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HCV核心抗原作为“窗口期”HC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缩短献血者HCV感染检测的“窗口期”。方法 采用HCV核心区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商业PANEL系列血样和健康无偿献血者标本 ,对初复检均为阳性的标本 ,采用HCV中和试验及HCVRNAPCR定性及定量确认结果。结果  1 74 9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 ,1 8份标本初检阳性 ,复检后仍有 2份阳性 ,经HCV核心区抗原中和试验 ,HCVRNAPCR定性及定量结果均为阴性 ,HCV核心区抗原ELISA试剂的特异性为 99.88%。对PANEL 1 4份系列样本的检测显示 ,HCV核心抗原比第 3代丙肝抗体早 4 6d检出 ,与PANEL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数据几乎完全相同。结论 HCV核心抗原的检测可明显缩短献血者HCV感染检测的“窗口期” ,进一步降低输血后HCV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2.
1982年至1990年8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157例,并随访了部分病例。1 临床资料.157例中,肾病综合征Ⅰ型10例,Ⅱ型147例;男129例,女28例;年龄15~20岁41例,21~30岁43例,31~40岁50例,41~60岁23例;病程半年至10年。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3例胸部病变行CT定位下穿刺活检。结果:胸部穿刺活检细胞学阳性率88%。组织学阳性率9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胸部病变的临床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54.
乌司他丁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D-二聚体和蛋白C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D-二聚体(DD)、蛋白C(P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组,n=36)、脓毒症组(SEP组,n=30)、UTI3h给药组(UTI3h组。n=30)和12h给药组(UTI12h组,n=18)。利用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于正常对照组及制模后6、12、24、48及72h组心脏取血测定DD、PC和蛋白S(PS)。结果:与SH组相比,SEP组大鼠DD在造模后逐渐升高,PC、PS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SEP组相比,UTI3h,UTI12h组大鼠的DD降低,PC含量下降趋势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TI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期间的抗凝抑制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相似文献   
55.
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HRV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 )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 15 0例中老年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分为缺血组 (A组 )和非缺血组 (B组 )。结果 :共有 3 7人发生心肌缺血 (A组 ) ,其中术前有 7例发生 ,术后有 3 4例发生 ;另 113人未发生心肌缺血 (B组 )。A组术前HF(高频功率 )、LF(低频功率 )、LF/HF(低频与高频比值 )低于B组 (P <0 0 5 ) ;两组术后HRV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 ,A组TP(总功率 )、HF、LF、VLF(极低频功率 )、LF/HF在术后 2d内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 ;术前HF、LF、LF/HF异常降低对心肌缺血尤其是术后心肌缺血可能具有比较重要的预测价值 ;术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降低、交感 /迷走张力严重失衡且恢复较慢 ,可能是术后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一期手术的方式和疗效。方法 对152例双侧上尿路结石病人一期气压弹道碎石或/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 151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1例,为术后尿毒症加重所致。结论 双侧上尿路结石一期手术具有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再次手术、减少医疗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7.
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0例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于术前 1d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患者按年龄分为 5组 :A组 :<5 5岁 ,2 3例 ;B组 :5 5~ 64岁 ,2 2例 ;C组 :65~ 69岁 ,41例 ;D组 :70~ 74岁 ,3 6例 ;E组 :≥ 75岁 ,2 8例。结果 :术前TP、LF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 ,B、C、D、E组TP、LF显著低于A组 ,E组HF、D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1d各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 ,B、D、E组TP和B、C、E组HF显著低于A组 ,D、E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2d ,各组HF ,D、E组TP、LF进一步降低 ,D、E组TP、LF/HF显著低于A组。结论 :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表现为 :( 1)年龄愈大 ,术前自主神经功能愈低下 ;( 2 )术后高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降低幅度相对较大 ,迷走 /交感张力失衡相对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58.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 2 0例 ,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 1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结果 :围术期共发生心肌缺血 67人次 ,绝大部分发生于术后 ;术前糖尿病组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曲线下面积比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二天 ,两组患者缺血次数、缺血时间、缺血曲线下面积以及糖尿病组的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 0 0 1) ,其中 ,糖尿病组心肌缺血各指标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前心肌缺血比非糖尿病患者重 ;术后两组心肌缺血明显重于术前 ,其中 ,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加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9.
同期治疗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刚  文斌  王伟  包坤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9):101-102
目的 探讨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8年2月-2003年8月对19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 药泵置入术,10-14d后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前列腺电切术或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后每4周重复动脉灌注抗癌药物1次。结果 病人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随访7-53个月,有3例复发,但复发部位不在前列腺窝或后尿道。结论介入治疗后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前列腺电切术或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可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 ,及其与前列腺癌病变之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344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优缺点 ,观察和统计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发病的相关因素 ,例如 :年龄、 PSA、 PSA密度和前列腺体积。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少 ,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前列腺癌检出率为 33.72 % ,其检出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 PSA和 PSA密度明显高于增生者 ,而前列腺体积不增大。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检因并发症少 ,检出率较高 ,有其自身临床应用的优势。 PSA和 PSA密度是指导穿刺活检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 PSA>10 ng/ml和 PSAD>0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