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RF系统固定及椎管成形术治疗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胸腰椎骨折以爆裂性骨折为多见 ,约64%~81% [1]。骨折常累及到中柱使椎体后缘碎骨块和椎间盘突入椎管 ,压迫脊髓、圆锥、马尾 ,使其损伤 ,如不能正确治疗 ,难于恢复。1993年5月~1999年8月 ,我院采用RF系统固定和椎管成形术 ,治疗23例严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9例 ,女4例。年龄27~58岁 ,平均39.8岁。损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12例 ,交通事故伤8例 ,其他原因损伤3例。骨折部位 :L110例 ,T129例 ,T112例 ,L1T122例。合并…  相似文献   
42.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12月~1996年11月,采用于仲嘉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不同因素引起的胫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共26例。均达到一期临床愈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符合骨不连的诊断标准。男21例,女5例,年龄18~57岁,平均40.2岁。病史最短者为骨折后3个月,最长者60个月。平均9个月。均为外伤性胫腓骨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9例;开放伤19例,闭合伤7例;伴软组织缺损10例;伴骨缺损及局部皮肤窦道7例;伴感染11例。伤肢关节废用性僵直,其中膝关节3例,踝关节5例,膝、踝关节均存在2例;形成胫骨假关节2例;外院或本院行内固定治疗21例,行石膏托固定…  相似文献   
43.
患者 男,63岁。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创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抗生素治疗。1周后,右小腿前方中下段有一3cm×4cm皮肤坏死,切除坏死组织后,右胫骨及钢板外露,行同侧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创面,5天后肌皮瓣远端坏死,伤口内有脓性分泌物,再次清创,致创面6cm×7cm,2周后,转入我院。追问病史,3年前开始出现多饮、多尿及乏力等症状,未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即查空腹血糖16.5mmol/L,尿糖(),诊断为糖尿病。控制饮食,皮下注射胰岛素,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每日换药一次…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彻底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彻底减压、经惟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2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所有患者腰痛伴臀部或下肢疼痛消失,跛行改善,下肢感觉16例恢复,7例部分恢复;鞍区麻木伴大小便失禁的患者3例,鞍区麻木恢复2例,不恢复1例,大小便失禁术后1年3例均逐步恢复。结论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彻底减压是手术关键,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稳定脊柱,同时作椎体间植骨融合,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45.
<正>胫骨平台骨折中的SchatzkerⅣ型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严重且复杂的骨折类型,此型骨折可以是内侧平台单纯的楔形劈裂或是粉碎和压缩骨折,常伴有后方平台骨折及骨块移位,临床表现复杂,治疗较为棘手[1]。若不能达到满意的复位及稳定的固定,  相似文献   
46.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合并骨盆和其它部位损伤。据报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为22%-60%。骨盆稳定性决定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往采用骶骨棒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因过度压缩加重骶神经损害。本院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7.
经皮后凸畸形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后凸畸形椎体成形术结合放疗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的疗效。方法对6例脊椎溶骨性转移瘤患者共8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椎体穿刺,椎进~特殊高压球囊,扩张形成一小空腔,注入聚醛丙烯酯填充;手术2周后,应用局部放疗外照射。结果6例(8个椎体)一次性穿刺、灌注均成功,CT显示灌注剂充填满意,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术后随访3~22个月,1例死亡,余5例腰背部活动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经皮后凸畸形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安全可行,方法简单,术后立即缓解疼痛,结合放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肱骨远端双钢板锁定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32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42.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10例,摔伤6例。骨折分型参考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及美国创伤协会(OA/OTA)的分类:其中C1、C2及C3型分别为12例,14例及6例,采用肱骨远端双钢板锁定固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有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无~例切口感染,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平均85.6分:本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62.5%和25%,总体优良率87.5%。结论采用肱骨远端双钢板锁定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仅具有坚强固定,还可以早期实现功能锻炼,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9.
Denis根据脊柱三柱理论,提出脊柱骨折不稳定性概念,发现脊柱的前、中、后柱均损伤,出现不稳定性,需增加稳定性,才能有利于功能恢复。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手术治疗21例无脊髓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交通事故及工伤增多,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时有发生,闭合性损伤不像开放性损伤容易诊断,往往引起漏诊.因此,能否早期诊断和处理,不仅关系到受损肢体的存活和功能恢复,还会涉及到患的生命.我院自2001年2月以来,收治15 例病人,经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