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瑶药是瑶族人民千百年来为了生存与发展,利用药物资源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由于历史的原因,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药缺乏典籍记载和系统整理,单凭口传心记,在传授过程中就常有失传、误传、讹传或以伪代真现象,再加上瑶医用药经验的不同,瑶族本身语系的复杂  相似文献   
84.
大花罗布麻叶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斌 《中药材》1991,14(9):19-23
本文对新疆产大花罗布麻叶[Poacynum hendersonni(Hook,f.)Wodson]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了研究,并与紫斑罗布麻叶[Poacynum pictum(Schrenk)Baill.]、罗布麻麻叶(Apocynum venetum L.)进行了鉴别比较。为新疆罗布麻叶的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了寻找水罗伞的活性成分 ,我们从有益智作用的氯仿溶出部分分离到多个结晶成分 ,已报道其主要成分为水黄皮素 (karanjin) [1] ,现又分离出 2种成分 ,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 3,3′ 二甲氧基呋喃 [4″ ,5″ ,8,7]黄酮 (3 methoxy 2 [3′ methoxyphenyl] 4H furo [2 ,3 h ] 1 benzopyran 4 one) (Ⅱ )和 5 甲氧基呋喃 [4″ ,5″ 8,7]黄酮 (5 methoxy 2 phenyl 4H furo [2 ,3 h] 1 benzopyran 4 one) (Ⅵ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 仪器和材料XT 4双目体视显微熔点测定仪 (北京电子光学设备厂 ,温度计未校正 ) ;I…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0例,女25例;年龄36~71(45.2±3.2)岁;病程1~12(4.5±1.8)个月。其中有35例患者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中(研究组),同期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中未系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方式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ACDF)38例,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减压术(单开门)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1、7、30 d和术后6、12个月分别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神经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4.3±1.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前JOA评分、VA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3~8(5.54±1.54)h;术后住院天数3~12(5.62±1.59)d;对照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24~48(18.80±4.78)h;术后住院天数为7~17(9.85±1.9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7、30 d的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6、12个月的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无神经功能恶化、血肿、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2周愈合;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外科康复理念运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总结强震期间灾区伤员医疗救援大转运的专业特点.方法 查阅120中心抗震救灾调度指令的派车记录和伤员转运的值班统计,收集全市120网络等各医疗机构震灾救援的官方信息,结合120中心应急反应的具体行动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经120中心统一调度指挥,震后4周内共救援转运灾区伤员8264人进入成都市内住院救治,转出2431人至外省进一步治疗.入城伤员中,震后头3 d为救援高峰期,占86.30%(7132/8264);重伤员约占总数比例13%;院内死亡伤员中,90.54%(134/148)发生在震后第一阶段;各阶段住院死亡率随救援进程加大呈现下降趋势(2.07%~0.77%).陆路转运成都周边灾区伤员数量最大,占81.53%(6738/8264),用时13 d;空路转运重灾偏远山区伤员数量居次,占16.50% (1363/8264),但耗时最长(24 d);水路转运周期最短(4 d).出城伤员中,第三阶段为转运高峰(53.56%),单日伤员最大出城量专列大于包机.结论 汶川大地震医疗转运灾区伤员具有转运周期长、转运高峰短、重伤员偏多、死亡时段集中等独特的救援学时间特征、伤情特征、路径特征等,对未来的震灾救援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培补二天膏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膏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将10只Wistar京都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膏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培补二天膏混悬液(对应剂量分别为0.58、1.15、3.46 g·kg-1·d-1)灌胃;西药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混悬液(剂量为10.13 mg·kg-1·d-1)灌胃;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共4周,期间每周监测收缩压(SBP)。给药结束后,测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ngⅡ)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胸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实验过程中,模型组SBP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膏方各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干预1 ~ 4周后均能降低SBP;与模型组比较,膏方中剂量组治疗 4 周降压明显(P<0.01),膏方高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 1 周即出现明显的降压效果(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AngⅡ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膏方高剂量组NO含量明显升高,AngⅡ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西药对照组AngⅡ含量降低明显(P<0.05)。(3)胸主动脉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SHR 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明显改变;膏方各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均可改善 SHR 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论】 培补二天膏可有效降压及保护血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液中AngⅡ和NO的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89.
腹膜透析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胰腺炎 (seriousacutepancrititis ,SAP)又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其临床过程凶险 ,病死率高达30 %。其治疗十分棘手 ,目前强调的是个性化治疗 ,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本院利用腹膜透析治疗 5 3例SAP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本院共收治SAP 118例 ,其中有 5 3例进行了腹膜透析治疗 ,其余为家属因费用较大而不愿接受、或入院不到 2 4h而死亡。 5 3例中男 2 5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4 7.1(2 7~ 75 )岁。本组 5 3例全部行CT检查。1.2 分级标准 AS…  相似文献   
90.
戴斌 《青春期健康》2023,(21):88-89
<正>如今,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重体质的锻炼,还要关注心理健康的培养。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身心并重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