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部分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无严重骨质疏松和肱骨头无严重粉碎的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31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功能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结论解剖锁定钢板设计合理,对无严重骨质疏松和肱骨头无严重粉碎的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仍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预留缝线延期逐渐收紧在切口延期闭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预留缝线延期逐渐收紧在切口延期闭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67例切口需要延期闭合的患者采用预留缝线延期逐渐收紧闭合方法。男37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岁(12~75岁)。其中,小腿或前臂双骨折急诊或急性期手术切口张力高闭合困难36例,超过清创缝合时间的开放性伤口13例,感染性伤口9例,筋膜室综合征减张切口9例。用4号缝线缝合切口,每根缝线两端各预留4~6 cm。视肿胀消退情况,在术后第2~4天开始,用双结法逐渐收紧预留缝线,直到切口完全靠拢时才将预留缝线收紧打结。结果:术后1次收紧预留缝线闭合打结6例,2次收紧闭合打结23例,3次收紧闭合打结27例,4次收紧闭合打结11例。术后缝线闭合时间3~9 d,平均6.2 d。切口均延期Ⅰ期愈合。结论 :采用预留缝线延期逐渐收紧闭合需要延期闭合的切口,克服了以往需要二次手术的缺陷,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在一些四肢特殊部位,可吸收螺钉己取代金属螺钉,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有关可吸收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原因和预防措施的文献较少。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患者使用236枚可吸收螺钉或螺棒固定治疗临床资料,其中,四肢骨折92例,韧带重建21例,前者除4例胫骨干骨折外,其余均是近关节松质骨骨折。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0.6%。固定失败5例(失败率4.4%),其中,3例移位较轻,2例移位明显,与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攻丝过度及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有关。有局部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6.2%),其中,较轻2例(1.8%),较重5例(4.4%);早期反应4例(3.5%),中晚期反应3例(2.7%),主要与材料成分、螺钉穿破关节、螺钉帽外露骨过多等有关。说明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与可吸收材料成分、适应证选择不当、未按手术规范操作和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一些四肢特殊部位,可吸收螺钉已取代金属螺钉,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有关可吸收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原因和预防措施的文献较少。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患者使用236枚可吸收螺钉或螺棒固定治疗临床资料,其中,四肢骨折92例,韧带重建21例,前者除4例胫骨干骨折外,其余均是近关节松质骨骨折。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0.6%。固定失败5例(失败率4.4%),其中,3例移位较轻,2例移位明显,与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攻丝过度及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有关。有局部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6.2%),其中,较轻2例(1.8%),较重5例(4.4%);早期反应4例(3.5%),中晚期反应3例(2.7%),主要与材料成分、螺钉穿破关节、螺钉帽外露骨过多等有关。说明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与可吸收材料成分、适应证选择不当、未按手术规范操作和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较大游离骨块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择6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较大游离骨块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按游离骨块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仅复位固定,未行钻孔和植骨)和试验组(35例,行钻孔、松质骨孔内插秧式植骨和周围植骨,以及复位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末次随访时临近关节功能恢复(HSS法)。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出血(847.58±147.53) ml和手术时间(138.43±12.10) min优于试验组(分别752.18±143.78 ml和115.27±11.31 min),而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4.79±1.00 月)、骨延迟愈合(1/35)、骨不连(0)和内固定断裂(0)的发生率以及功能恢复(26/5/0/0)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49±2.59 月,11/35,8/35,4/35和15/1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较大游离骨块,仅复位固定的效果较差,而采用钻孔、松质骨植骨可以加快爬行替代愈合速度和改善骨折端的力学性能,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2月90例符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PCCP(试验组,n=45)或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照组,n=45)。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康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62.1±19.6)min,明显短于试验组(81.4±11.2)min(t=5.735,P=0.000);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5.4±11.1)ml,明显短少于试验组(97.7±12.1)ml(t=9.110,P=0.000)。2组骨折复位质量无统计学差异(χ~2=0.359,P=0.949)。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5.2±0.7)月,明显短于对照组(6.4±0.8)月(t=-7.573,P=0.000);试验组并发症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1例(χ~2=3.920,P=0.048);试验组下地康复时间中位数8 d(3~45 d),明显短于对照组中位数40 d(16~68 d)(Z=-7.928,P=0.000);试验组完全负重时间(3.1±0.7)月,明显短于对照组(5.7±0.6)月(t=-18.918,P=0.000)。90例随访(23.1±3.5)月,末次随访试验组Harris评分(89.7±1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2±10.8)分(t=3.131,P=0.002)。结论与空心加压螺钉相比,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尽管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但具有更好的静态稳定性和动态滑动加压作用,术后可早期下地康复,并发症更少,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认为游离植骨仅适于小段骨缺损,而不适于大段骨缺损。利用钛网包裹打压松质骨游离植骨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可克服以往松质骨植骨无包裹打压的缺陷,避免植骨后骨吸收现象的发生,而且患者术后可早期康复活动。其愈合方式是松质骨通过从钛网孔周围长入的血管获得营养和成骨因子形成新骨,然后新骨逐渐皮质化塑形来修复大块皮质骨骨缺损。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骨缺损愈合较快,是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科对2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固定术:经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定位撕脱骨块,建立胫骨隧道,通过引线把带襻钢板拉入关节腔,固定线拉出胫骨隧道外口,镜下调整钢板位置,覆盖骨块,随后拉紧固定线,在胫骨隧道外穿入另一块带襻钢板,在其表面打结,形成悬吊固定。术后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并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61.4 min。20例随访6~21个月,平均16.5月。术后5个月复查X线片,均骨折复位满意,愈合良好;末次随访Lachman和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5~98分,平均95.5分。结论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腕关节解剖倾斜位X线成像判断桡骨远端螺钉位置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 对标准X线平片可疑桡骨远端螺钉穿破关节31例患者的螺钉位置分别行CT扫描和腕关节解剖倾斜位X线摄片(简称ATX)检查。选择二位观察者依据ATX独立判断螺钉位置,并与CT扫描结果比较,计算ATX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估值,用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的可靠性。67例可疑螺钉穿破关节患者应用ATX判断螺钉位置穿破28例、未穿破39例。术中发现穿破者,立即更换螺钉位置;术后发现穿破者,骨折愈合后早日取出螺钉。 结果 观察者首次判断的敏感性为88.24%~94.12%,特异性为87.50%~106.25%,预估值为87.50%~100.00%;观察者间可信性Kappa系数为0.81~0.94,可重复性Kappa系数均为0.87,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高度可重复性。随访16~30个月。末次随访,未穿破组腕关节功能(Sarmiento标准)优14例、良19例、可5例、差1例,穿破组优10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TX判断桡骨远端螺钉位置简便、实用、较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修复半月板边缘撕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组共收治56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其中21例膝关节半月板边缘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PDS-Ⅱ线U型缝合,左膝7例,右膝14例,内侧半月板8例,外侧半月板13例,前角6例,体部12例,前角及体部混合撕裂5例,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进行随访,评估其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平均12(8~32)个月,根据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情况,把疗效分为4级:优:87分以上;良:74~86分;中:60~73分;差:60分以下。术前平均56(49~64)分,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提高平均88分(72~96分),优16例,良3例,中2例,总优良率90.4%。结论利用自制套管针、钩线器及PDS-Ⅱ线U型缝合半月板,操作简单方便,稳定牢靠,疗效满意,且费用较低,利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