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21.
该研究首先通过选择不同批号的醒脑静注射液产品进行小鼠类过敏试验,结果在给予临床6.6倍剂量注射液后,临床具有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应批号注射液可诱发小鼠发生轻微类过敏反应,其余批号则无,初步认为该小鼠模型可以很好地提示醒脑静注射液临床上使用的类过敏风险。另外通过改变部分工艺,制作出高浓度的醒脑静注射液并进行小鼠类过敏试验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豚鼠未见明显Ⅰ型过敏样反应发生,而小鼠在给予临床6.6倍剂量注射液后发生轻微类过敏反应,故认为对于敏感或特异质人群(代谢异常),可能会造成醒脑静注射液进入体内后其中某些化学组分浓度增加,从而会导致其诱发类过敏反应的风险加大。而由于检测模型的限制,目前暂不能排除醒脑静注射液诱发过敏反应的风险。最后,该研究又通过加大醒脑静注射液中冰片和辅料聚山梨酯(吐温)和(或)氯化钠的含量并再进行类过敏检测,结果表明上述3种成分混合后可能会产生新的微量致敏物质并诱发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2.
郑琪  易艳 《中国临床护理》2017,9(2):184-185
正抢救药品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地使用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临床科室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要求抢救药品须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100%。但急救车内的抢救药品种类多、数量大,如何提高抢救效率、方便紧急情况下使用、保证抢救质量,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有研究~([1-2])指出,预灌封注射剂是一种新型实用的药品包装方法,在节约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优势明显,具有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的超声检查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均于早孕期及破裂发生后超声检查误诊,其中2例死亡。结论:及早正确诊断残角子宫妊娠至关重要,可避免发展至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的严重后果;孕期超声检查显示宫颈与妊娠宫体的关系应成为常规,有助于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24.
雄黄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很多传统中药名方包括儿科方剂中含有雄黄.由于雄黄为含砷矿物药,人们常以含砷的砒霜类推其毒性,对其安全性缺乏客观认识.临床上雄黄基本以炮制品入药,而不用生品.《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炮制方法为水飞法,研究证明水飞炮制的雄黄毒性较低."雄黄"被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然而其名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宣教对干眼症患者强脉冲光治疗期间心理状态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20例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宣教能够改善干眼症患者强脉冲光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6.
类过敏反应在首次用药后发生,与过敏反应需要抗原致敏后再次激发2个阶段的致病机制不同。该研究探讨2种中药注射剂诱导不同品系和性别小鼠发生的类过敏反应,为小鼠类过敏反应检测模型在动物品系和性别上的选择提供依据。用ICR,昆明,BALB/C,C57小鼠进行2种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试验,比较4种小鼠的敏感性,并比较雌雄性动物的差异。各小鼠均一次性静脉注射含有0.8%伊文思蓝(EB)的受试物,以耳廓蓝染发生率和EB渗出量作为类过敏反应评价指标。在ICR和昆明小鼠上,2种中药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均在一定剂量下诱导出类过敏反应,在同种注射剂同剂量下ICR的类过敏反应更明显,说明ICR小鼠更敏感。只有1种注射剂在BALB/C小鼠上呈现出了类过敏反应,且反应程度较ICR和昆明小鼠明显减弱;2种注射剂在C57小鼠上均未诱导出类过敏反应。雌雄动物比较结果显示,1种注射剂雌雄动物未见明显差异,而另一种注射剂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敏感。因此,进行中药注射剂小鼠类过敏试验,ICR小鼠是较为理想的试验品系,应该作为首选动物;其次可选用昆明小鼠。BALB/C和C57小鼠敏感性较低,不建议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试验。中药注射剂对小鼠类过敏反应显示有一定雌雄性别差异,雄性小鼠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7.
采用小鼠类过敏反应检测模型,以双黄连注射液(SHLI)为例,对双黄连注射液的中间体提取物、中间体的逐级萃取组分或成分进行类过敏反应筛选,确定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致类过敏物质。结果显示双黄连注射液的3个中间体(黄芩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中,连翘提取物致类过敏反应的作用较强;连翘提取物的致类过敏反应主要与其中极性较大的组分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此部分极性物质成分中所包含的连翘酯苷A和牛蒡苷可导致明显的类过敏反应。采用液质联用化学成分靶向切除技术剔除双黄连注射液中的连翘酯苷A后,与未剔除连翘酯苷A的双黄连注射液相比,前者诱发类过敏反应大大降低,安全性明显提高。该研究采用化学分离与体内类过敏检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筛选双黄连注射液致类过敏物质的技术,并找出了SHLI的主要致类过敏成分,不仅为SHLI的工艺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科学基础,也为中药注射剂尤其是复方制剂类过敏物质筛选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生产的214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肿胀、乳头皲裂及泌乳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优良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后48h泌乳量充足率分别为98.1%、100%、9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1;且乳房肿胀率、乳头皲裂率分别为4.7%、0%,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泌乳量,减少乳房肿胀、乳头皲裂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修订的心肺复苏标准的同时,对2005国际标准颁布后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综述了心前区叩击、单纯胸外按压、通气按压比、除颤时机、复苏时长等问题,旨在更新急救观念,探索提高基础生命支持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对于中医骨伤护理的规范化是医院规范化的一部分,合理的规范化对于骨伤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2010-2011年我院中医骨伤的常见病症的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总结了一系列的规范,并且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的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