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 总结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被病理确诊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7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5~79岁;9例为术后确诊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化疗前PET/CT检查;其中有7例患者治疗后加行1次PET/CT检查评价疗效。釆用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鼻部病灶累及情况:累及鼻腔、鼻中隔9例,鼻腔及邻近鼻窦6例,累及鼻腔、鼻背部皮下软组织和颌面部2例。(2)合并鼻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4例:左侧鼻咽部、双侧颈部淋巴结浸润1例,左乳、心包、肝脏、脾脏、骨骼、全身皮下、胸膜、腹膜多发浸润1例,鼻咽部、口咽部、全身淋巴结、胸腺区、胃壁、阴茎海绵体多发浸润1例,双侧肾上腺、睾丸1例。(3)鼻部病灶SUVmax情况:SUVmax 5.0~25.9(14.06±5.94);鼻外淋巴瘤浸润病灶SUVmax 8.0~24.9(12.88±7.05)。(4)9例术后患者均发现淋巴瘤残留病灶,1例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5)7例化疗后复查,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复发1例。结论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型为主,病灶常范围较广,可累及鼻翼、邻近皮肤及鼻外脏器,18F-FDG PET/CT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例43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24 h停用达格列净, 术前1 d晚8:00禁食和停用口服药物。手术当日行体外循环前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血糖均正常。术后7 h拔除气管插管。手术次日葡萄糖11.2 mmol/L, 阴离子间隙13 mmol/L, 恢复术前降糖、降压和调脂药物治疗, 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第3天早晨, 患者出现呼吸浅快、纳差、尿多、烦躁等症状, 血气分析示pH 7.0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1 mmHg(1 mmHg=0.133 kPa), 碱剩余-24.5 mmol/L, 实际碳酸氢根3 mmol/L;葡萄糖10.4 mmol/L, 钾离子5.3 mmol/L;尿常规示酮体(+++)。经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胰岛素治疗, 10 h后复查血气分析pH 7.44, PaCO2 32 mmHg, 碱剩余-2.5 mmol/L, 实际碳酸氢根21.7 mmol/L, 阴离子间隙12 mmol/L;葡萄糖6.7 mmol/L;尿常规示酮体(++)。术后第4天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应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nT对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诊断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1例窒息新生儿循环血中cTnT及CK-MB浓度,其中轻度窒息组24例,重度窒息组17例,并以25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本组窒息新生儿血清cTnT浓度均明显升高,并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轻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组新生儿cTnT、CK-MB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17%和51.2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cTnT、CK-MB对心肌损害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4.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窒息组新生儿根据常用指标判断心肌损害发生率为41.5%,而根据血清cTnT水平的异常判断心肌损害的检出率为73.1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cTnT浓度明显升高,cTnT可反映其心肌损伤,并可作为早期发现心肌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检测乳腺癌及其转移以及乳腺癌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例经^18F-FDG PET-CT检查确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例同时做^11C-MET PET-CT检查)。结果3例治疗前检查病例乳腺共发现6个病灶,其中2例伴有转移;1例化疗后复查病灶代谢明显减低;3例术后复查,其中2例发现全身多处转移。结论PET-CT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e 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目前唯一用解剖形态方式获取功能、代谢和受体信息的技术,它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无创、动态、定量地观察药物或代谢物质进入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功能性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君霞 《工企医刊》2000,13(2):28-2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并发 NEC20例,分析其可能的高发因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入院日龄<1天12例,~3天8例。NEC 发病日龄≤3天2例,~4天8例,~5天6例,~14天4例。出生体重<1500g3例,~2000g7例,~2500g3例,>2500g7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7例。喂养情况:入院前未经胃肠道喂养4例,母乳喂养3例,牛乳喂养7例,混合喂养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痛风发病、中医证候及合并病特点,为该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826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及其分布,记录患者中医证候、舌质、舌苔及脉象分布,同时比较合并不同疾病患者及同时合并不同数量疾病患者的情况。