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61篇
  免费   2205篇
  国内免费   1522篇
耳鼻咽喉   293篇
儿科学   443篇
妇产科学   288篇
基础医学   1963篇
口腔科学   383篇
临床医学   6001篇
内科学   3655篇
皮肤病学   390篇
神经病学   918篇
特种医学   13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4165篇
综合类   11753篇
预防医学   4772篇
眼科学   489篇
药学   4428篇
  52篇
中国医学   4813篇
肿瘤学   1046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819篇
  2022年   736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1068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774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2026篇
  2013年   1935篇
  2012年   2429篇
  2011年   2468篇
  2010年   2377篇
  2009年   2352篇
  2008年   2359篇
  2007年   2353篇
  2006年   2180篇
  2005年   2199篇
  2004年   1949篇
  2003年   1841篇
  2002年   1526篇
  2001年   1538篇
  2000年   1295篇
  1999年   1113篇
  1998年   824篇
  1997年   758篇
  1996年   698篇
  1995年   673篇
  1994年   611篇
  1993年   495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443篇
  1990年   357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284篇
  1987年   260篇
  1986年   243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150篇
  1981年   121篇
  1980年   110篇
  1979年   56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6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片(爱若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实验组应用来氟米特片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显效的时间、24h尿蛋白、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来氟米特组平均显效时间为6~8周,其中24h尿蛋白完全缓解4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3例。环磷酰胺组平均显效时间为7~9周,其中尿蛋白完全缓解3例、显著缓解5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4例。结论运用来氟米特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可以取得不低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是治疗膜性肾病的又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肱骨髁间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处理方法有非手术治疗、手术复位和广泛内固定.60年代以前非手术治疗是此类骨折处理的主导,现在倡导的治疗原则早期手术.关节面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练习.由于内固定材料和暴露方法的改进,手术复位加强内固定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自2003年6月~2007年2月,作者所在医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6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与3例臂丛神经肿瘤,随机选择1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臂丛神经的正常超声图像。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下动脉是臂丛神经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C5-7和上、中干显示率为100%(12/12),C8、T1和下干显示率为83.3%(10/12)。6例臂丛神经损伤显示神经增粗水肿,部分正常束状回声消失或不连续,内部点线回声不清,呈略低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粘连。3例臂丛神经肿瘤显示为实性瘤样低回声与臂丛神经相连续,其内有血流信号,其中2例为超声检查最早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检查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在结直肠癌领域引入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目的了解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领域开展的现状。方法收集近年国内、外有关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并作综述。结果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结直肠肿瘤外科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结论该模式在其构成、协作机制、决策与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等问题上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我科自2001年9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螺钉松动折断患者,其中螺钉松动11例,钢板螺钉断裂1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手术后至钢板螺钉松动折断时间2.5~13个月,平均4.5个月。骨折按AO分型,A 3型2例,B 1型4例,B 2型3例,B 3型4例,C 1型6例,C 2型2例,C 3型3例。内固定情况:普通钢板7例,加压钢板12例,角钢板2例,解剖型钢板2例,DCS 1例。钢板螺钉在前侧1例,前外侧8例,外侧15例。本组病例中2例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尚好,患者拒绝再次手术,予管型石膏外固定。22例入院后再次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下睑缘横置切口矫正内眦赘皮术式的应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为38例施行矫正术式.术中横向切开赘皮后,继沿下睑缘向外侧横行切开,皮下充分游离松解,剪除错位的眼轮匝肌纤维,内眦点定位缝合后,下睑缘切口修剪缝合.结果 38例内眦赘皮形象明显改善,大部分受术者满意,术后瘢痕位于下睑缘下和重睑线处,隐蔽性好,除1例瘢痕增生外,其余愈好良好.结论 下睑缘横置切口矫正内眦赘皮术式术后瘢痕隐蔽,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7.
拔火罐与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SIL—2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对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组、对照组复感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儿童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治疗组采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均采用单盲法。结果:(1)治疗前复感儿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2)经拔火灌和穴位注射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较转移因子对照组为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感儿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与紊乱,拔火罐和穴位注射既可调节复感儿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又能提高复感儿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复感儿取得较好疗效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0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病理实质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翠玲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84-1785
主要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病窦综合征的病理机制,阐述了阳气虚弱是本病的病机要点,并且与虚、寒、瘀相关。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总结 17例胸椎骨折患者的特点与诊疗情况 ,为提高此类合并胸外伤患者的疗效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了 17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近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14例 (82 .4 % )合并肋骨骨折 ,11例 (6 4 .7% )合并血气胸 ,10例 (5 8.8% )合并严重脊髓伤 ,3例 (30 % )远期脊髓伤为有用恢复。结论 胸椎骨折常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严重脊髓损伤 ,预后较差 ,为此应重视合并胸外伤的胸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指标CD34、CD31、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 ,同时比较上述几种血管新生因子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 ,以便筛选出有效的临床预后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5 3例肝细胞肝癌的标本进行CD31、CD34、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的染色、计数 ,并用检测数据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染色的血管面积后发现 ,CD34与多种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 ;CD31与肝内门静脉浸润相关 ;vWF与肿瘤的TNM分期及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 ;CollⅣ与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 ;Lam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量呈负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正相关。PCNA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在HCC中 ,CollⅣ、vWF、及CD31为肝细胞肝癌的有效血管新生及预后指标 ;Lam则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相关 ;PCNA指数肿瘤分期有关 ;CD34不能用作血管新生或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