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3篇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的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因行先天性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瘘的临床资料,年龄3~26岁,平均12.3岁。依据患者尿瘘的位置、数量、大小等将尿瘘分为单纯性尿瘘和复杂性尿瘘。单纯性尿瘘:首次手术出现的3mm单个瘘,未进行过尿瘘修补术,采用简单切开缝合法,进行瘘口单纯缝合术或荷包缝合术。复杂性尿瘘:4mm的单个尿瘘、修补过的3mm或2个瘘口,采用连续无张力缝合修补瘘口、带蒂翻转阴茎皮瓣进行尿道成形术。结果:14例单纯性尿瘘组1次手术成功率为100%(14/14),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1例复杂性尿瘘组第1次修补手术成功率为66.7%(14/21),第2次修补手术成功率为71.4%(5/7)。皮瓣坏死5例,无术后感染、伤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2例第2次修补手术失败后失访。术后随访12~24个月,发生尿道狭窄10例,行尿道扩张2~8次,平均5.3次。结论:按照尿瘘的多少、大小、位置、周围组织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尿瘘修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72.
徐鑫 《山西中医》2011,27(7):61-62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就有关于热邪致心痛的论述,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心血管疾病的"热毒"病机学说。热毒包括外源性和内生性两种。湿邪、饮邪、痰浊,久则生毒,浸淫血脉,损伤脏腑及脉络。结合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炎症病理生理研究的新进展,认为毒邪易与火、热、痰、瘀、湿诸邪胶结,壅滞气血,损伤心脉,发为心痛。尤其毒邪最易与火邪相兼为病,且毒瘀更能郁而化火,灼伤血脉,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坏死,并且导致一系列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应当重视热毒痹阻血脉在心血管疾病病机中的致病作用的研究。清热解毒法可望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并确定膀胱癌患者的关键焦亡相关基因(PRGs)表达谱,并阐明其潜在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了对应膀胱样本的mRNA表达谱和临床数据,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包括基因本体论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的分析(KEGG)。构建评估预后的基因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分高、低风险组评估膀胱癌的预后。评估PRGs与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并构建基于它们的共表达和预测目标的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调控轴。结果:我们选择了33个PRGs,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它们主要参与细胞因子产生、炎症小体复合物、凋亡过程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正调控。我们用LASSO Cox回归分析筛选6个基因(CASP9、PRKACA、CASP6、TNF、AIM2、GSDMB)构建PRGs模型,KM曲线提示高风险评分的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概率低于低风险评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列线图表明该模型对预后预测较准确。AIM2、CASP6与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P<0.05)。通过构建ceRNA网络,确定了膀胱癌中的CASP6/hsa-le...  相似文献   
74.
松子油是取自松科植物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松仁,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我国松子资源丰富,大都以初加工作为休闲食品为主要利用方向,油料用途尚未深度开发。研究报道显示松仁有润肺、润肠、止咳、治便秘、减肥、调节血脂及抗癌等功效。松仁油中含特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一皮诺林酸,可调节血脂、增强免疫、抑制癌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241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D-L1表达状态分为阳性和阴性组、高表达和低表达组。Pearson χ2检验比较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异;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NSCLC中,PD-L1阳性组SUVmax、TLG均高于阴性组(P<0.05)。PD-L1高表达组SUVmax、MTV、TLG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鳞癌PD-L1阳性率、高表达率均高于腺癌(P<0.05)。在腺癌中,PD-L1阳性组、高表达组的SUVmax分别高于阴性组、低表达组(P<0.05),组间MTV、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中,代谢参数与PD-L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在NSCLC的腺癌中,SUVmax是PD-L1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也是PD-L1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ALK阴性腺癌中,SUVmax均是PD-L1阳性、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  结论   SUVmax能够预测腺癌患者PD-L1的表达状态,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由载体介导的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RNA i技术对人类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hTERT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表达针对hTERT基因siRNA的质粒载体转染HL-60细胞,以转染后24、72、120 h细胞组作为3个实验组,以空质粒组、转染试剂组及空白对照组作为3个对照组,RT-PCR法检测HL-60细胞hTERT基因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转染后24、72、120 h组HL-60细胞hTERT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1±0.08、0.28±0.05、0.32±0.06,质粒组、转染试剂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55±0.13、0.49±0.08、0.58±0.19,3个实验组HL-60细胞hTERT mRNA表达水平低于3个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对照组间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72、120 h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3.7±4.0)%、(35.1±5.9)%、(29.6±3.8)%,质粒组分别为(3.7±0.8)%、(2.1±0.5)%、(2.7±0.9)%,转染试剂组分别为(4.0±1.8)%、(2.6±1.3)%、(2.2±1.1)%,空白对照组均为0,3个实验组HL-60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实验组及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载体介导的靶向hTERT基因的RNA i技术能在体外抑制HL-60细胞hTERT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34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尖长轴切面记录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及A峰值,并计算E/A值;记录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三个完整心动周期的高帧频二维图像,脱机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壁各节段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结果 肝硬化组左心房收缩期前后径(30.49 mm±4.20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4.90 mm±4.33 mm)与正常对照组(28.82 mm±3.67 mm,43.25 mm±3.21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F(61.15%±4.41%)及FS(32.92%±3.34%)与正常对照组(59.74%±5.45%,32.05%±3.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A值(1.03±0.29)较正常对照组(1.31±2.74)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除左心室后壁基底段、前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及后间隔中间段和基底段外,其他各节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形态、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均存在异常,2D-STI较常规超声检查可以较早地、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肺癌发病率与患病人数的上升,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课题不断增加,肺癌生物学研究对肺癌临床诊断治疗的影响剧增.如何整合肺癌病例资源,保存珍贵的肺肿瘤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完善临床资源数据,为临床与基础科研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源平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气管支气管外伤性断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外伤性断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气管、支气管外伤性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18~56岁。车祸伤11例,挤压伤4例,锐器伤1例。其中气管外伤性断裂4例,右主支气管外伤性断裂7例,左主支气管外伤性断裂4例,右中间支气管外伤性断裂1例。全组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闻5h~62d,受伤7d内接受手术9例,占56.2%。除2例行肺叶切除外,14例行气管或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需提高气管支气管外伤性断裂的警惕性,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可挽救伤者生命并可避免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了解孕妇孕期Hcy水平及变化趋势,探讨孕期Hcy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4月-6月在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参加孕期检查并计划在该院分娩的26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前瞻性随访至生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实验室检测孕早、中、晚血清叶酸和血浆Hcy浓度,以及孕妇MTHFR基因rs1801133和rs1801131位点基因型,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Hcy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7.70±3.68)岁,孕妇早、中、晚期血清叶酸中位数分别为20.85、15.30和13.07nmol/L,血浆Hcy平均值分别为6.73、5.35和5.40μmol/L,Hcy水平在孕中期下降后基本保持不变。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孕妇孕中、晚期Hcy浓度低于孕早期水平,MTHFR rs1801133位点基因型为CT和TT的孕妇相较CC型孕妇Hcy水平更高,叶酸制剂补充周长越久的孕妇Hcy水平更低。结论 应重点关注MTHFR rs1801133基因突变的孕妇,适当延长叶酸制剂补充时长和增大补充剂量以降低孕期Hcy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