结果 826例痛风患者中男性709例(85.84%),女性117例(14.16%)。与女性患者比较,男性患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P0.05),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痛风患者主要年龄阶段为40~83岁,而女性的主要年龄阶段为54~86岁。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前3位病程为:0~36个月、36~72个月、108~144个月。患者前3位中医证候为:湿热瘀阻[44.55%(368/826)]、湿瘀阻络[6.42%(53/826)]、气阴两虚,湿热瘀阻[5.57%(46/826)];舌质前2位为:舌暗红[40.32%(333/826)]、舌淡暗[30.75%(254/826)];舌苔前3位为:苔黄腻[39.23%(324/826)]、苔白腻[21.91%(181/826)]、苔薄白[11.38%(94/826)];脉象第1位为脉弦[60.29%(498/826)]。合并病前3位为:高血压病[55.33%(457/826)]、脂肪肝[31.60%(291/826)]、高血脂[29.42%(243/826)]。男性合并相关疾病的人数为614例(86.36%),女性合并相关疾病的人数为107例(91.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结论与女性痛风患者比较,男性痛风患者具有基数大、年龄小、病程长的特点。同时痛风患者易合并其他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病、脂肪肝、高血脂,而"浊瘀"是痛风发病的关键病机,是基本的病机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其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AML)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25例经病理证实肾AML患者的18 F-FDG PET/CT图像。使用SPSS 13.0软件,计算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灶SUVmaX的平均值。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肿瘤大小及病灶SUVmaX值间相关性。结果:2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3-78岁,平均56.78岁。25例肾AML最小径0.7 cm,最大径5.2 cm,平均2.73 cm。SUVmaX值为1.41±0.38。肿瘤大小与SUVmaX值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r =0.048,P〉0.05)。结论:本研究中25例肾AML表现为18 F-FDG低摄取,18 F-FDG PET/CT显像是鉴别肾AML与含脂肪肾恶性肿瘤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8F-氟乙基胆碱(FECH)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18F-FECH生理性摄取和其他非前列腺癌相关的摄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30例行18F-FECH和18F-FDG PET/CT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6~83(平均61)岁],比较两者对前列腺癌原发灶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测量并分析器官18F-FECH生理性摄取及非前列腺癌病灶摄取的SUVmax.对数据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30例患者中PET/CT共发现41个前列腺异常摄取灶.18F-FECH和18F-FDG显像对前列腺癌原发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7.9%(29/33)和36.4%(12/33;x2=8.1,P<0.05),准确性分别为82.9%(34/41)和36.6%(15/41;x2=11.1,P<0.05).肝脏、胰腺、脾脏、唾液腺可见18F-FECH生理性摄取,其中肝脏、胰腺生理性摄取最高,SUVmax分别为10.1±1.6和6.1±1.1.18F-FECH主要经肾脏排泄,泌尿系统可见放射性分布.18F-FECH PET/CT显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灶的SUVmax分别为6.0±2.2和2.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P<0.05).30例患者中,发现10例有前列腺以外组织器官的非前列腺癌相关的PET异常表现,占33.3%,其中6例为炎性反应,1例为淋巴瘤,1例为结核,1例为肺癌,1例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结论 18F-FECH显像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准确分析患者生理性摄取及非前列腺癌相关病灶的摄取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造成18F-FECH假阳性的良性病变主要是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焦雪峰  李君霞  陈爽  郭蕊  陈娟  罗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10):1087-1090,1098
目的:探讨使用红花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相关影响因素,指导其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CCS)的方法,选取某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红花注射液的9 671例住院患者的数据作为研究队列,以发生ADR/ADE的4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分别按照成组设计(model 1)和个体匹配(model 2)的原则按照1:4的比例选择对照组(168例),筛选导致红花注射液ADR/AD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odel 1中OR值达显著性水平(P<0.05)的因素有性别、过敏史和单次用药剂量;model 2中OR值达显著性水平(P<0.05)的因素有过敏史和单次用药剂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odel 1中最终进入方程(P<0.05)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和单次用药剂量,model 2中最终进入方程(P<0.05)的影响因素只有过敏史1项。结论:女性、有过敏史和单次超剂量给药是导致红花注射液ADR/ADE发生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结论尚需开展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