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方法经确诊的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30例,男22例,女8例;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对照组和HBO组仅采用对症及常规治疗,未使用止血药物及抗纤溶药物。HBO组另联用高压氧治疗,加压20min,稳压压力0.20mPa,稳压面罩吸氧80min,中间休息10min,减压20min,1次/d,10次1疗程,使用2个疗程。使用LG—R80A型全自动血液流变测定仪进行血流变指标检测。结果HBO组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均高于对照组。HBO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Fg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HBO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表现,总结CT和MR影像特征,提高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11例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病例。采集临床资料、相关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指标,静脉窦血栓和脑内病变的影像学征象,以及相关随访结果。结果: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有头痛(81.8%,9/11),肢体麻木(9.1%,1/11),癫痫(27.3%,3/11)和昏迷(18.2%,2/11)。急性期CT显示静脉窦高密度征(100%,4/4);MR表现为静脉窦流空信号被血栓取代(90.9%,10/11),血栓呈多种信号特征。1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伴有脑内病灶6例,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脑回状不均匀高信号(100%,6/6),磁敏感如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显示特征性的血栓、淤血和静脉侧支分流(100%,4/4)。其中10例影像学或临床随访显示预后良好。结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CT和MR检查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常规颅脑CT和MR检查可作为有效的诊断和随访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3.
1998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 ,我们在鼻内窥镜下应用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 33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3例中 ,男 19例 ,女 14例 ;2 3~ 49岁 ,平均 36岁 ;病程 3个月~ 5年。其中 5例曾行腭扁桃体切除术 ,1例曾行腭咽成形术 ,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咽喉部不适或异物感、咽痛、刺激性干咳等病史。鼻内窥镜下检查见舌根部舌扁桃体慢性充血、增生 ,呈颗粒状聚集 ,表面光滑 ,增生重者向下充满了大部分会厌谷。1.2 治疗方法 先用 2 %利多卡因喷咽喉部 3次 ,在4mm70 0 硬管鼻内窥镜下 ,用扁桃体针头于舌扁桃体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高压氧治疗对日间嗜睡的影响, 以及两者与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在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6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13例)与对照组(n=113例)。观察组住院期间除脑梗死常规治疗外予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于入院第2天排除相关禁忌证后开始, 每天1次, 共10次;对照组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收集2组患者基线资料, 入院时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第3天、出院当日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 随访2年。比较2组急性期日间嗜睡情况、6个月临床转归及2年卒中复发情况, 日间嗜睡患者与无日间嗜睡患者6个月临床转归及2年卒中复发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217例, 其中观察组105例, 对照组112例, 失访9例。观察组发病前PSQI评分、入院时ESS评分及日间嗜睡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时ESS评分及日间嗜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0(0, 2)vs.3(1, 6), P<0.05;5.7%v...  相似文献   
65.
<正> 心肌损害是阿霉素的主要副作用。我们分别采用体外心肌细胞培养和在体动物模型,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阿霉素性心肌损伤的影响。以2~3天龄Wistas大鼠的心肌细胞为原料,取培养三天的心肌细胞19瓶,随机分成阿霉素组(n=10)和门冬氨酸钾镁加阿霉素组(n=9)(门冬氨酸钾镁系上海海普药厂产品,含钾10mg/ml,镁4mg/ml)。经阿霉素1mg/L、40mg/L的无血清含药培养基培养4小时后,用日立A220型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二组培养基中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采取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的例次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后的BUN、血钙、血钾、血浆PH及碳酸氢根离子。结果:对照组患者共透析182例次,治疗结束后57例(90.48%)存活,其中,47例(74.60%)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观察组患者共透析190例次,治疗结束后61例(96.83%)患者存活,其中56例(88.89%)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患者透析例次和存活患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功能恢复的患者例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对照组凝血发生率9.52%,观察组15.87%,二者之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生存的患者透析后的血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透析治疗结果相当。结论:无肝素透析可降低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出血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该治疗较为安全,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重症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我院接收的重症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别为对照组(n=44,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44,常规+无创呼吸机治疗),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8.
共同空间模式在少通道分类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以运动想像为基础的脑机接口(BCI)系统中,共同空间模式(CSP)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被广泛使用.但这种基于多通道的空间滤波方法并不能对频域信息进行处理,而且在通道数较少的情况下也无法应用.将每个通道的多个频段看成是新的通道运用CSP,并以此方法获得了2008年BCI竞赛中数据集IIb的第二名,平均Kappa系数达到0.58.该方法充分利用信号频域信息,以解决通道数过少的情况下基于想像运动模式分类的难题.  相似文献   
69.
激光照射氧载体对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激光照射氧载体量子疗法 (L QL )对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即刻影响。方法 :应用 L QL治疗 32例住院患者 ,治疗期间 (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 6 0分钟 )联合监护血氧和脑血流动力学 ,应用配对 t检验 ,比较治疗前后的 P、BPs、BPm、BPd、Pa O2 和单侧大脑中动脉的 Vmax、Vmean、Vdia和 PI。结果 :Pa O2 、Vmax、Vmean、Vdia和 PI明显增加 ,而BPs和 P降低 ,有明显差异。BPm和 BPd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和作者对血液量子疗法 (QOB)的研究结果相似。结论 :本研究表明 L QL可取代 QOB,它有改善脑缺血和缺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1病例资料 女,20岁。因发现颈部肿块10年,于1997年5月12日入院。查体:颈前甲状软骨上中线位触及-约2.5cm × 2. 0 cm肿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度好,随吞咽上下移动。初诊:甲状舌管囊肿。在局麻下拟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暗红色,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