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81.
目的研究辨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辨证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疗效,分析观察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探讨患儿肺功能指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及哮喘发作次数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提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显著提高,C-ACT评分显著升高,哮喘发作次数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EV1、PEF与CD3^+、CD4^+、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ACT评分与CD3^+、CD4^+、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与CD3^+、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辨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通过改善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来控制临床症状和哮喘发作次数,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阴阳平衡针刺治疗黄褐斑的机理。方法:检测阴阳平衡针刺方法对于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采取紫外线照射棕背豚鼠造"黄褐斑"模型,测定皮肤黑色素水平,比较造模前后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阴阳平衡针法能显著抑制色素沉着,降低黄褐斑皮肤中黑色素指数(melanin content index,MCI),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阳平衡针法能抑制色素沉着,降低黑色素指数,对黄褐斑治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3.
失眠人群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穴位埋线及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和手段治疗各种情况下的失眠都有很好的效果,通过对近些年穴位埋线及其配合疗法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为临床提供较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腕踝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腕踝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疗效评定量表(JOA)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lt;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的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则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推拿结合腕踝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5.
调和安神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失眠症患病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其患病率为30%~35%。长期失眠易形成顽固性失眠症,治疗较为棘手。近3年来,笔者采用调和安神针刺法治疗该症66例,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66例均来自门诊,诊断标准依照Hollister等所订,即下述症状中出现2项并持续1年以上者:1入睡困难;2睡不安稳,多次醒来;3睡眠时间缩短,早醒;4一夜梦魇困扰,并被惊醒;5睡眠后无清醒感觉。本组病例全部排除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发症状,治疗前均靠催眠药维持。其中男24例,女42例,男女之比为1∶1.75;年龄20~75岁,平均48.3±9.2岁;职业是教师18…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立止血治疗鼻出血63例的疗效;方法:63例鼻出血患者均静脉注射立止血IKU;结果:用药15分钟后观察出血压,全部病例都基本不出血或血流明显减慢。随访3天,63例中59例明显有效,4例较明显有效,显效率93.6%,较明显有效6.4%,总的显效 较显效率为100%。讨论:在本组鼻出血的应用中立止血的止血作用是肯定的。如果不用立止血而按以往常规这些病人均需要鼻腔填充凡士林油纱条来达到止血目的。所以鼻腔无需填充而能达到止血目的,这将解决鼻出血的处理中一大难题,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7.
88.
介绍徐福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关于面瘫的预后判断,徐福教授提出面瘫合并颈椎病是导致难治性面瘫发生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采取分期论治,急性期注重腹针的运用;恢复期根据面神经颅外分支的走行靶向选穴,精准有效,注重面瘫健侧取穴,以及多法联合使用;后遗症期重视艾灸治疗,辨症施治。  相似文献   
89.
腹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和工作习惯的改变,肩周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并趋于年轻化。近年来笔者采用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