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1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6例颅内CA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脑内型CA40例。临床观察6例,4例随访1—6年无特殊不适,2例随访1年后症状加重;手术治疗9例,均采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随访0.5-3年均恢复良好;γ-刀治疗25例,7例0.5—1年再次出血,1年后仅6例病灶体积缩小。脑外型CA6例,均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其中病灶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全切除的3例病人随访3月-2年MRI复查未见血管瘤复发。不全切除的3例患者术后均行γ-刀治疗,1年后复查MR/见病灶体积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脑外型CA应首选显微手术治疗,残留部分可行γ-刀治疗;脑内型CA,无症状者可临床观察。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应积极手术治疗,合理采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并遵循个体化原则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γ-刀治疗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诺欣妥)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4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规范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加用缬沙坦,观察组加用诺欣妥。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和LVEF更高,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诺欣妥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缬沙坦能显著降低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升LVEF,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03.
M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电离辐射,还可提供组织的功能学信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设备及扫描技术升级使胸部MR临床应用成为可能.MR能否替代CT用于肺癌筛查及肺结节无辐射随诊越来越受关注.研究表明胸部MR在肺结节的检出、随诊及诊断方面存在潜在价值.本文就MR在肺癌筛查及肺结节随诊中的应用和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分析参数值对术前预测肺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胸膜侵犯的价值。方法:收集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36例,术前行3.0 T MRI常规平扫、DWI及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将数据导入后处理分析软件Omni Kinetics Manual,测量病灶感兴趣区域的参数值:转运常数(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er space volume,Ve)、反转运数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浆容积分数(blood plasma volume,Vp)。测量者间一致性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efficient,ICC)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参数值在不同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参数值与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比较各参数值在有无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半释放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33例患者34个前循环宽颈动脉瘤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半释放技术,33例患者共应用Solitaire AB支架34个,均成功到位并准确释放。1个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余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完全栓塞26个,瘤颈残留6个,部分栓塞2个。载瘤动脉通畅。除1例后交通动脉瘤病人术后3 d并发颅内出血死亡外,余32例临床随访6~12个月无临床症状加重,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22例术后6~12个月行DSA随访,2个动脉瘤瘤颈有残留,未见支架内狭窄和闭塞。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操作简便,采用支架半释放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宽颈动脉瘤是安全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6.
徐高峰 《医学综述》2013,19(9):1693-1694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诊治的103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38例),观察患者实验室指标、Child-Pugh分级、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存活组患者血总胆红素、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时间明优于死亡组(P<0.05),Child-Pugh分级C级以及发生并发症明显少于死亡组(P<0.05),且存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多于死亡组(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实验室指标、Child-Pugh分级、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均对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临床工作者应根据以上预后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获得更佳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7.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高峰  刘青光  刘学民  张涛 《医学争鸣》2003,24(10):908-910
目的 :探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胰腺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TGFβ1和凋亡调控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32只雌性SD大鼠以 4 %牛磺胆酸钠诱导建立SAP模型 ,2 4只雌性SD大鼠建立假手术模型作为对照 .TUNEL法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因子TGFβ1、凋亡调控基因Bax蛋白表达 .结果 :HE染色显示胰腺组织炎症随时间进展而迅速加重 .TUNEL显示假手术组胰腺组织存在极少量的凋亡细胞 ,与时间变化无关 ;SAP模型组胰腺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并随胰腺炎症程的变化而变化 :3h达到高峰 ,随后迅速减少 ,12h时细胞凋亡以坏死为主 .建模后 1,3,6 ,12h凋亡指数分别为 2 5 .0(8.5 )‰ ,78.5 (11.8)‰ ,4 2 .0 (11.3)‰ ,9.0 (2 .5 )‰ ,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0 1) .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TGF β1,Bax蛋白仅有极少量表达 ;SAP模型组TGFβ1,Bax蛋白的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应时相的假手术组 ,建模后 1,3,6 ,12h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7.5 (5 .0 ) % ,2 7.5 (5 .0 ) ) % ,5 2 .5 (8.8) % ,77.5 (8.8) % ;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5 .5 (12 .5 ) % ,80 .0 (7.5 ) % ,6 7.5 (10 .0 ) % ,35 .0(8.75 % .结论 :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与胰腺炎症程度有关 ;胰腺细胞凋亡可  相似文献   
108.
血管内皮凋亡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对肺造成的潜在影响着手,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肺微循环变化与急性肺损伤的密切关系.方法:将SAP大鼠分别在1,3,5,7,9和12h点剖杀,取肺组织行组织病理观察、组织含水量、微血管通透性等检测;并检测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SAP制模后肺损伤程度随时间而逐渐加重,肺组织含水量及微血管通透性逐渐升高;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随时间呈增加的趋势;Bax蛋白表达与凋亡变化的规律一致,Bcl-2蛋白表达则与凋亡变化的规律相反.结论:SAP合并急性肺损伤进展过程中,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引起肺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患者男性,16岁,因右肩关节疼痛,酸胀,夜间加重3月余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肩关节明显肿胀,表浅静脉可见,皮温略高,肩周广泛触痛,肩前外侧扪及6cm×5cm×4cm大小硬性肿物,肩峰下3cm周径左:18cm,右侧30cm.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实验室检查:血沉60mm/h,影像学检查:右肱骨上端椭圆形溶骨性病灶影,侵及骨骺.边界不清楚,膨胀性生长,病灶内可见少量小斑点状钙化灶,周边未见骨质硬化影.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0.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高峰  刘青光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03-1006
急性胰腺炎 ( 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比较常见。Isogai等 [1] 对 4 0 0多例 AP患者进行统计 ,发现其中 80 %的患者伴有肝功能损害。但 AP合并肝损害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虽然重症急性胰腺炎 ( 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 Mutipleorgan failure,MOF)时 ,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肺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 ,但肝脏却是 AP时功能受损最早的胰外器官。此外 ,由于其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肝脏在 AP病情发展中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因此 ,研究 AP并发肝脏损害的机制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