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批不同产地或批次的茯苓饮片及5个厂家各3批配方颗粒,基于HPLC法建立二者汤剂指纹图谱,从三萜类化学成分种类、三萜类指标性成分含量、所有峰峰面积总和3个方面进行评价,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萜类化学成分种类:茯苓饮片传统汤剂中未检测到三萜类指标性成分,而多数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中有3个以上的三萜类指标性成分;1个厂家与传统汤剂类似,未检测到上述成分;三萜类指标性成分含量:各厂家茯苓配方颗粒汤剂在三萜类指标性成分含量方面差异较大;A、C、D、E 4个含有指标性成分的配方颗粒厂家产品中,D厂和E厂的多数成分相对较高,A厂各成分相对均衡,而C厂部分指标性成分缺失;所有峰峰面积总和:将D厂配方颗粒汤剂中所有峰峰面积总和定为100%,相较于D厂,传统汤剂为3.90%、A厂12.38%、B厂1.97%、C厂10.47%、E厂8.5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间质量不一,C厂最为集中,A厂相对集中,D、E厂3个批次间分布最分散。结论茯苓饮片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在三萜类成分种类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各厂家茯苓配方颗粒汤剂中三萜类成分的种类、含量和批次间稳定性也不尽一致,提示各厂家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不尽相同,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其合理应用,同时对茯苓饮片的合理使用也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BEH ShieLd PR18色谱柱(2.1 mm ×100.0 mm,1.7μm),以甲醇-(体积分数)0.5%冰醋酸水溶液(11:89)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79 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两种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3%和99.22%,RSD值分别为0.08%和0.59%,三批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为1.4599~1.4759 g·L-1,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2290~0.2360 g·L-1。结论:所建立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快速,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5.
李学林  陶继阳 《中国药房》2010,(43):4099-4101
目的:以川乌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不同煎煮时间的煎剂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滴定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乌在不同煎煮时间煎剂中的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进行测定。并以此为指标,考察其在不同煎煮时间的煎剂中有效成分及主要毒性成分变化趋势。结果:在煎煮0~4h的川乌煎剂中,随煎煮时间延长,其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主要毒性成分则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为了使毒性药物川乌的使用符合"低毒高效",完善药典相关内容,应进一步明确双酯型生物碱与单酯型苯甲酰类乌头碱在川乌及其制剂中的含量及二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66.
李学林  李文雅 《中国药房》2010,(11):1053-1054
目的:探讨微粉技术对中药应用的影响。方法:从微粉的物理特性及其对中药疗效、毒性、制剂学的影响进行探析,并比较中药微粉与传统饮片及煎剂的药效。结果:中药微粉相比传统饮片及煎剂有许多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疗效变化、毒性大小等一系列问题。结论:微粉技术是对中药剂型改革的有益探索,应加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7.
采用跳台法和电迷路法对智障清口服液抗记忆损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对东度莨菪碱造成的记忆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简论中成药的剂量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药的剂量是决定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中药的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状况、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用药习惯及药物性质等。目前中药在临床的应用主要是汤剂和成药两种形式。随着中药剂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成药品种日趋增多,然而对中成药的研究多偏重剂型及工艺方面,对剂量问题却重视不够,以致在汤剂中的药物剂量增大的同时,成药中的药物剂量却越来越小。有些中药改变剂型后未顾及剂量的关系,造成一些新制剂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利用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对白及Bletillastriata及其伪品进行辨识,旨在建立白及真伪的快速辨识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药典》、地方标准和HPLC指纹图谱对多采集来源的134批白及及其伪品样品进行综合鉴别,以确定标杆辨识信息(Y)。然后基于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获取上述样品的智能视觉信息(X)。最后利用Matlab建立Y=F(X)模型,即分别建立白及真伪二分类(白及、非白及)和四分类(白及、天麻Gastrodiaelata、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的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辨识模型并验证。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08例确诊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普伐他汀(普拉固):胶囊10mg,每日一次。睡前服用,12个月治疗。结果: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高脂受益不仅来自于其降脂作用,而且来自于该药在稳定斑块、改善炎症、降低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降脂作用。疗效自身对照(P<0.01)。结论: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