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核性脑膜炎 (简称结脑 )是儿童肺外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 ,也是最严重的结核病。重庆市儿童医院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共收治儿童各类结核病 737例 ,其中结核性脑膜炎为 319例 ,占儿童结核病住院总数 4 3 2 %。在链霉素出现以前 ,结脑的病死率几乎是 10 0 % ,随着近年对结脑的深入研究 ,结脑的诊断和治疗得到空前的发展 ,预后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 ,在许多地区儿童结脑的误诊、漏诊率仍然很高 ,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对儿童结脑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则成为儿科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儿童结脑诊断及治疗中容易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42.
静脉高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pstein-Barr病毒(EBV)引起的免疫异常性传染病,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很少,且疗效不确切。现将我院1997年6月~1998年9月确诊为IM患儿28例使用静脉高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符合以下三项诊断为IM的患儿,共68例。(1)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眼睑肿等。(2)外周血中变异淋巴细胞分类≥0.1。(3)血清EBV-IgM阳性。1.2方法:将68例IM,患儿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下称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试用一种更敏感,更特异酶免疫法检测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方法 将体外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的HCV E2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于257份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的抗E2抗本检测。结果 成功利用HCV的E2糖蛋白建立酶免疫法检测抗E2抗体,在HCV RNA阳性标本中筛选探针抗E2抗体检出率为82.42%,高于抗HCV抗体的检出率,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4.
肠病性关节炎(enteropathic arthritis,ES)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引起的关节炎的统称.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肠道非感染性炎症伴有关节及全身症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肠外表现中关节炎的发生率在15%-33%,UC和CD所占比例各家报道不一。  相似文献   
45.
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血清抗结核脂阿拉伯甘露糖-B(LAM-B)和相对分子质量为38-IgG抗体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定性检测235例患儿标本[包括血清207份、脑脊液(CSF)43份、胸水8份、腹水5份、胃液4份]中抗结核LAM-B 相对分子质量为38-IgG。结果血清抗LAM-B 相对分子质量为38-IgG阳性率:非结核病组假阳性率1.96%(2/102);结核组为26.67%(28/105),其中肺内结核组32.14%(18/56),肺外结核组20.41%(10/49),两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菌检阳性合并组抗体阳性率64.00%(16/25)明显高于菌检阴性组抗体阳性率34.29%(12/3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173P<0.05)。结论血清抗LAM-B 相对分子质量为38-IgG检测对儿童结核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特异性血清Rotv -IgM、IgG及大便Rotv -Ag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方法 :以15 0例轮状病毒肠炎为研究对象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特异性血清Rotv -IgM、IgG及大便Rotv -Ag。结果 :①血清Rotv -IgM、IgG及大便Rotv -Ag阳性率分别为 70 0 0 %、 71 33%、 89 33% ,三者同时阳性 5 0 6 7%。三者均与病情轻重无关 (P >0 0 5 )。②血清Rotv -lgM在病后 1~ 3d即可产生 ,血液Rotv -IgG比Rotv -IgM出现晚 ,随着病程延长 ,其阳性率逐渐升高。③大便Rotv -Ag在病后 1~ 3d即可存在 ,急性期每天大便都能排毒 ,其检出率较血清Rotv -IgM、IgG高(P <0 0 1)。结论 :血清Rotv -IgM及大便Rotv -Ag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 ,它们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性肝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重庆医大儿童医院通过检测血抗CMV IgG、IgM ,血CMV DNA及肝功能检测而确定 4 0例婴儿CMV肝炎 ,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两组 ,均常规给予保肝治疗 ,退黄 ,补充维生素处理 ,更昔洛韦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 更昔洛韦治疗可使血CMV DNA阴转约 5 0 % ,在降低转氨酶、肝脏回缩、黄疸消退方面与综合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更昔洛韦治疗组中出现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的比例分别为 4 0 %、30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 ,为一较理想药物 ,但要注意该药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典型病例讨论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典型病例讨论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见习中部分与教学相关内容的实施典型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典型病例讨论在提高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大课内容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上都好于传统临床病例示教,赞成典型病例讨论的实施。结论典型病例讨论对在见习阶段培养学生的临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近2 a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coli)腹泻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耐药与产酶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保存的31株E.coli分别采用表型确证法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头孢菌素(AmpC)酶及药物纸片法检测其药敏情况.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8株、产毒性大肠杆菌8株、侵袭性大肠杆菌5株,所做药敏试验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株E.coli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2%,对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5.5%、38.7%,对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则超过60%,对头孢菌素耐药率更高,均超过67.7%(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除外);总产酶率为87.1%,单产ESBLs、单产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64.5%、6.5%和16.1%;单产AmpC酶与单产ESBLs及产2种酶的E.coli的耐药性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a<0.05).结论 产酶与否及产酶的种类与细菌耐药有明显相关性;重庆地区儿童致泻性E.coli的产酶率较高,且产酶状况不同,耐药情况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0.
张运玲  朱朝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2):1745-1747,1753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1例流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41例患儿中,男80例,女61例;主要在冬、春季节发病,共111例(78.7%);临床表现型以普通型为主73例(52.5%),暴发型68例(47.5%);死亡26例(18.4%),人群分布主要以婴幼儿为主18例(65.4%);疫苗接种78例(55.3%);临床表现:发热141例(100.0%)、皮肤瘀斑瘀点135例(95.7%)、上呼吸道症状61例(43.8%)、烦躁59例(41.8%)、腹痛17例(12.1%)、腹泻23例(16.3%)、意识障碍72例(51.1%)、抽搐45例(31.9%)、呕吐114例(80.9%)、头痛86例(61.0%);皮肤瘀点瘀斑涂片、脑脊液培养、血培养和脑脊液涂片阳性率分别为77.9%、6.17%、11.7%和21.4%;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型、有无昏迷及并发症等可显著影响预后。结论重庆地区儿童流脑呈散发流行;病死率较高,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主;暴发型流脑比例较高,疫苗接种率较低,辅助检查以皮肤瘀斑瘀点涂片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