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彭子遗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经半个世纪苦苦搜求,遍访山西全境、南北七省而不可得。终于在2005年夏末,由山东孔乐凯、广东梁健、广西刘加申提供信息,山西李洪渊亲赴北京国家图书馆影印成碟(残本),云南姚钧、北京陈璞无私献出珍藏秘本,又经7个月汇集各种版本,互补遗缺,终使彭子遗书基本搜集齐全。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鼎力相助,本书始得以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婚姻状况及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进行MSM人群的招募和相关信息的寻问式匿名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0人中,未婚占77.0%,在婚占18.3%,同居占0.3%,离异/丧偶占4.5%。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88,P<0.01),随着年龄增大,MSM在婚、离异/丧偶比例增加。初中及以下文化、餐馆/商业/工人/农民、月收入≥1 001元、双性及其他性取向者已婚比例较未婚高(χ2/H=71.835、22.398、17.190、56.533,P<0.01)。已婚较未婚者认识当地MSM朋友数少,HIV知晓率、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知识信息来自互联网的比例较少,知识信息来自朋友的比例较多(χ2/H=19.139、12.047、4.771、50.060、10.101,P<0.01或P<0.05)。已婚者首次性行为对象为女性,近6月以浴室型/公园型寻找性伴,近6月有女性性行为、多性伴、偶然性伴、异性固定性伴、无保护性主动肛交、无保护性女性性行为的比例较未婚者高(χ2/H=60.335、94.536、79.299、12.799、9.508、42.132、6.462、4.170,P<0.01或P<0.05),近6月有同性固定性伴的比例较未婚者低(χ2=24.756,P<0.01),近6月与男性肛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2,P>0.05)。结论 MSM人群已婚比例高,高危行为发生普遍,HIV传播的桥梁作用明显,是HIV防治的核心亚群。  相似文献   
93.
PPH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 《中外医疗》2010,29(22):185-185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报告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PPH手术(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新技术,国内自2000年也相继在各地开展此项新技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相比,PPH手术具有不损伤肛门的解剖生理结构,术后疼痛较轻,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等特点,但随着PPH手术例数逐渐增多,其并发症的报道也有所增多,其中术后出血率为1%~5%[1]是此手术的第一危险并病症。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方法]定期对各科室医务人员手进行细菌监测,并将结果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监测医务人员手1723例次,合格率为88.28%,2008年的合格率已达到96.06%;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洗手合格率较高。[结论]快速手消改善了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是行之有效的手卫生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碘伏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留置尿管≥1周且无尿路感染的200例患者,按医嘱的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150例,使用碘伏(对照组0.5%碘伏,研究组分别用0.4%碘伏、0.3%碘伏、0.2%碘伏)消毒液擦洗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每天1次,比较2组整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7d后与拔尿管时的菌尿阳性率分别是46.0%、34.0%(0.2%碘伏);16.0%、14.0%(0.3%碘伏);30.0%、16.0%(0.4%碘伏);对照组的为26.0%、18.0%(0.5%碘伏).观察组中的0.3%碘伏组的第7天、拔管前菌尿阳性率与对照组的菌尿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30,P=0.0032;χ2=7.8124,P=0.0211).结论 用0.3%的碘消毒液擦洗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每天1次,达到降低尿路感染概率.用0.2%的碘消毒液擦洗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每天1次,达不到降低尿路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度医院感染监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体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度共监测住院患者32 683例,发生医院感染1 139例、1 195例次,感染率3.48%、例次感染率3.66%;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ICU内科;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分别占34.73%和33.39%;共培养出病原体4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3株占48.30%、革兰阳性菌182株占41.27%、真菌45株占10.20%,前5位病原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8.82%、14.51%、8.84%、6.12%、5.90%。结论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涉及医疗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从这些环节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保障患者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8.
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或AKAP250或Gravin)是一种肿瘤生长负向调节因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AKAP12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与癌症治疗后的预后不良和高复发率密切相关。AKAP12不仅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还能够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为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旨在阐明各类肿瘤中AKAP12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对预后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初步研究髂腰韧带的横断位CT表现,重点探讨髂腰韧带在腰骶段移行椎中的定位作用。方法:选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因腰背部症状拟诊椎间盘病变来院行CT扫描的706例患者,其中男436例,女270例;年龄25~82岁,平均4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单层螺旋CT横断位扫描,其中移行椎患者78例,均经X线摄片或透视证实。在横断面CT图像上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位置及走行,了解其位置是否相对恒定;研究髂腰韧带与腰椎节段的关系,并与另外4种常用的腰骶椎节段CT定位方法作对照。结果:628例具有正常腰骶节段的患者其髂腰韧带的主要部分均起自L5横突,止于髂嵴,3例可见髂腰韧带细小分支从L4,5椎间盘后外缘同时发出,其形态可分双束型占71.8%(451/628)及单束型占28.2%(177/628);78例移行椎患者的髂腰韧带亦起源于L5横突;以髂腰韧带作为L5椎体水平的定位标记,均得到准确定位,其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定位方法,与髂嵴定位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腰韧带主体起源于L5横突,其解剖位置相对恒定,可将其作为L5的解剖定位标志,以判断腰骶部移行椎类型和进行椎间盘定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损伤性乳糜腹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7年12月诊治的11例乳糜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部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损伤2例,手术损伤4例,其中9例行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的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分别采用直接修补、缝扎、结扎的手术方法,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治愈,随访0.5~3年,均情况良好.结论 对外伤性乳糜腹水、如为乳糜池损伤最好行一期修复;如果是管径小的肠干或腰干损伤可以考虑结扎;对钝性或手术后才发现的淋巴管损伤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