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估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分析2013年达到传播控制目标的难点与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2012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全市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15%和0.44%,分别比2008年下降65.77%和84.56%;以行政村为单位,人、畜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分别为316个、47个,占总流行村个数比例分别由2008年76.57%、70.54%降至2012年16.84%、2.50%。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5年来未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2012年秋季未查出阳性钉螺。结论 2008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各项疫情指标离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有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2013年全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作好全面准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方(Qingluo Tongbi Compound,QTC)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AIA)大鼠骨破坏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建立AI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模型,应用miRNA芯片的方法初步筛选破骨细胞分化后期miRNA的异常表达谱,并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制备QTC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破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血清组及QTC组,采用RT-PCR检测QTC对差异表达miRNA的影响,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关键性miRNA进行分析。结果与单核细胞比较,破骨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s共211个,其中表达上调88个,表达下调123个。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表达趋势一致。RT-PCR结果显示,QTC干预后miR-140-5p表达明显上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iR-140-5p靶基因显著富集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Ras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上。结论破骨样细胞分化后期存在多种miRNAs失调,QTC可能通过影响miR-140-5p的表达参与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湖沼型疫区血吸虫病人血防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沼型疫区血吸虫病住院病人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以及对血防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方法调查以随机问卷式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结果患者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9.0%、86.2%,其中农民与职员之间血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1);男、女患者之间血防行为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健康教育形式以听广播、看电视、血防查病咨询、医生传授最受欢迎。结论血吸虫病患者血防知识知晓率较高,正确行为形成率略低于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方法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结合水利建设,实施兴林抑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加大人畜查治病、扩大化疗力度,阻断传染源等方法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结果措施实施后钉螺面积、活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65. 03%、86. 56%和57. 93%。居民粪检阳性率下降了94. 34%,晚期血吸虫病人下降了56. 25%,项目实施期间无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病牛感染率下降了85. 68%。结论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农民生活环境,疫情得到明显控制,适宜在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血吸虫病流行村按人群感染率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频数。方法采用EXCEL中IF及FREQUENCY~数,对453个村分类并统计各类频数。结果按感染率高低用IF嵌套函数对每个疫区村分类:用FREQUENCY函数分别计算各类村的频数;用FREQUENCY函数,按感染率高低分组,直接计算各组频数。结论采用EXCEL中的IF和FREQUENCY函数,能高效、便捷的对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频数。  相似文献   
17.
荆州市2007年人群血吸虫病查病数据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湖北省荆州市人群血吸虫病查病数据变化的原因。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6年、2007年荆州市血吸虫病查治工作调查表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与2006年相比,各县市区的人群感染率下降在12.71%-60.34%之间,查出病人增加55713人,增加45.99%;荆州市流调推算病人数130923人,比当年查出病人数少45928人。结论在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区,出现感染率下降而病人增加,推算病人数小于查出病人数的客观原因,在于诊断标准的改变,调查对象数量增大和计算标准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湖沼地区钉螺控制对策。方法采取传统防治与环境改造并举的技术措施,把工程灭螺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产养殖等综合治理相结合。结果措施实施后荆南四河和四湖流域水系试点钉螺面积平均下降了59.50%和72.40%,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88.80%和83.40%,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平均下降至0.72%和1.22%,下降了90.00%以上,耕牛感染率平均下降至2.78%和1.68%,钉螺面积每降1hm2费用平均为10.95万元和10.87万元。结论传统防治与环境改造并举,工程灭螺与生态环境改造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钉螺,适合在血吸虫病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荆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属湖沼水网型流行区。2006年调查显示.该地区血吸虫病人占全国血吸虫病人的18%.其湖沼水网的地理环境极适宜钉螺的孳生和扩散,给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钉螺控制也成了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国内钉螺控制以药物杀灭、修建阻螺设施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为主,但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以了解钉螺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成状态为前提。本次研究选取荆州市常年有水、常年无水和季节性有水3种自然环境中9—10月钉螺的自然情况进行调查,为环境改造控制钉螺及药物灭螺的效果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湖沼水网地区浸杀灭螺效果。方法选用4%粉剂现场浸杀加坡面喷粉法,50%可湿性粉剂采用浸杀法,分别于施药后1、2、3、7天观察水体中螺袋和瓶装钉螺死亡情况,3、7、15、30d观察喷粉坡面和淹水坡面钉螺死亡情况。结果4%粉剂组浸杀试验1d螺袋内钉螺死亡率为97.7%,明显高于50%可湿性粉剂组(83.3%);2d后,水体中两组螺袋钉螺死亡率一致,达到100.0%;1、2、3、7d两组瓶装钉螺死亡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4%粉剂组15、30d淹水坡面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8.37%、84.62%,明显高于50%可湿性粉剂组(40.00%、21.60%);喷粉坡面30d钉螺死亡率达94.53%。结论4%粉剂浸杀加坡面喷粉法优于50%可湿性粉剂浸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