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总结了高压蒸汽灭菌发生湿包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确保择期手术的正常进行。包括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调查环境因素,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对比措施前后,湿包率由2.60%降至0.4%。认为合理的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湿包的发生,确保择期手术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夏枯草茎叶总酚抗炎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夏枯草茎叶水提物中成分进行分析;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夏枯草抗炎作用对应的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TCMSP、PDB数据库对已鉴定的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amber18软件包,取对接结合能前3位的对接复合物分别进行20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共鉴定出异迷迭香酸苷、紫草酸、染料木素、槲皮素和丹参酚酸Y等22个化合物,其中酚酸类16种,黄酮类6种。基于鉴定出的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得到502个潜在抗炎靶点,PPI分析发现肿瘤蛋白(TP5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转录因子AP-1(JUN)、...  相似文献   
33.
癌症患者的疼痛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生肿瘤患者大约为700万,其中30%~50%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病病人约60%~90%为剧痛[1]。缓解或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尽力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医药界的重要任务。WHO在癌症综合治疗规划中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四个重点,癌症止痛便是其中一项,并提出2000年达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2]。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药物止痛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药物治疗癌痛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药物治疗癌痛的原则1.1癌病治疗应当…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小鼠灌胃退白汤后的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口给药测定小鼠口服退白汤的急性毒性反应,以1 360 g(生药)·(kg·d)-1剂量的退白汤(相当于成人临床每日用量的480倍)给小鼠灌胃,给药后观察14d,详细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除用药前2 d部分小鼠食欲减退、粪便颜色棕褐色外,其他一般情况均正常,未出现小鼠死亡,解剖检查内脏器官无异常;给药前正常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分别为(3.2±0.3)g·d~(-1)、(23.1±1.4)g、(37.2±0.5)℃,退白汤组分别为(3.3±0.4)g·d~(-1)、(22.9±1.2)g、(37.4±0.4)℃,两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正常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分别为(5.5±0.8)g·d~(-1)、(33.8±3.7)g、(37.1±0.5)℃,退白汤组分别为(5.4±0.6)g·d~(-1)、(34.2±3.9)g、(37.2±0.4)℃,两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白汤毒性较低,安全性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研究加味二陈汤对ApoE-/-小鼠血清、主动脉壁及瓣膜的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ApoE-/-小鼠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30只以高脂饲喂养4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模型,均分成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加味二陈汤组,分别用生理盐水、辛伐他汀及加味二陈汤对小鼠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L-6、TNF-α在主动脉壁及瓣膜的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组血清IL-6和TNF-α分别为392.06±37.70 pg/mL、189.1±50.4 pg/mL,与模型组相比表达下降(P<0.05);加味二陈汤组血清IL-6、TNF-α分别为442.41±172.26 pg/mL、47.2±13.3 pg/mL,与模型组相比表达下降(P<0.05),与辛伐他汀组相比,表达下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加味二陈汤可降低IL-6、TNF-α在主动脉壁内的表达。结论 加味二陈汤可降低血清和主动脉壁及瓣膜的IL-6、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益肾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9例加服益肾通脉汤;比较两组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及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Hoher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其相关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通脉汤有较好的改善心肌供血、心功能、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及抗炎、抗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的鹅膏蕈碱(α-amanitin)对C6胶质瘤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方法.结果 C6胶质瘤细胞在不同浓度的鹅膏蕈碱分别作用12和24 h后呈无规律改变;但48 h后,随着浓度的增强,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越来越差,细胞坏死也随之增多.结论 鹅膏蕈碱对C6胶质瘤细胞作用一定的时间后,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9.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据统计约9.4%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病,占各种病理妊娠之首。因此,寻找有效的预测指标及治疗措施,做好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保障母婴孕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94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水平及符胱甘肽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对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 运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集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病例及对照共70对.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病例和对照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 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用PCR检测GSTT1基因多态性,根据交互作用系数(γ=βeg/βe)判断交互作用存在与否以及不同的基因一环境作用类型.结果 GSTT1基因多态性与氯苯乙烷(DDT)及六氯环己烷(HCH)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交瓦作用系数分别为1.352、1.528,交互作用都表现为超相乘模型.结论 乳腺癌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GSTT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DDT/HCH的暴露在乳腺癌发生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