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GEJ)的发病率逐步升高,且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预后相对较差.本研究旨在总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AGEJ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AGEJ术后生存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日-2005年9月31日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收治的749例可切除的AGEJ病例的临床和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AJCC分期:Ⅰ期90例(12.0%),Ⅱ期165例(22.0%),Ⅲ期379例(50.6%),Ⅳ期115例(15.4%).手术根治率89.5%,R0根治切除率87.4%.生存率计算及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本组病例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38.5%,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手术性质、淋巴结清扫范围、胃体切除范围、联合胰脾切除、大体标本类型、肿瘤累及贲门、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阳性比、阳性切缘、肿瘤残留分级以及TNM分期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胸腹联合手术与单纯进腹手术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 vs 40.1,P=0.8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残留分级、脉管累及、淋巴结阳性比及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AGEJ的外科治疗中,手术入路的选择不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术应行标准D2淋巴清扫,并达到R0根治切除.联合胰脾切除疗效有待临床验证.病理检查中,应尽可能检出16枚以上的淋巴结,以保证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观察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将291例此类患者分为两组,以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154例为治疗组,单用麻仁丸治疗137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治疗满意度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满意度为81.8%;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48.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建立咽炎含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咽炎含片中黄芩、野菊花、射干三味药材;并用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咽炎含片中绿原酸线性的关系良好,其线性范围为0.066-0.330 lag(r=0.9998),回收率为98.1%,RSD=0.8%.结论 所建方法 简便、迅速,可有效地控制咽炎含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自然增龄情况下雄性SD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碱性磷酸酶(bonealk 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自然进程中2m(10只)、3m(11只)、10m(10只)、11m(15只)共4个月龄段的雄性SD大鼠,检测大鼠的腰椎和股骨的BMD水平,血清BALP和TRACP5b水平。结果雄性大鼠在2月龄到11月龄过程中,股骨和腰椎BMD显著升高(P=0.000),BALP保持平稳(P=0.975),TRACP5b显著下降(P=0.000).结论自然增龄使雄性大鼠的骨密度明显升高,这可能主要与TRACP5b水平的降低变化有关,而与BALP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5.
RP-HPLC测定妇宝当归胶中甘草酸和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涛  王天志  徐宇  吴维碧 《中成药》2002,24(11):834-836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宝当归胶制剂中甘草酸和芍药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 packCLCODS柱 ,流动相为TBAH溶液 (1 0→ 30 0 )∶甲醇 (36∶64)磷酸调至 pH =6 .0和乙腈 :0 .1 %磷酸溶液 (1 5∶85) ,检测波长 2 54nm和 2 30nm ,流速 1mL·min- 1 ,进样量 1 0 μL。 结果 :线性范围均为 1 0 0 1 0 0 0ng ,平均回收率甘草酸为 98.37% ,RSD为 0 .32 % ,芍药苷为 97.44 % ,RSD为 0 .4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可供该制剂定量用  相似文献   
96.
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宇  方鲁延  谈红 《中南药学》2003,1(1):41-44
目的 对川芎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方法 用HPLC方法建立川芎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结果 共有12个色谱峰。结论 符合中药材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退变椎间盘组织匀浆超氧化歧化醇(SOD)的变化,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造模方法制造颈椎病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通过黄嘌吟氧化醇法测定造模组与正常组的同一节段椎间盘组织匀浆SOD活力值。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椎间盘组织匀浆SOD活力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趋势(P<0.05)。表明椎间盘组织匀浆SOD活力值与颈椎病椎间盘退变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8.
HPLC测定香青兰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香青兰药材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测定.结果 所测香青兰药材中山奈素、洋芹素、异鼠李素,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范围分别为6.06~60.60 μg·ml-1(r=0.9996)、3.04~30.40 μg·ml-1(r=0.9997)、2.64~26.40μg·ml-1(r=0.9996).其回收率分别为96.2%(RSD=1.1%)、96.9%(RSD=1.1%)、97.2%(RSD=1.2%)(n=3).结论 所建方法准确、简便,为科学地评价香青兰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45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初始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治疗,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疗效及后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53例SARS患者资料,分别分析康复出院普通型患者、重型患者及住院超过24 h死亡曾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患者.结果:普通型患者:用40~80 mg·d -1 初始剂量治疗占 56.2% ;重型患者:用120~160 mg·d -1 初始剂量治疗,其平均住院日、后期并发症均少于小剂量及大剂量组患者;32例死亡患者人均用药总量 3 030 mg ,初始剂量均值315 mg·d -1 ;SARS患者病程中的再次进展, 88.2% 合并继发感染.结论:普通型患者用40~80 mg·d -1 初始剂量糖皮质激素、多数重型患者用120~160 mg·d -1 初始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盲目增大初始剂量并不减少死亡率;应仔细甄别SARS患者病程中病情第二次进展原因,慎重加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益气化瘀方对神经肌肉接合部施旺细胞的作用和表现。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使用S-100多克隆抗体标记施旺细胞,α-bungarotoxin(α-BTX)萤光结合剂显示运动终板,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给予益气化瘀方治疗,于术后10,20和30天取比目鱼肌,观察神经肌肉接合部施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表现。结果:肌肉失神经支配后,益气化瘀组的末梢施旺细胞在神经肌肉接合部的聚集,出芽数量及突起的延伸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再生期间,末梢施旺细胞与运动终板的接触面及肌肉接合部的再构筑,益气化瘀组亦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结论:益气化瘀方能促进施旺细胞的增生及提高其再生功能,加快神经肌肉接合部的重建,缩短神经再生修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