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对瑶医习用药材四方钻及其混用品膜叶钩藤的形态。性状,显微组织及其薄层色谱进行了比较鉴定,为澄清混乱,制定标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22.
组织培养污染支原体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由于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生物学性状差异很大,因而给检出和排除带来困难。本文将近年来关于支原体污染的严重性、检出和排除方面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3.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罗伞中水黄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硅胶G为薄层板,苯-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激发波长与荧光波长分别为355nm和428nm。结果水黄皮素线性范围为0.138~0.69μg,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94%(n=5)。结论该法便捷、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以控制该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简:彩超)对超声消融联合三管微创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彩超对115例下肢每一静脉段观察静脉腔回声、有无血流信号的资料。结果115例DVT患者均经彩超一次确诊、定位,彩超复查111例(96.5%)术后阻塞静脉全部再通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结论彩超是观察多种介入导管相互配合治疗DVT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2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和诱导痰液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sTREM-1)的浓度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稳定期的外周血和痰液中sTREM-1的浓度及白细胞计数(WBC),以及12名健康人的外周血sTREM-1的浓度。分析COPD各组外周血与痰液中sTREM-1浓度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的关系。结果COPD治疗前组和治疗2周组痰液中的sTREM-1浓度都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治疗前组、治疗2周组和稳定期组外周血中sTREM-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治疗前组痰液中的sTREM-1浓度与相对应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对FEV1%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痰液sTREM-1浓度和性别。结论痰液中sTREM-1浓度可以反映COPD气道炎症的程度并作为判断肺功能预后的参考指标,外周血sTREM-1浓度并不能真实反映气道炎症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26.
目的:观察microRNA-34a、Notch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与HCC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32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4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croRNA-34a的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otch 1表达.结果:HCC组织中microRNA-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57±0.71,P=0.003)及正常肝组织(8.65±0.21,P<0.001),在转移性癌组织中microRNA-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转移性癌组织(1.34±0.13,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otch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CC组织中Notch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2±0.67,P=0.001)及正常肝组织(4.65±0.14,P<0.001),转移性癌组织高于非转移性癌组织(2.14±0.3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croRNA-34a与Notch1在HCC及癌旁组织中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59,P=0.003)、(r=-0.274,P=0.002),两者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肿瘤部位、是否合并肝硬变、是否伴随肝炎病毒感染及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含量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个数、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croRNA-34a低表达、Notch1高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11.3%),明显低于microRNA-34a高表达、Notch1低表达组(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63,P=0.011).结论:MicroRNA-34a在HCC组织中较癌旁和正常肝脏组织明显减低,其通过逆向调节靶蛋白Notch1参与肿瘤肿瘤恶性行为;检测microRNA-34a及Notch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HCC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后路钉棒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30例,对照组(常规内固定后外侧植骨)30例。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14.9±4.8)个月。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实验组椎体骨折愈合12例,对照组5例;末次随访时实验组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断钉、2例螺钉松动退出。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椎体前中柱支撑,减少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8.
目的比较国产脊灰疫苗与进口疫苗的各项指标。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和《WHO生物制品规程》,对17批进口脊髓灰质炎液体疫苗和抽检国产脊灰糖丸疫苗进行质量检产。该研究还分析了国产疫苗半成品的质量和43名1岁龄儿童服用糖丸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进口疫苗的基础滴度和热稳定性试验的合格率均为82.4%(14/17)。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基础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其热稳定性略低于进口液体疫苗。国产脊灰糖丸疫苗经全程免疫后Ⅰ型抗体阳转率为97.6%(42/43),Ⅱ型和Ⅲ型均为100%(43/43)。结论进一步提高国产脊灰疫苗的热稳定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29.
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是制定合理免疫方案、有效预防不可少的基础研究。我国于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以后,发病率虽大幅度下降,但苦于缺乏免疫持久性的了解,相当一段时间里免疫方案相当混乱。本研究始于1973年,基地设在浙江省诸暨县,对3233名8月龄至2岁儿童分32种方案进行免疫,连续观察15年,获得了系统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30.
目的:分析苏州市院前急救卒中患者分布情况,调整资源布局,整体提升卒中救治能力。方法:以智慧急救平台为基础,从苏州市急救中心提取2018-2022年院前急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卒中患者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为68.79±15.47岁;平均呼救-到院时间为38.34±17.28分钟;一年中院前急救卒中病例主要集中于冬季(10-12月),一天中的高峰时段为7-19时;主要发生区域在姑苏区、吴江区和吴中区,卒中病例既往病史分布最高的三项为高血压(58.06%)、脑部疾病(22.72%)和糖尿病(19.81%);FAST症状分布中肢体无力(68.82%)、言语不清(57.49%)、面瘫/口角歪斜(34.92%)在年龄分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院前急救卒中病例在人群、时间和区域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相关部门可优化区域急救资源配置,提高院前医务人员的卒中救治水平,并针对高危因素的老龄人口进行卒中科普教育,以全面提升卒中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