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胭动静脉钝性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本院近期收治闭合性胭动静脉钝性损伤2例,两例患者均有膝关节周围骨折,脑动静脉均系钝性损伤。结合受伤情况及临床检查以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早期仔细修复损伤的血管,术中、术后抗凝治疗,以及术中预防性筋膜切开减压、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 1例截肢,1例发生缺血性肌坏死虽保住了肢体,但遗留有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闭合性胭动静脉钝性损伤应早期诊断,积极采取手术等综合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18~60岁、伤后2周内、单节段胸腰椎A1~A3型压缩或爆裂性骨折、椎弓根及小关节突完整、压缩程度小于椎体前缘高度50%的7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23例,女9例,年龄42.24±3.21岁;B组38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男28例,女10例,年龄41.23±3.18岁。术前、末次随访均进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VAS)及OD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Cobb角、术后Cobb角恢复值与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与伤椎高度丢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术前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VAS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48.38±2.24min,术中失血量为55.00±21.24ml,住院时间为5.03±0.78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14.64±6.32d,住院费用为5.21±0.78万元;B组手术时间为88.43±5.28min,术中失血量为153.00±33.24ml,住院时间为7.02±1.2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30.25±6.14d,住院费用为3.33±1.23万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1例术后手术切口浅表感染经简单清创换药处理后愈合,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70例获得18.3~34.3个月的随访,其中A组随访25.1±2.45个月,B组随访25.5±1.99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恢复值、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伤椎高度丢失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近,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3.
1脊柱骨折的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最为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多采取卧床休息、药物镇痛等对症治疗,但对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不但容易引起褥疮、肺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而且会使骨量丢失进一步加重,导致椎体愈合困难,  相似文献   
34.
文天林  银存举  冷咏梅 《人民军医》2005,48(12):745-745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右侧大腿肿物1年,隐痛10天入院。查体:右侧大腿中段外侧可触及8cm×6cm大小椭圆形硬性肿物,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肿物与皮肤无粘连,有轻压痛,患肢主动及被动运动、远端浅感觉及血液循环等均无异常。右股骨正、侧位X线片检查:股骨中段肿瘤,无明显骨膜反应,良性可能性大,不除外软骨瘤。CT扫描检查:右股骨中段占位性病变,不除外恶变可能。患者拒绝做全身核素骨扫描检查。初步诊断:右股骨肿瘤(性质待定)。择期行硬膜外麻醉下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约7cm×5cm大小,自骨干膨胀性生长,包膜完整,与周围软组织无粘连,…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2例CSM患者依据压迫部位、退变范围、颈椎矢状位序列、手术史及合并症等综合因素制订个性化手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组32例,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组4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ODLF)组42例。通过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曲度指数(CC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9个月。ODLF组手术时间较短,失血量较多,与ACDF组和ACDF+ACC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CDF组和ACDF+ACCF组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VAS、JOA评分:3组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 0. 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CCI:ACDF组、ACDF+ACC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ODL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ODLF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CDF组和ACDF+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个性化手术治疗多节段CSM能取得较好疗效,手术方式对CSM疗效无影响。前路手术时间略长,失血量少,ODLF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6.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新方法.创伤小,见效快,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应用膨胀式椎成形术对8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腰椎退变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腰椎退行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腰椎滑脱,需要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术和经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1-2],但高龄患者由于骨骼质量欠佳及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3-4]。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们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脑部萎缩情况以及脑萎缩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25例接受脊柱内固定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完整随访资料,根据随访6个月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较好组和恢复一般组,同时另选取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恢复较好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4~55岁,平均(37.9±13.9)岁;入院时ASIA评级A级1例,B级4例,C级3例,D级2例;6个月后ASIA评级均有一个以上好转,其中A级0例,B级1例,C级3例,D级3例,E级3例;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为(71.9±16.3)分,6个月后为(85.5±1.5)分。恢复一般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4~55岁,平均(35.8±11.5)岁;入院时ASIA评级A级7例,B级3例,C级3例,D级2例);6个月时ASIA评级未见明显改善;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为(71.9±16.3)分,6个月后为(85.5±1.5)分。对照组25名,男15名,女10名,年龄(36.5±9.3)岁。采用MRI扫描三组受试者脑部结构信息,运用CIVET软件及DtiStudio软件对比三组大脑灰质和白质萎缩的区域。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脑皮层萎缩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恢复较好组和恢复一般组均存在双侧初级运动皮层的灰质萎缩,但恢复一般组的萎缩程度更广泛和严重,同时还出现右侧辅助运动区和运动前区的灰质萎缩。恢复较好组未见明显的脑内皮质脊髓束萎缩,而恢复一般组脑内皮质脊髓束初级运动皮层区域及内囊区域均出现白质萎缩。此外,脊髓损伤患者辅助运动区的灰质体积(r=0.75,P< 0.001)及初级运动皮层的白质体积(r=0.76,P< 0.001)与患者6个月后的运动恢复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脊髓损伤早期,运动感觉中枢即可出现明显的萎缩现象,同时这种萎缩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9.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 2年Brain[1] 首先报道脊髓型颈椎病(cervi cal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 ) ,虽然部分CSM病例有自然稳定及自限过程,但多数患者其发展的渐进性不易被患者自身感觉,以及许多患者临床发病的突然性(例如轻微创伤而致瘫痪) ,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是必要的。Alker[2 ] 研究表明,脊髓遭受压迫可以使灰质内传导束呈明显的脱髓鞘改变,脊髓继发性缺血,尤其脊髓前动脉栓塞可以造成该节段所供应的相应脊髓节段坏死。蔡钦林等[3] 经过动物实验认识到,白质内除脱髓鞘改变外,同时存在明显的轴索变性。急性脊髓损伤的脱髓鞘改变是可逆的,而严重的轴…  相似文献   
40.
文天林  李放  孙天胜  关凯 《人民军医》2007,50(8):488-489
腰椎滑脱症由退行性变、峡部裂、创伤、发育不良及病理性等原因造成,获得持久的稳定是其治疗目标。2004年7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减压、SRS系统内固定和同种异体骨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7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