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52.
药材的生长年限与其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兴起的"草本植物生长轮"被用于判别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生长年限。该研究结合常规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方法,对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草芍药P.obovata、川赤芍P.veitchii、美丽芍药P.mairei、窄叶芍药P.anomala、新疆芍药P.sinjiangensis和块根芍药P.anomala var.intermedia 7种植物的根和就地引种栽培芍药的主根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显示,芍药组7种植物的根在显微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可用于不同种之间的鉴别;芍药组7种植物根的次生木质部中,口径较大的导管和周围的小导管或木纤维聚集呈团块状分布,切向断续排列成与形成层平行的环,均形成清晰的生长轮;吉林四平就地引种栽培的一至四年生的芍药主根中均有生长轮,且与其生长年限一致。该研究报道了芍药组7种植物的生长轮现象,由于野生芍药组植物根中生长轮特点与栽培的芍药类似,因此可为其生长年限提供判别依据,也可为赤芍类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败酱和墓头回均为传统中药材,市售基原和入药部位混杂,为探究败酱和墓头回基原与入药部位的沿革与变迁,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有关败酱和墓头回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发现明代之前败酱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明清时期败酱来源于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的"带根全草";明代时墓头回开始药用,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其基原与明代之前败酱基原相同,均为败酱属开黄花的植物。因此应把墓头回并入败酱之类,以败酱属植物败酱P.scabiosaefolia和异叶败酱P.heterophylla的"根"与其"地上部分"作为败酱正品来源。  相似文献   
54.
姜为常用药食两用中药,药用姜主要分为干姜、生姜与炮姜。该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对干姜、生姜和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历史上干姜、生姜与炮姜在产地、加工方法等方面随着朝代的变迁而逐渐出现分化。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汉末《名医别录》首次将生姜与干姜分别收录。干姜与生姜在产地上有所区分;汉末至明朝《本草纲目》出版之前,干姜为生姜经过水淹、去皮、晒干等环节加工而成;明朝《本草纲目》发行之后,大多数本草学家支持李时珍的观点,认为"干姜以母姜造之"。汉朝出现了炮姜。清朝《得配本草》将炮姜单独作为一味药列出,指出炮姜为"干姜水净炙黄者"。姜的道地产区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但是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现代药用姜的主要道地产区是四川犍为,与历代本草记载一致。从明朝开始,诸多本草学家认为肉厚饱满、色泽白净、质地坚实的干姜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5.
桔梗为止咳化痰平喘类常用中药,历代本草非常重视对其质量的评价。该文对历代本草中桔梗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桔梗有苦桔梗与甜桔梗、南桔梗与北桔梗之分,分布华东地区习称南桔梗,其味苦;分布华北、东北地区习称北桔梗,其味甜。历代本草认为桔梗以味苦者为佳,即华东产质量优良;桔梗在性状上则以根粗长、色白、质坚实、味苦者质优;此外,桔梗的种质、采收加工也影响其质量。该文通过本草文献梳理了桔梗"辨状论质"观的形成与发展,为桔梗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该文在对云南、四川、贵州3省175个滇重楼种植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资源空间信息网格数据库"提供的1950—2000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气候资料,基于全国区域和年尺度选取影响我国滇重楼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影响我国滇重楼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其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影响我国滇重楼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8月平均降雨量、最干季平均温、等温性、10月平均降雨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和7月平均温,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7.2%。利用所建模型给出的滇重楼在待预测地区的存在概率,将我国滇重楼潜在种植分布区划分成气候不适宜区、次适宜区、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并给出了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特征。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滇重楼生产布局及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医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标准等资料,对黄芪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根据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该药材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黄芪本名黄耆,而“芪”字本指药材知母,明代开始俗作黄芪,进而逐渐将黄芪作为药材正名。黄芪历代主流基原可确定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的干燥根,不同历史时期还存在多花黄芪A. floridus、金翼黄芪A. chrysopterus、梭果黄芪A. emestii等黄芪属甚至非黄芪属植物作地方习用黄芪使用的情况。黄芪最早产区为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后逐渐往东北方向扩展,宋代以来多将山西所产绵黄芪奉为道地,至清代除山西外又加内蒙古为道地,民国则推崇东北所产。现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甘肃及东北等省区,商品以栽培品为主,山西大同、忻州等地仿野生栽培品质较好。黄芪在本草、方书中记载的炮制方法较多,多用生品,炮制品中以蜜炙为主流。基于当前资源栽培、生产情况,《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载11首含黄芪的经典名方建议均使用蒙古黄芪A.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以山西大同、忻州等地产者为佳,且除清心莲子饮注明需蜜炙外,其他方剂建议用生品。  相似文献   
58.
道地药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人文属性。文章从区域历史地理角度概述了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与广西等中国内陆边疆省份的地缘政治结构,阐述了上述省份道地药材分布与地缘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道地药材严格意义上属于汉民族医药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密切相关,中原王朝势力圈决定了道地药材的地域分布空间。边疆省份与中原汉文化密切的区域,道地药材记载时间相对较早,呈现出道地药材发展不平衡现象。道地药材分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关系佐证了道地药材的人文科学属性与自然科学属性2个属性不可分离,认识这种关系,有助于认识和发展边疆省份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59.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实地考察,对石斛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历代所用石斛的基原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霍山石斛D. huoshanense为代表的石上着生,形短肉实,富含黏液的石斛种类,因铁皮石斛D. officinale分布较广,当为历代石斛最主流的基原;木斛与石斛相对而言,因其生于树上,质地松泡,长而中虚,根据特征描述则当为石斛D. nobile、流苏石斛D. fimbriatum等,其中以D. nobile为木斛的主流。“金钗”在历代本草中文义混乱,不宜作为植物名处理;历代关于石斛的产区随着品种的发现、人工栽培等因素而呈现转移的情况,最早汉魏时期著录的是安徽六安一带,唐宋以来扩展到广东、广西地区,且认为“广南者为佳”,明代则较为推崇川产、浙产,清代则推崇霍山所产;石斛历代均以茎入药,药材分为鲜品与干品,鲜品采挖后除去根茎泥沙即用,干品需进一步加工,多以酒为辅料,进行蒸制、熬膏或煎煮入药。铁皮石斛、霍山石斛自清代中期以来形成特殊的加工规格,即“枫斗”。根据考证结果,鉴于经典名方甘露饮功效以清热为主,可选择偏于清热、呈苦味的石斛D. nobile;地黄饮子中石斛以补益为主,可选择铁皮石斛D. officinale或霍山石斛D. huoshanense。  相似文献   
60.
在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中,通过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了安徽省1个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变种,即乌口树属(Tarenna Gaertn.)、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 (Hook. et Arn.) Robins.、毛柄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opetiolatum Z. P. Jien.、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和虎耳草状景天Sedum drymarioides Hance var. saxifragiforme X. F. Jin et H. W. Zhang。凭证标本保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腊叶标本馆(ACM)。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不仅为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类群多样性提供依据,还丰富了安徽省的植物资源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