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救脑宁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经缺氧/缺糖培养诱导的凋亡发生、胞内钙离子变化及救脑宁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缺氧/缺糖培养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增高。救脑宁注射液能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论:救脑宁注射液能抑制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钙超载,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现代人失眠大多与"五脏失和,浊毒郁闭"有关,临床可将失眠分为初期、进展期、终末期,根据五脏发病的主次及浊毒致病特点,分期辨证施治。初期肝郁及脾,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养血;进展期脾病及心,心肾不交,肺气郁闭,可分别治以健脾宁心、益气养血,交通心肾、滋阴除烦,补肺开郁、定魄宁神;终末期浊毒郁闭,治宜化浊排毒、通畅神明。重视五脏发病的主次以及"浊毒"在失眠中的潜在致病作用,为失眠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宁心解郁胶囊对慢性抑郁大鼠大脑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不可预见性的刺激配合孤养,制备慢性综合应激法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宁心解郁胶囊高剂量组[10.8mg/(kg·d)]、宁心解郁胶囊中剂量组[3.6 mg/(kg·d)]、宁心解郁胶囊低剂量组[1.2 mg/(kg·d)]、盐酸帕罗西汀组[3.6 mg/(kg·d)].采用HPLC-ECD系统测定各个实验组大鼠大脑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表达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E、DA、5-HT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宁心解郁各剂量组的DA含量均升高;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5-HT含量升高[分别为(272.15± 129.89) ng/g,(445.08±127.56)ng/g,(375.33±52.38) ng/g];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NE含量升高[(408.08±89.55) ng/g,(530.12± 149.87)ng/g,(542.53±96.10) ng/g],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的HVA含量升高,低剂量组的DOPAC含量升高;盐酸帕罗西汀组的5-HT、DA、NE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宁心解郁胶囊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与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及其代谢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84.
三七三醇皂苷对MCAO大鼠BDNF和Trk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三七三醇皂苷(PTS)对脑缺血大鼠模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揭示PTS对脑缺血受损神经元的重塑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EZ Longa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根据清醒后所得Longa评分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三七三醇皂苷组(三七舒通胶囊)和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分别于给药后3、7、28 d随机取大鼠6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DNF和TrkB的表达,并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术后各时间点脑组织BDNF和TrkB表达变化均有增高,并随时间的迁延呈下降的趋势。与模型组比较,三七三醇皂苷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能上调皮质中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三七三醇皂苷能上调脑缺血后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上调BDNF和TrkB表达对脑缺血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元的重塑,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新加良附方及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并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使用MTS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取实时PCR方法观察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中caspase-3及p53表达的影响;采取实时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结果:新加良附方药物血清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胃癌细胞BGC-82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其作用与时间正相关。新加良附方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48 h、72 h高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人胃癌BGC-823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水平,p5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GES-1细胞中的p53表达水平。新加良附方药物血清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后其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且随着时间增加其表达量升高;p53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时间负相关。新加良附方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相比较,两者对caspase-3、p53的调控作用无明显差异;胃癌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结论:新加良附方及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可以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新加良附方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抑制突变型p53表达相关。miR-34a可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应明确其作用并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三七总皂甙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同时,测定细胞LDH的释放。结果: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3h时,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为19.06%(P&;lt;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为6.83%(P&;lt;0.01),细胞内Ca^2+浓度为169.32nmol/L Ca^2+浓度(P&;lt;0.01),LDH的释放率为27.63%(P&;lt;0.01);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24h时.细胞凋亡百分率为49.85%(P&;lt;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为11.49%(P&;lt;0.01),细胞内Ca^2+浓度为298.11nmol/L(P&;lt;0.01),LDH的释放率为60.35%(P&;lt;0.01)。三七总皂甙(25,50mg/L)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少LDH的释放,三七总皂甙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三七总皂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方联合更昔洛韦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9月北京水利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祛邪方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照2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血清中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和脑血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NSE、S-100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NSE、S-100β、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级、3级、4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S、Vm、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Vm、P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邪方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热、头晕头疼、呕吐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平衡,改善脑血流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8.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朱陵群  王硕仁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58-2859,F002
目的: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 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并显著增加细胞内Ca^2 浓度和LDH的释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考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降低细胞内Ca^2 浓度,减少LDH的释放,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参麦注射液只有拮抗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 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不同发病时期脑和脊髓组织中CD11b mRNA的表达变化,明确益肾达络饮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MOG35-55抗原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模型,随机选取分为正常组,佐剂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3.9 mg·kg-1组、益肾达络饮20 g·kg-1组,在造模后第7天开始灌胃给药,直到相应时间点进行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免疫后7 d(发病前期)、14 d(发病初期)、24 d(发病急性期)、40 d(慢性持续期)4个不同时间点EAE小鼠脑和脊髓组织中CD11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在免疫后14,24,40d,模型组EAE小鼠大脑中CD11b mRNA表达分别升高至2.39±1.09,3.20±1.14,1.58±0.36(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免疫后40 d激素组和益肾达络饮组EAE小鼠大脑中CD11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激素组、益肾达络饮组在免疫后40 d CD11b mRNA在EAE小鼠大脑中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在免疫后14 d激素组EAE小鼠脊髓中CD11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单核细胞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潜在调节细胞;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干预EAE的作用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